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糧油王子」分享通泰行成長經歷 内地对港贡献不可抹杀
2019-10-07    香港商报
 

   「糧油王子」分享通泰行成長經歷

  今年適逢新中國成立70周年。70年來,本港不少中小企業與兩地共歷歲月浮沉,共享發展成果。日前,本港著名食品供應商——通泰行第三代掌舵人,人稱「糧油王子」的李豐年接受記者採訪,他回顧了其家族企業近70年來的發展歷程,結合香港與內地過去70年不同發展階段,解讀不同時期社會背景下香港中小企發展的環境和機遇。

  香港商報記者 潘晶

  1950年代:英國未真正發展香港

  「其實,新中國與香港的發展可以說是同步的。」李豐年說,1949年新中國成立,那時的香港亦處於戰後百廢待興之際,當時各種規模、各種類型的企業紛紛成立。「通泰行的前身——『通泰』就是成立於1950年代初,發展至今亦有60多年、接近70年的歷史。」

  李豐年回憶道:「最初,爺爺剛來香港時什麼都沒有,先是幫人打工,之後從擺地攤做起。」他續說,1950到1960年之間,香港發展算是「不過不失」,「因英國人那時只是在管理香港,談不上發展香港」。

  「香港真正開始發展是在1960至1970年代的時候,特別是1970年代是其中一個高峰,那時香港開始發展輕工業,如塑膠花、洋娃娃和紡織品等。」李豐年說,至於通泰行,那是因為隨國家改革開放為香港帶來新機遇,加上爺爺不懈努力,才能發展至今時今日。

  1970年代:國貨進入香港

  李豐年回憶道,踏入1970年代,通泰行開始以「辦館」形式運營,取名「通泰辦館」。辦館,其實就是比較大型、貨品種類比較齊全的便利店,店舖最初設在中環,後來增設德輔道西的店舖,一直扎根直到今天。

  早年,通泰辦館主要售賣本地貨,隨後來越做越大,通泰開始引進內地、台灣和日本等貨源。李豐年指,當時引入的貨物主要分國產貨和外國貨兩種,「當時外國貨價格較高,在相對不是太富裕的60年代,不是很多人買得起,因此通泰行亦會引進很多國產貨」。

  李豐年舉例說:「當時一種名為『麥提莎』的朱古力,價格十分昂貴。而內地有另一種名為『麥麗素』的朱古力,款式相似,價格卻相對便宜很多。」他續指,除了食品,還有電飯煲、電風扇和收音機等電器,因日本貨很貴,來自內地、物美價廉的同款產品亦頗受香港消費者歡迎。「國產貨進入香港,對民生有很大作用,這個年代內地對香港的貢獻是不可以被抹殺的!」李豐年說。

  改革開放:通泰行越做越大

  上世紀80年代,內地改革開放風起雲湧,香港人逐漸回內地投資設廠。李豐年說,香港今時今日的成功,除了是香港人自己奮鬥得來,亦與內地改革開放分不開。他續指,如果香港不是因為內地對外開放,如今可能仍停留在做塑膠花和紡織品的階段,「亦正是在香港經濟蓬勃發展的80年代,通泰行才開始做貿易,企業發展得越來越大!」

  「內地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向港商提供了很多優惠政策,如土地、用工等。當時,內地人工便宜,利用這個優勢,香港到內地投資的工廠,做出來的產品才夠便宜,才可以跟外國競爭,香港人也才越來越賺錢。其實,香港和內地一直是互惠互利。如果沒有內地,香港沒有地方投資,沒法成就今天的香港。」李豐年指,內地對香港的貢獻,都是默默貢獻,「比如一間餐廳,無論門面有多華麗,都需要一個廚房提供支持,即使廚房可能不漂亮。你不可以單單讚歎香港,內地在背後的支持亦很重要!」

  由地攤到零售、批發、貿易,通泰行順應時代發展,持續轉型,尋找到新的商機。零售業務上,通泰行亦與時俱進,開始入手現時流行的電商。眼見內地經濟發展迅猛,內地消費者消費水平越來越高,通泰行又開始把世界各地的產品引進內地。

  香港人善於帶國貨到世界

  李豐年指,10多年前,每包進口麵要15至16元人民幣,當時對內地消費者來說可謂難以接受;現時內地變得富強,消費水平亦提高不少,「今天,對每包10多元人民幣的進口麵,大家已習以為常」。他又指,當前進口貨在內地頗受歡迎,雖然內地進口的外國貨已經很多,但內地消費者仍嫌不夠多,故外國貨在內地仍有很大的市場發展空間。

  通泰行跟隨時代快速轉變,這與香港人的觀念分不開。李豐年認為,香港人轉數快,有求變和向外的心,每一日都有新的東西可以進來,新鮮的東西都先來香港集散再轉賣出去,因此,香港才成為東南亞第一個作為窗口城市富起來的地方。

