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嶼南及梅窩居民撐「明日大嶼」
2018-11-18    香港商报
 

   嶼南及梅窩居民撐「明日大嶼」

  冀東南填海願景落實 促勿忘改善嶼南交通

  【香港商報訊】記者周駿報道:政府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明日大嶼願景」(以下簡稱:願景),其中於大嶼東南梅窩隔海相望中部水域(交椅洲、喜靈洲)填海作新增土地儲備,以滿足長遠房屋、經濟及就業需要,配合本港整體人口增長及經濟發展。大嶼山南及梅窩主要持份者表示,支持填海,因較過往多個發展規劃容易操作和落實,惟對願景發展主軸運輸基建先行(主要運輸走廊),改動「大嶼山全民新空間」、「《香港2030+》概念性空間框架」等數份公眾參與諮詢文件中,有關梅窩和北大嶼山道路連接陸路交通走線,令當地居民期盼30餘年願望化為泡影,希望勿忘改善嶼南交通。

  余漢坤:嶼東規劃易操作

  政府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明日大嶼願景」研究於嶼東中部水域交椅洲和喜靈洲附近分階段填海、建造合共約1700公頃的多個人工島(擬建東大嶼山都會,以下簡稱﹕嶼東),以滿足長遠房屋、經濟及就業需要,配合本港整體人口增長及經濟發展。專業測量師及離島區議會議員(大嶼山選區)余漢坤表示,有關概念性框架,他個人是絕對支持,其因,縱觀全港發展,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爭拗十幾年進展緩慢,洪水橋發展區計劃杯水車薪,故此,除了嶼東規劃之外,暫時看不到新的概念性框架。

  余漢坤稱,2016年10月規劃署編製的「《香港2030+》概念性空間框架」藍圖,規劃「一個都會商業核心圈」概念框架,除「東大嶼都會商業核心區三」之外,還有中環(中區)「商業核心區一」及九龍東「商業核心區二」,框架勾畫出香港整個經濟大樞紐,當中,看到嶼東擬填海千餘公頃,對全港未來幾十年經濟發展很重要,發展東大嶼相對較容易成事,最重要是按照環保要求,做好環評報告。

  不滿剔除梅窩和北嶼連接路

  他續稱,當區居民支持嶼東填海,但是,如果願景只講大嶼山「北發展、南保育」,在發展主軸運輸基建先行中又剔除梅窩和北大嶼山道路連接陸路交通走線圖,大嶼南及梅窩居民是不滿意的。其因,當區居民堅信大嶼山南部都有部分發展空間,而追溯梅窩和北大嶼山道路連接走線圖,「盤古初開」,上世紀,當局就承諾興建該條道路連接(無論以地面或者隧道方式連接),而發展局於2016年1月編製及公眾參與諮詢的「大嶼山全民新空間」,同年6月發展局規劃署編製的「《香港2030+》概念性空間框架」及2017年6月發展局編製的「可持續大嶼藍圖」均有該道路連接走線圖。

  他指出,雖然上述規劃文件均增加填海(交椅洲、喜靈洲)興建「東大嶼都會」,意味當地漁民將失去捕魚區、居民乘搭小輪航道迂迴等等,但是,當區居民認為如果最終得到一個副產品「梅窩和北大嶼山道路連接」,居民不介意填海,其因,梅窩及嶼南居民可以沿這條道路至嶼北的東涌,在通過「嶼北和屯門之間鐵路」至新界西的屯門,最後到達深圳灣,該陸路交通概念稱之為「西部經濟走廊」。

  劉業強:交通走線確可優化

  余漢坤最後指出,然而,事與願違。10月10日,施政報告的「明日大嶼願景」計劃中,將「梅窩和北大嶼山道路連接」陸路交通走向剔除,捨棄嶼南、梅窩居民及未來東涌東十幾萬人口的居民,令當地居民期盼30餘年願望化為泡影,嚴重傷害當區居民感情。故此,10月22日,大嶼山四區(梅窩、嶼南、東涌及大澳)鄉委會、當區區議員聯署,向離島區議會主席周玉堂及當區民政事務專員李炳威遞信表達訴求,10月23日,發展局局長黃偉綸在出席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時,立法會議員、新界鄉議局主席劉業強發言指出,填海需要做,但交通走線確實可以優化,以居住人口、遊客數量、景點數目,甚至機場線受用性做比較,他認為,梅窩需要陸路交通,同時,應研究大澳至東涌的沿海公路。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