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LPR谷實體經濟 市場因素納入貸款利率考量
2019-08-21    香港商报
 
  LPR谷實體經濟 市場因素納入貸款利率考量
 
  昨日上午,人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首次發布了新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此舉標誌?內地利率市場化改革邁出重要一步,也有市場人士視之為中國式降息。
 
  專家認為,人行此次改革將市場因素納入貸款利率的考量中,有助於疏通貨幣利率傳導機制,推動降低實體企業的融資成本。但此次LPR改革本身不是一次貨幣政策操作,不等同於貨幣寬鬆,本身也不包含貨幣寬鬆的預期,同時未來貨幣政策的走向也與此次改革並無必然的關聯。
 
  香港商報記者 李穎
 
  意在疏通利率傳導機制
 
  長期以來,內地貨幣政策利率傳導渠道不暢,政策性貸款利率無法有效傳導到實體企業,導致政策利好難以惠及實體經濟。企業取得貸款時的利率往往高於政策性貸款利率,從而抬高了企業的融資成本。人行此次LPR改革建立起連接市場供求與政策利率的橋樑,有助於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京東數字金融副總裁、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表示,此次改革一方面促進利率併軌,標誌?利率市場化邁出重要一步;另一方面有助於貸款利率下行,推動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沈建光分析,新的LPR形成機制通過將LPR與MLF利率掛鉤,提升LPR的重要性,同時貸款基準利率淡出。目前內地仍存在貸款基準利率和市場利率並存的「利率雙軌」問題。以往銀行貸款主要參照的貸款基準利率多年不變,與市場利率顯著分化;而LPR也與貸款基準利率幾乎同步,無法及時反映市場利率變動情況。新的LPR定價機制形成後,貸款利率傳導機制從「人行-貸款基準利率-貸款利率」變為「人行-MLF利率-LPR-貸款利率」,貸款利率與市場利率直接關聯,標誌?利率市場化邁出了重要一步。
 
  他認為,新的LPR形成機制還將提高利率傳導效率,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LPR形成機制完善後,人行明確要求「各銀行在新發放的貸款中主要參考LPR定價,並在浮動利率貸款合同中採用LPR作為定價基準」,預計貸款利率將對前期市場利率的下行予以更多反映,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將有所下行。
 
  LPR不等同於貨幣寬鬆
 
  在全球央行紛紛實施寬鬆貨幣政策之時,中國會否跟隨降息一直牽動人心。此次LPR利率市場化改革,亦被市場解讀為開啟中國式降息節奏。對此劉國強昨日表示,利率市場化改革就像「修水渠」,目的是讓水流更加暢通,讓水更有效率、更精準地流到田間地頭,但水的大小還是要看閘門。因此,利率市場化改革有利於增強貨幣政策的效果,但不能替代貨幣政策,也不能替代其他政策。
 
  在回答記者有關人行會否降息的提問時,劉國強說:「短期主要看改革以後情況,降準、降息都有空間,但是降不降還要根據經濟增長和物價形勢。」
 
  經濟學家鄧海清認為,此次LPR改革,本身不是一次貨幣政策操作,同時未來貨幣政策的走向也與此次改革並無必然的關聯。在他看來,此次LPR改革對金融市場的影響與傳統意義上的「降息」不同。此次改革有利於降低貸款利率,這是直接針對實體經濟的,並未增加貨幣市場流動性,因而本身不會對債市構成利好。他指出,此次LPR改革不等同於貨幣寬鬆,本身也不包含貨幣寬鬆的預期。
 
  內地利率市場化仍需探索
 
  有專家表示, LPR改革意在推行整體融資成本下行,但存款利率並無過大波動,被稱為「非對稱降息」,對銀行利差收益有擠壓作用,此次貸款利率的普遍下行將會進一步壓縮商業銀行的利潤空間。
 
  在沈建光看來,利率市場化尚有一系列問題需要解決。一是,只有新增貸款按照LPR定價,存量貸款仍按照貸款基準利率定價。人行表示「為確保平穩過渡,存量貸款仍按原合同約定執行」,此舉無疑會削弱貨幣政策的邊際效用,未來存量貸款如何向新定價機制過渡還有待明確。二是,存款利率仍然按照基準利率定價。近期人行行長易綱在採訪中提及「存款基準利率仍將保留相當長的時間,以免出現存款大戰」。根據其他國家經驗,存款利率市場化,容易導致商業銀行負債端出現較大波動。但若存款利率不動,銀行資金成本或難下降,這可能會阻礙LPR利率的下行。因此,存款利率的市場化仍需探索。內地利率市場化進程任重道遠。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李振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