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僑鄉融入海絲拓商圈
2019-08-28    香港商报
 

   全球商報聯盟高層走進南安

  僑鄉融入海絲拓商圈

  【香港商報訊】記者呂斯達報道:由全球商報聯盟組織的「全球商報聯盟高層泉州行」採訪團27日走進民族英雄鄭成功的故鄉南安。

  全球商報聯盟執行主席、本報社長陳寅帶隊,來自10個國家和地區的18家海外知名媒體高層人士與南安市委書記王春金,就南安發展變遷、兩岸交流合作、海外僑胞對家鄉的貢獻、「海絲」倡議中的地方發展機遇等問題暢談交流。

  人文薈萃的經濟強市

  「南安古稱武榮,面積2036平方公里,人口165萬人,既是一座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的古郡,也是海峽西岸一座欣欣向榮、蓬勃發展的經濟強市。」王春金首先從五個方面,向大家介紹了南安的發展情況。

  一是歷史古郡。南安置縣至今已有1759年歷史,曾一度是閩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孕育了開八閩文化之先聲的唐代詩人歐陽詹、明代傑出思想家李贄、民族英雄鄭成功、一代名將葉飛、海外僑領李光前等俊傑賢人,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九日山、安平橋、蔡氏古民居等海絲文物古蹟遍布全境。

  二是經濟強市。經濟總量挺進千億城市行列,可以排在中國200多個地級市的中游水平,今年上半年公共財政總收入突破50億元大關,綜合實力位居中國百強縣第28名、全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第29位、投資潛力百強第11位、全國工業百強縣第23位、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縣級城市第4位、全面小康指數百強第73位,這次又剛剛入圍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候選名單。

  三是產業名城。擁有石材陶瓷、水暖廚衛、機械裝備、鞋服輕紡、光電信息等五大特色產業集群,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石材、水暖廚衛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去年規上工業產值超2400億元。近年來,南部「芯谷」、中部「智谷」、北部「綠谷」快速崛起,泛家居、半導體、智能產業嶄露頭角,逐漸形成了傳統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三足」鼎立的格局。

  四是著名僑鄉。早期的南安鄉親下南洋、闖絲路,繁衍至今海外僑胞和港澳台同胞350多萬人,是本土南安人的2倍,是全國唯一一個連續26年僑捐資金超億元的縣(市),連續兩屆入選全國五星慈善城市。

  五是生態之城。南安四季分明、氣候溫潤,山水林田湖等自然要素兼備,水資源佔泉州市的三分之二以上,森林覆蓋率達到52.7%,入選國家生態市、全國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市、中國宜居宜業典範市。

  合作共贏的「海絲」僑鄉

  面對海外知名媒體高層訪問團就「在融入『海絲』戰略大局,搶抓國家『海絲』倡議之中的地方機遇方面,南安有何具體的構想和實踐?」的提問,王春金介紹,南安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是南安華僑華人的主要僑居地,也是南安對外貿易的重要對象和外資的主要來源地。南安始終堅持開放發展,全面融入「海絲」發展大局,力爭打造合作共贏的「海絲」僑鄉。

  積極打造開放合作前沿平台。南安石材、水暖衛浴、家居裝飾材料及日用品90%以上的出口集中在「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近年來,南安依託「泛家居」產業平台和在外「南安人商圈」資源優勢,支持企業沿絲路「走出去」建立產業園、泛家居海外體驗館,布局運營中心、出口產品「海外倉」,並以南安「泛家居」為統一商標,參加投洽會、廣交會以及海外建材展會,不斷開拓多元市場,九牧、泉工機械等一大批企業,已經在海外或併購當地知名品牌或建立海外營運中心。

  始終打造互聯互通重要樞紐。南安深入研究落實閩台兩岸通水、通電、通氣、通橋政策,完善碼頭泊位、疏港道路、綜合服務設施、口岸通關機制,吸引更多貨源從石井港區進出口,充分發揮石井港在推動「走出去」中的支點作用,促進海絲沿線區域信息互聯互通、貨物通關和人員往來便利化。積極對接廈門新機場,探索發展臨空臨港經濟,推進海西石材物流園、宏圖海西物流等重點物流項目建設,加快興泉鐵路、福廈客運專線、廈漳泉城市聯盟高速線建設,打造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物流節點城市。

  努力打造人文交流關鍵紐帶。藉助海外鄉親的力量,辦好各類人文交流活動,加強與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雙向溝通交流,提升了南安作為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品牌影響力。同時,積極拓展與東南亞國家南安籍社團聯系合作,拓展民俗、宗教、宗親等民間交流往來,組織僑二代、僑三代回鄉參訪,吸引更多沿線國家青年和學生接受華文教育,推動社會人文的深度融合。

