10月15日,深圳大學高等研究院(下稱「高研院」)建院十周年大會在深圳大學致知樓報告廳召開。深圳大學黨委書記、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清泉,高等研究院首任院長韓志超通過視頻方式發來祝賀。深圳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毛軍發,副校長李永華、汪永成、張曉紅、周輝出席大會並致辭。學界嘉賓參加大會並出席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論壇、前沿交叉科學研究論壇兩個分論壇。
高研院建設成果備受關注 未來將提高國際影響力
李清泉表示,深圳大學將瞄準世界科技發展前沿、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繼續加大選才育才力度,繼續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在深大、在高研院培養出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引領未來發展、促進人類文明進步的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十年華誕是高研院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里程碑,更是高研院乘勢而上、再創輝煌的新起點。」毛軍發希望未來高研院繼續以理工創新實驗班為發力點,以教學創新為出發點,積極開展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創新,培養學術領軍人才;充分發揮獨特優勢,大力促進交叉科學研究,打造高等研究院特色學術高峰;深入實施國際化發展戰略,不斷提升國際化辦學水平和影響力。
韓志超在視頻中祝賀高研院成立十周年。作為創院院長,他回顧創院歷程,感慨萬千。他表示,高研院始終不忘學術研究、人才培養與成果轉化的初心,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希望未來繼續發揚創新、專業、合作、奉獻的精神,追求卓越、再創輝煌。
大會上,深圳大學副校長周輝為到會參加慶典的高等研究院顧問吳奇、羅毅兩位院士頒發聘書。會後,高研院舉辦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論壇及前沿交叉科學研究論壇,吳奇、羅毅、陸現彩、徐學敏、李默、張曉紅分作交流發言,探討創新人才培養,交流在培養模式改革方面的探索,分享前沿交叉學科的研究基礎與研究前景。
「小而精」模式先行 十年科研碩果纍纍
大會上,高等研究院院長李猛介紹學院情況。高等研究院始終堅持「小而精」的發展模式,科研產出和項目成果突出,彰顯了精英團隊的科研實力。十年來,學院共立項了 134個國家級科研項目(課題),其中14個項目的總經費超過100萬元,包括1個超過1000萬元的重大研究計劃,共獲批各級科研項目548項,發表SCI論文2236篇,彰顯了學院在科研成果方面的突出成就。過去五年,高研院成功舉辦了近200場各類講座與報告,並組織了8次大型學術會議,涵蓋前沿科學的多種方向。
十年來,高等研究院不斷推動高層次科研平台的搭建,為深圳大學學科發展作出高研貢獻。深圳大學古菌生物學研究中心獲批成立,深圳市食品營養與健康重點實驗室(籌建)、深圳大學碳中和研究院、深圳大學-廣東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安全與健康研究院、深圳大學空間科學中心、深圳大學合成生物學研究中心也相繼獲批成立。學院第一個省級平台廣東省海洋微生物組工程高校重點實驗室也於近日獲批成立。
作為「預聘長聘」制度和獨立「PI」制度的首批試點學院,高研院不斷改革創新、銳意進取,以行之有效的制度激活創新活力,營造自由開放的科研氛圍。一大批優秀的青年人才相繼加入,科研力量得以壯大,豐碩的科研成果不斷湧現。
培養模式大膽創新 從本科生培養學術領軍人才
高等研究院首屆校友代表、香港科技大學博士後研究員謝會琳回顧了在高研院的學習經歷。她說,在高研院的學習時光讓她收穫的不僅是專業知識,更是一種思維方式和生活態度,讓她能以更廣闊的視野、更平和的心態去應對人生挑戰。她表示,高研院交叉學科的培養特色,拓展了她的學術視野,對她後續開展科學研究有很大幫助。
自2021年起,高研院由校內二次選拔的招生方式,轉向了高考招生通道開啟,四個本科招生專業在廣東省內物理組的錄取分數線一直高居前列。高研院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全員全程全方位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重視厚植「寬基礎」的學科底蘊,全方位開展數學、物理、化學和生物等基礎學科拔尖人才的培養,形成了完整的本碩博培養體系;通過實施小班化、導師制、雙語教學、英語課程改革,注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科研創新能力,學術引導成效明顯。這種培養方式讓高研院的學生也常處於「捲起來」「跑起來」的狀態。在前期的課程基礎上,高研院實行的「雙導師」制度幫助學生們及早接觸科研項目,根據各自的興趣進入實驗室,不少學生因此對科研產生興趣。學院學生在《Nature》《Nature Communications》等高水平期刊累計發表學術論文205篇,獲得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大賽金獎等100多個獎項。10年來,高研院已經培養畢業了386名本科生、88名研究生和200名出站博士後。
高研院成立至今,畢業生平均就業率接近95%,本科生畢業人數386人,初次升學248人,升學率64.24%。其中境內升學114人,境外升學134人,升學高校包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等世界知名學府。2019屆畢業生60%境外知名高校深造,其中80%的學生收到世界排名前50名學校的offer,25%境內高校升學。(記者 林麗青 通訊員 周翊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