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訊】記者鄭玉君報道:位處沙頭角區,鹿頸以西的南涌,逢農曆七月初十至十四日舉行「南涌協天宮中元盂蘭盆法會」,不過今年法會並沒有舉行,南涌原居民代表鄭世亮表示,協天宮去年初展開重修,由於工程進入高峰期,村中人手緊絀下,暫停一屆,該廟預期約一年後竣工,並有隆重開光儀式。
南涌為五姓客家村,包括楊屋、鄭屋、羅屋、李屋及張屋。協天宮供奉關帝,這信仰由祖籍福建的鄭氏族人數百年前南遷至南涌時帶來。鄭世亮表示,現在重修的協天宮於1962年重建,十多年前也做過少少維修如油漆及防水,但經歷時日的風吹雨打,已有漏水情況,牆身爆裂,結構也出問題,因此去年1月開始重修。但重修不影響去年盂蘭活動的舉行,他們移師到鹿頸路天后宮旁的空地,這裏地方大一點,只須步行7、8分鐘就可到位於鄭屋的廟,物流便利,人流也增多。3天會期吸引400多人次。
人手忙廟裝修工作無暇兼顧
而今年不再舉行,因為忙於進行廟的裝修工作,原來協天宮主要由鄭世亮、其父親鄭光明(另一名村代表,也是協天宮司理)及一些年紀較大的村民負責,大家不能兼顧太多工作。重修工程預計還要做多一年,外部要弄得漂亮,內裏供奉神像要做過,主神關帝及四個陪神全部用木雕。那麼明年的盂蘭活動極有可能又再於鹿頸路天后宮旁的空地舉行。
在工程中的協天宮還是石屎外貌,但工地旁已見有完成後的模擬圖,看來十分莊嚴漂亮。據鄭世亮掌握的資料,在這位置的協天宮約1898年前後已有,再早之前在村另一個位置,但不知確實年份。而協天宮主要做兩大祭祠,關帝誕及盂蘭法會。關帝誕從前規模較小,但10多年前裝修後多了公眾關注,每年都會慶祝。盂蘭法會則由科技大學進行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的2011年開始舉行,每年規模有大有細,視乎籌錢多少決定。南涌的盂蘭法會最吸引大眾目光的,是在一片青草田地中火化大士王,鄭世亮指那是早已荒廢的農田,聽村裏老人家說,以前將衣紙放在田裏燒對耕田有幫助。
協天宮雖屬鄭氏族人資產,但周邊客家村村民亦會來參拜。相關祭祀活動是團結南涌、鹿頸九條客家村的重要媒介,除了關帝誕及盂蘭法會這些恒常活動,最重要的是「南鹿社十年一屆太平清醮」,聯絡海內外華人,並且吸引大量珍惜和愛好新界傳統文化的城市人參與。下屆南鹿社太平清醮將於本年11月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