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月6日起,中國人民銀行全面降準0.5%和定向降準1%後,歐洲央行亦把存款利率下調至負0.5%的紀錄新低,同時亦宣布11月開始重啟量化寬鬆,每月購買200億歐元債券,而日本央行維持短期利率在負0.1%,並會繼續購買長期國債,以把長期利率壓在0%左右;美國聯儲局決定減息0.25%,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降到1.75%至2%。最值得留意的是,聯儲局於會後議息聲明表示在適當時候會讓資產負債表恢復自然增長,即重啟量化寬鬆。其他國家央行,包括澳洲、新西蘭、韓國及印度等已相繼減息。由此可見,全球央行都希望通過降準、減息及擴表等擴張性貨幣政策,以防環球經濟活動進一步放緩。
政策多管齊下經濟重拾動力
然而,對央行這新一輪寬鬆貨幣政策能否有效刺激經濟重回正軌,或能否足夠彌補經濟下行的缺口,不少投資者仍感到困惑。畢竟全球經濟增長的實質情況已令人擔憂,無論是服務業、製造業、出口,以至投資項目等領域的增長都銳減。而導致這樣的增長放緩的主因往往不是與正常商貿活動或金融體系有關,而是由於保護主義、貿易壁壘、科技生產線和供應鏈斷層等人為因素所致。故此,單靠金融工具無法抵銷實體經濟增長放緩的影響,必須同時推行其他措施,例如積極有效財政政策(減稅種減稅率降徵費同時,亦要管理好負債)、定點定向經濟刺激方案(有序有效調配資源、補貼重點行業、引導市場資金),以及貫徹落實行政手段(降低行政門檻、加力提升行政效率)等適時的組合拳,務求令世界經濟發展重拾動力。
踏入10月,港股雖然仍受內外因素困擾,但中美兩國貿易談判有望在這次高級別官員會面下取得進展,而特區政府亦將發表施政報告,預期會推出切合當前環境的刺激政策和措施,這些因素將利好市場投資氣氛,亦有利港股10月開局的表現。
長雄集團董事吳進德(逢周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