  台胞台企登陸的第一家園

  作為民族英雄鄭成功的故鄉,南安被國台辦批准設立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南台交流,是南安對外交往的一個重要話題。

  據王春金介紹,南安與台灣一水相隔,在兩岸融合發展上具備地理相近優勢、血脈相連優勢、文化相通優勢「三個天然優勢」,擁有對台貨運直航通道、對台客運直航通道、對台小額貿易通道「三條重要通道」,已經形成了產業對接平台、市場交易平台、展會合作平台、社會事業交流和民間往來平台「五大對接平台」。近年來,南安依託對台「五緣」優勢,持續深化南台經貿、文化、旅遊、教育、醫療等各領域交流合作,南台融合發展不斷向前推進。

  經貿合作展現新成效。南安現有光電、濱江、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官橋園區3個「台商創業園區」,吸引超過了140家台資企業落戶;閩台農產品市場,進口量及貨值在大陸口岸排名第二,已成為兩岸農產品貿易的「黃金通道」;已連續成功舉辦12屆「海峽兩岸農產品採購訂貨會」,成為國台辦唯一保留的對台農產品專業展會,累計參展台灣企業達4000多家,台商和農漁民6000多人次。

  文化交流呈現新亮點。至今已連續舉辦5屆鄭成功文化節和6屆國際鳳山文化旅遊節,已經成為兩岸民眾共同的文化交流盛會,每年來南安參觀旅遊、進香朝拜、尋根謁祖、商貿考察的台胞達10多萬人。2018年,南安鄭成功故里被國台辦命名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民間往來實現新突破。南安石井港是福建離台灣最近的港口之一。2002年開通對台貨運直航以來,累計運營2900多航次、運輸貨物330多萬噸,是大陸對台貨運直航最大的航線之一。作為大陸對台(金門)3條固定客運航線之一的泉金客運航線,目前已形成每天8-10個航班的常態化運營,2018年運送旅客首次突破16萬人次,累計超125萬人次,成為台灣民眾往來大陸的重要通道之一。

  王春金表示,南安將先行先試,積極在兩岸「應通盡通」上探索實踐,努力打造兩岸融合發展先行示範區,努力建成台胞台企登陸的第一家園。

  海外僑親的柔軟惦念

  如果說南安轄區內的經濟體是「南安人經濟」的根,那麼海外350多萬南安鄉親伸展到世界各地的經濟觸角則是「南安人經濟」的枝幹。談及海外的南安鄉親,王春金飽含深情地表示,長期以來一大批愛國愛鄉的海外南安僑親,秉承着振興故土的熱切期望和奉獻家鄉的博大胸懷,為家鄉各項事業建設牽線搭橋、出謀獻策、貢獻力量,以星星之火點燃了家鄉改革開放的燎原大火。

  家鄉是海外南安鄉親心底最柔軟的惦念。一代一代人,他們用行動融入家鄉建設。他們以鄉情、親情為紐帶,以項目為載體,紛紛回鄉投資、創辦實業,帶來資源、信息、人才、技術等要素密集回流,把一股股濃濃鄉情轉化為一個個回歸工程,截至目前,全市共有「三資」企業604家,投資總額42.3億美元。1981年南益集團在南安官橋創辦的南豐針織廠,被時任福建省委書記項南譽為「閩南第一枝報春花」,生動詮釋了星星之火。

  用大愛溫暖家鄉父老。廣大海外南安鄉親在鏖戰商海、取得輝煌成就的同時,主動肩負起回饋社會的使命,以僑匯、捐資、成立基金等形式,仗義疏財、慷慨解囊,助力家鄉興教助學、鋪路修橋等公益事業發展,湧現出李光前、黃仲咸、李引桐、呂振萬、陳水俊、林樹哲、黃朝陽、侯昌財等僑界楷模。截至目前,南安市僑捐公益事業累計達30億元。

  用聲音傳播家鄉故事。海外南安鄉親採用海外朋友容易接受的推介方式,大力宣傳南安的區位優勢、投資政策和營商環境,讓更多的海外朋友來到南安、了解南安、投資南安、發展南安。組織開展尋根旅遊、回鄉謁祖、參觀訪問等活動,廣泛開展針對性聯誼活動,以博大精深中華文化、閩南文化來增強海外遊子對祖國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借此機會,我想和廣大海內外南安鄉親說,無論歲月如何流逝,永久不變的是鄉音,永難忘懷的是鄉愁,永不割捨的是鄉情,永遠牽掛的是家鄉的這方熱土。隨?區位、資源、生態、政策、改革等紅利的疊加釋放,家鄉南安正迎來大開發、大建設、大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期。」王春金真誠邀約海內外南安鄉親常回家走走看看,尋找商機、洽談合作、共謀發展。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