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這個突破口必須點讚 科技向善是最美的願景和使命
2019-06-25    香港商报
 

  騰訊CEO馬化騰日前在社交媒體上宣布了騰訊新的願景和使命「科技向善」,希望通過科技緩解人們的苦楚,幫助到有需要的人群,用科技為社會做貢獻。分析認為,騰訊此番動作,有其自身的原因,但亦被認為指出了中國新經濟尤其互聯網企業的新方向。「科技向善」並不是單純的科技企業做慈善,需要企業加強自律,堅守「科技不作惡」,配以監管方面的努力,加強基礎研發,用科技推動社會發展,為社會創造更多福祉。如此,互聯網企業才可以突破行業的天花板,看到下一個十年的機會。香港商報記者 廖非凡

  久經醞釀的向善

  其實,早在2017年由騰訊創始人之一張志東領導的騰訊研究院就提出了「科技向善」這一話題,之後騰訊對此不斷加以完善,久經醞釀,直至成為其新的願景和使命。

  在今年2月,馬化騰發布了題為《科技向善》的署名文章,提出問題「我們能不能通過科技緩解人們的苦楚,幫助有需要的人群?」此後的3月份,馬化騰在兩會提案裏,呼籲全社會加強科技倫理的制度化建設。

  5月4日凌晨,馬化騰在社交媒體上宣布了騰訊新的願景和使命——科技向善。至此,騰訊先前「通過互聯網服務提升人類生活品質」的使命,以及成為「最受尊敬的互聯網企業」的願景,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企業不能一味逐利

  5月6日,在福建省福州市舉辦的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馬化騰對「科技向善」做了一番闡釋。他說:「我們希望『科技向善』成為未來騰訊願景與使命的一部分,希望我們和業界一起來思考與探索,構建數字時代正確的價值理念、社會責任和行為規范,共建一個健康包容、可信賴、可持續的智慧社會。我們相信,科技能夠造福人類;人類應該善用科技,避免濫用,杜絕惡用;科技應該努力去解決自身發展帶來的社會問題。」

  騰訊此番變更使命和願景,與其一年多來輿論承壓有關。2018年,一篇名為《騰訊沒有夢想》的文章深深地刺痛了騰訊,文章詬病騰訊作為一個中國頂尖的科技企業及行業領袖,卻是一個沒有價值觀、沒有夢想、沒有技術特色的「三無」公司。此外,騰訊營收的重要來源遊戲業務近年來亦有不少非議,有人士指其「蠶食青少年思想」。壓力之下,就不難理解騰訊為何提出「科技向善」。

  讓騰訊自覺向善的,還有行業發展趨勢。作為中國互聯網行業的兩大巨頭,騰訊與阿里巴巴的競爭簡直是在「每一條賽道上都相遇」,競爭不可謂不激烈。但近來騰訊卻允許阿里入股中金、趣頭條,甚至共同投資一家網約車公司,業內認為兩家巨頭突然間合作,標誌着中國科技行業正日益成熟,亦體現出行業動態在發生變化。

  與上述對應的是,中國互聯網經過20多年的發展,流量紅利已經到達了頂峰,而財務報表顯示,阿里巴巴和騰訊自2017年以來營收增速同比在逐步放緩。所以,2018年騰訊被消費市場已經到達頂峰的形勢所迫,調整了業務結構,進入其此前不擅長的面向企業和政府的業務的領域。

  亦有人士分析指出,跟機構、政府做生意的時候,企業不能一味追求利益,還要兼顧社會和公眾利益等。無疑政府更願意跟「好人」打交道,其認為這就是騰訊「科技向善」的背景之一。

  「科技+公益」慈善模式受矚目

  中國的互聯網應用和科技創新實力位居世界前列,「科技+公益」這一慈善模式取得的成就令人矚目。據統計,2018年民政部指定的20家互聯網募捐信息平台,共為全國1400餘家公募慈善組織發布募捐信息2.1萬條,網民點擊、關注和參與超過84.6億人次,募集善款總額超過31.7億元,同比2017年增長26.8%。業內人士認為,中國正在成為全球最大的互聯網公益國度,為全球提供「科技+公益」這一慈善模式的範例。

  僅從獲得民政部2018年度工作及運營情況肯定的互聯網公益平台名單上,中國互聯網企業向善熱度就可見一斑,其中包括,阿里巴巴公益、螞蟻金服公益、新華公益、聯勸網、新浪微公益、京東公益、公益寶、輕鬆公益、廣益聯募、美團公益、滴滴公益、善源公益、水滴公益、蘇寧公益、易寶公益等。

  並且,中國互聯網企業並不僅僅是做慈善,而是深入地利用科學技術去推動社會發展,為社會創造更多福祉。DJI(大疆創新)方面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稱,其認為發展科技的最終目的是造福社會及全人類,由此,DJI發起的Drones For Good全球公益項目,旨在鼓勵及啟發行業及機構利用無人機技術來行善並為社會創造更多福祉,更好地實現無人機的潛力及真正價值。

  而DJI贊助的AUVSI國際無人機人道主義獎今年已經連續舉辦第二年,並於今年5月在芝加哥頒獎。今年的獲獎者包括使用無人機協助美國北卡州的颶風風災救援、利用無人機運送冷鏈疫苗給委內瑞拉山區兒童、利用無人機搜尋失蹤人員等,DJI無人機在世界的各個角落為「科技向善」而不懈努力?。

  甚至,在前不久發生的的巴黎聖母院大火一案,DJI的無人機在救火過程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消防員利用無人機來即時監測火災的進展,並透過無人機在聖母院上空飛行來尋找架設消防設備的最佳位置,幫助制定滅火策略。

