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一直被「鷹氣」附體的聯儲局,上周突然開始轉變畫風。多位聯儲官員輪番表態,無一不在暗示明年可能要「放鴿」。雖然此舉很合特朗普的意,但對堅定捍衛獨立性的聯儲局來說,即使改變加息路徑也絕非出於討好總統。隨着貿易環境愈發緊繃,全球經濟正顯現出溫和放緩迹象,美國經濟增長因此遭遇的阻力已引發聯儲局高度關注。漸進加息或將因此變得更為謹慎,甚至出現暫停。
美經濟增長漸失外部助力
上周,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參加達拉斯聯儲組織的兩場活動時,罕見暗示了可能暫停加息的條件,即全球需求放緩、美國財政刺激消退以及加息對經濟的滯後影響。這三點條件用他的原話分別是:一、聯儲局正密切關注全球經濟增速的溫和放緩,去年全球經濟同步復蘇為美國經濟提供了重要推力,但今年這種同步增長正一點點退場,這令人擔憂;二、美國樓市增速放緩,以減稅和增加財政支出為主要形式的財政刺激影響可能從明年起逐步消退;三、我們要非常小心地審視市場、經濟、商業聯絡人如何回應貨幣政策。鮑威爾因此得出結論:我們不得不思考還能加息多少,以及加息的幅度與節奏。
如果說後兩個條件在業內已屬「老生常談」,但對全球經濟放緩的擔憂卻是聯儲局近期才開始在公眾場合提及。除鮑威爾外,亞特蘭大聯儲主席博斯蒂克也警告,忽略弱化的海外經濟增速是政策錯誤的信號,「我不認為我們離中性利率很遠了,加息到中性利率就可以了」。聯儲局副主席克拉里達亦稱,近三年的加息已令聯儲局的短期利率接近中性水平,這將成為未來考慮貨幣政策的一個關鍵因素,未來加息將取決於經濟數據。
聯儲局的擔憂並非危言聳聽。受趨緊的全球貿易環境影響,德國和日本上周公布的三季度GDP數據均出現萎縮,年化萎縮率分別高達0.8%和1.2%。而整個歐元區三季度GDP的年化增長率也僅為0.7%,是自2013年初以來的最差表現。相比之下,美國同期的年化增長率為3.5%。作為全球第三和第四大經濟體,日本和德國可說是率先為全球經濟失速打開了缺口,這勢必惡化投資者對明年的經濟展望,也難免給金融市場帶來恐慌。在全球貿易摩擦的大背景下,IMF上月曾罕見下調全球經濟增速預期,為2016年7月以來首次。
聯儲綢繆變革 幣策更靈活
除全球經濟放緩這一外部因素,幣策正常化給美國經濟帶來的威脅也不容小覷。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創始人達里奧就警告,利率已經上調到了會傷害資產價格的水平。考慮到全球總體上在用槓桿做多股市,下一場熊市到來時投資者可能會非常痛苦。橋水聯席投資官普林斯同樣警告,利率攀升和減稅利好效應正在消退,經濟和企業盈利增長將很快觸頂,市場將承受更大壓力。當然,令人欣慰的是聯儲局已將此列為可能導致暫停加息的三大條件之一。
目前,美國的失業率為3.7%,通脹率也接近聯儲局2%的目標,應該說聯儲局的貨幣政策已基本完成其雙重任務,接下來的漸進加息有必要更謹慎,同時逐步和耐心地走向中立政策立場。同樣令人欣慰的是,鮑威爾在上周的講話中將當前局面視為「如何制訂、實施和溝通貨幣政策的好時機」。
按計劃,聯儲局明年6月4日至5日將在芝加哥召開會議,會議上將由央行以外的人士發表講話,全美各個地方聯儲也將舉辦公共活動來獲得外部信息。聯儲局還計劃明年起每次聯儲局議息會議後都將召開記者會,而非現在的每季召開一次。這些都意味聯儲局今後將以全新面貌示人──不但更加注重與市場溝通,政策制訂也更具靈活性。用鮑威爾的話說:「未來每一次議息會議都是現場直播,我們可能在任何會議上開啟行動。」
有了這樣的背書,就算新輪經濟衰退來臨,再次將基準利率降至接近零的水平,甚至重啟金融資產購買也將不足為奇。至於暫停加息這樣的臨時調整,也將被看作順勢而為的舉措。
雖然在特朗普不斷抱怨利率偏高之際,暫停加息難免會有聯儲局被政府成功干預之嫌,但正如專家所言,現在不是教條式邁向幣策正常化的時候,只要數據給力,只要幣策溝通透明順暢,聯儲局同樣可以在合適時點重啟加息。
香港商報評論員 魏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