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全球外匯市場繼續在政策和經濟差別化預期下交易。不過人民幣的強勢則得到鞏固。受中美貿易談判樂觀預期支持,人民幣對美元重新走強,再次試探6.70關口。不過最值得關注的還是人民幣指數的進一步升值,基於2月22日早上中間價的人民幣指數上升至94.85,基本收復去年7月中美貿易戰開戰以來的全部損失,意味人民幣近期的升值不僅局限於對美元,也包括對主要貿易夥伴國。
2018年影響人民幣貶值的主要因素包括美元的升值,中美貿易戰和中美政策差預期。而這三個因素也將繼續在2019年影響人民幣的走勢。2019年以來,美元的走弱以及中美貿易談判的好轉成為人民幣反彈的主要動力,不過一直掛在人民幣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就是中美兩國的貨幣政策預期分歧以及中美利差的走勢。雖然美聯儲今年加息預期大幅回落,但是美聯儲至少加息一次的可能性依然不能排除,而對於人行來說,市場對其寬鬆的預期較為一致,市場普遍預期中國10年國債收益率將回落至3%甚至更低,從而導致中美利差的進一步收窄。除此之外,2月以來市場上對中國內地降息甚至量化寬鬆的討論也大幅上升。雖然,降準並不一定會帶來人民幣貶值,但對寬鬆預期成為限制人民幣升值的主要因素。
人民幣短期或突破6.7
不過這個限制在近期出現了一些變化,1月超預期的信貸和社會融資總量數據公布之後,除了人行多次發文解釋之外,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也表示了關注。李克強重申了保持穩健貨幣政策不變的觀點。此外,李克強也較為罕見地評價了票據融資造成的套利和空轉行為所可能帶來新的潛在風險。應該說總理關於中國不會「大水漫灌」的評論並不讓市場感到意外,過去幾年總理也多次談過這個觀點。不過總理對套利行為的直接質疑對市場可能會帶來震懾作用,尤其是在貨幣市場流動性極度寬鬆,隔夜利率跌破2%的背景下,市場變得更為謹慎。這種謹慎對利率或許不是件好事,筆者認為短期內中國內地債券市場或許會進入盤整,在新的導火索出現之前,利率下行空間已經不大。但是從匯率角度來看,中美利差收窄空間被限,這或許對人民幣是件好事,並且可能解釋了為什麼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和貿易籃子都出現了升值。
短期內,隨中國寬鬆貨幣政策預期出現調整,筆者認為市場可能更傾向於逢高拋售美元/人民幣。美元/人民幣或許將繼續維持在6.7至6.8的區間內。如果中國內地經濟復蘇超預期的話,不排除人民幣短期內突破6.7的可能性。
華僑永亨銀行經濟師 李若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