  警惕「科技作惡」

  近年以來發生太多「科技作惡」的事情,在這方面,生活當中的我們不僅是「吃瓜群眾」,也可能是其中的受害者。騰訊提出的「科技向善」,並不是表面化地去強調做好事、為公眾和社會服務,本質上是對方向的控制、價值的判斷和自我的約束,這是互聯網企業都要面臨的問題。

  屢現「科技作惡」

  從滴滴順風車乘客遇害到Facebook信息洩露,從Uber無人車撞人到特斯拉車輛起火,全球各種「科技作惡」的例子不一而足。AI、雲計算、物聯網等技術的日漸成熟,讓科技創新進入深水區,企業在享受科技紅利的同時,也在承擔技術失控、倫理衝突等巨大風險。

  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北京志霖律師事務所副主任、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趙占領認為,科技做一種技術,它本身不帶色彩的,主要看人們怎麼去使用。他指出,「科技作惡」侵犯個人信息隻是其中的一個方面,也包括彈窗廣告、垃圾郵件等用戶騷擾行為,以及進行錯誤的觀念引導。更嚴重的,則是利用互聯網進行違法犯罪行為,如網絡詐騙、提供違法信息,甚至利用互聯網干涉一國政治。

  而在5月27日,中國網絡社交平台上有人聲稱完成了一個準備半年的項目:將色情網站上的公開視頻和圖片打標簽後做匹配,以實現所謂「以圖搜片」,查詢者可以通過上傳女性照片、視頻和數據庫做匹配,判斷該女性是否疑似從事過色情行業。儘管該人士聲稱是為了「解救」程序員群體,但本質上無疑是「人肉搜索」,最終其頂不住輿論壓力以「刪庫跑路」告終。

  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香港理工大學電子計算學系副教授區文浩博士認為,互聯網發展到現在產生了巨大的數據,而這些數據是具有巨大價值的,但需要注意數據的利用方式。他認為應該在技術上加強對用戶的保護,包括用戶的隱私數據。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企業不主動作惡,僅是單純的市場競爭,就導致了「算法新聞」這一引起巨大爭議的事物出現。即使其算法無惡意,但若唯「眼球」馬首是瞻、讓算法主導一切,可能會導致用戶失去接觸優質信息的惡果。

  此外,「科技作惡」的破壞性還影響到行業方面,破壞行業生態。近乎十年前,騰訊QQ和360展開「3Q大戰」,就是互聯網企業野蠻生長後,為謀求進一步發展而相互「廝殺」,對行業和用戶都產生了不良的影響。而如今,近十年過後,中國的互聯網企業不少都觸摸到行業的天花板,中國市場也慢慢走向了相對於穩定的深化發展階段,需思考如何避免互聯網企業在下一個十年野蠻競爭。

  更糟糕的是,互聯網企業做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有可能會越權而肆意作為。據《紐約時報》披露,扎克伯格在認定某種言論為仇恨言論、煽動性言論的情況下,通過一個電話就可以封殺某些用戶,如同互聯網裏的國王。而中國互聯網行業相比美國毫不遜色,不缺乏和Facebook相倣體量的企業,需警惕「互聯網國王」的出現。

  向善不止於慈善

  在科技越來越發達的今天,如何防止「科技作惡」,讓科技的發展可以造福社會及全人類,是當下亟需思考的問題。「比如區塊鏈技術,單純地利用其來炒幣的話,我認為挺可惜的。用區塊鏈去做追蹤溯源,例如食品藥品的最終溯源,可以讓消費者買到來源可靠的產品。」區文浩說。

  企業須自律

  不過,區文浩指出,從企業自身的角度來講,企業存在的目的就是要賺錢,指望靠企業自律,就可以引導企業向善,去保護用戶,是遠遠不夠的。他認為監管層同樣需要發力,政府還應在法律方面對企業進行引導,讓企業採用更好的方法和技術去保護用戶。

  可以看到的是,中國的互聯網監管並沒有缺失,甚至「科技+公益」慈善模式的探索能夠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離不開監管部門的努力。據民政部今年4月發布的報告顯示,各互聯網公募平台進一步加強規範化建設,強化信息公開、在線投訴舉報功能,嘗試了區塊鏈、「冷靜器」、財務披露元件等一系列技術和管理創新。

  當然,外國同樣有相應的監管作為。據了解,經過歐盟議會長達4年的討論,歐盟《一般數據保護條例》(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簡稱GDPR)終於在2018年5月25日生效。這一保護條例被稱為「史上最嚴數據保護條例」,是現代社會保護個人數據與安全邁出的重要一步。

  「科技向善」的內涵,甚至還包括需加強基礎科技,如此才能推動技術進步,為社會帶來更多福祉。馬化騰此前表示,「產業的升級換代,尤其是互聯網的升級換代很多來自於基礎科學的突破,所以要推動整個行業和產業的發展,基礎科學的投入非常重要。」

  區文浩同樣認為,目前的互聯網在技術上還有很多需要去完善的地方需要加強研發才能更好地為人們服務。他指出,數據的處理方法,以及數據的應用等方面,需要更加向善才能讓用戶享受到更大的便利,例如醫療數據如何合理地獲取並使用,目前還存在困擾。他預計,將來在擁有更先進的技術的之下,企業可以安全地、開放地共享數據,這不僅可以促進企業發展,還可以讓數據的提供者本身獲益。

  趙占領則認為,對於科技企業、科技經營者,應當通過法律來規範其行為,守法經營是最基本的要求。此外,企業還要遵循公序良俗,以更高的道德要求自律。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朱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