  近年在「一帶一路」倡議下,香港亦迎來了自己的新角色。李豐年認為,本地行業亦可以作為「超級聯繫人」,將內地的東西帶去國外,如將不同的原材料增值後出售到國外。他續指,將原材料增值是香港人的特長,香港人應利用這個優勢從商創業。

  他舉例指,有明目效果的枸杞,在本地可作為藥材出售,每包只賣20元,價錢低廉;但如果提取枸杞中的枸杞素,將其包裝成枸杞精華液出售,價格馬上就會上漲。他指,通泰行目前亦有留意相關的中藥、農產品等項目,希望經過將它們包裝、增值後推出國門。

  死守香港滿足現狀會被趕上

  說到現階段和將來的發展方向,通泰行都聚焦在將內地產品增值、包裝後,再推向全球市場。李豐年指,現時很多港商一窩蜂地湧進內地,因為將內地的東西帶出去尚無過於激烈的競爭,「當然,要走在別人前面才有獲勝機會,如死守香港滿足現狀,就會被人趕上」。

  「很多港人以為香港核心價值在本土,但我認為,香港歷來到現在,核心價值都在外面。如通泰行,如果不是我祖父和家父(李廣林)從外面找貨回來,怎會有產品可以賣?如果香港不是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在外設廠,怎麼會有今日的成就?將外地的價值轉化成為自己的價值,這是香港人最為擅長的事!」李豐年指。

  香港要與灣區城市一同成長

  隨着內地周邊城市逐步發展,香港的絕對優勢似乎不如以往。對此,李豐年認為,雖然其他城市在快速發展,人變得越來越有錢,但香港仍有自己的優勝條件,關鍵在於如何運用。

  李豐年打了一個比喻:「以前亞洲是一個大母親,不同的城市包括內地城市或國外城市如新加坡等,都是不同的兒女。作為亞洲較早發展起來的城市,香港是亞洲的『大兒子』,其他城市則是『弟妹』。『大兒子』3歲的時候,其他小孩才1歲,這時香港有絕對優勢。當香港5歲時,弟妹3歲,絕對優勢仍在。香港回歸祖國以來,其他『弟妹』也和香港一同成長。當『大兒子』20歲,『弟妹』亦都18歲,優勢就相對沒有這麼明顯了。這時候,香港就要學會如何跟這些『弟妹』相處。」

  港青要多出去看多動腦想

  談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李豐年認為,粵港澳大灣區主要城市包括了香港,其他還有廣州、深圳、澳門等,香港需要利用自身優勢和這些城市去相處,去合作。

  他認為,香港的優勢就是其國際視野、專業人才、金融服務和法律制度。而內地優勢在於土地多、人口多,可以低價興建各類房屋,它們還有歷史文化的底蘊。「香港要認清楚自己的優勢優點,要用自己的優勢發展自己、造福灣區。」他說。

  「一張白紙上有一個黑點,為什麼人們多只聚焦那個黑點?其實,另外的世界更大!」李豐年指,「『海納百川,立言立德』的意思就是要學會包容所有東西,再加以分析。」對於香港年輕人,他希望他們能夠豐富自己的知識,多出去看看,多動腦分析,凡事多聽各方意見,不能只看表面,更不能讓人牽鼻子走。

  樂觀看未來 困難終過去

  回顧以往艱難時刻,李豐年印象最深刻的是2000年後香港的「米荒時期」。當時,香港出現搶米潮,自己公司也無米可賣,幸好最後都順利解決。他特別指出,當時中央就提出保證供米,確保香港人有米吃。另外,他記憶猶新的是,1990年代,港人北上開廠,受到當時國際環境影響,港商很難借到錢,對投資有很大影響,最後借貸重新開放,香港才重新煥發蓬勃生機。

  貿戰對食品業影響尚不大

  當前,中美貿易摩擦持續發酵,對中小企影響甚廣。李豐年指,食品行業是比較貼近民生的行業,中美貿易戰對其所在行業的影響還不算太大。不過,如果整體環境變差,大家都不出去消費和吃東西,最終亦會影響到自己的生意。他又指,香港很多投資涉及內地出口貿易,中美貿易摩擦始終對港人「荷包」有影響, 如果港人賺不到錢就不會出去花錢,「所以,經濟是一環扣一環的」。

  面對今年經濟形勢欠佳,本港經濟持續向下,李豐年暫還感到樂觀。他表示,做生意永遠要看好的一面,在這裏生活一定要對自己的地方和產品存有正面想法,如果自己都不看好,就無法說服自己,根本無辦法可以生活或買賣東西。他亦強調,他對香港經濟並不是盲目看好,而是相信會變好之餘想辦法怎樣變得好。

  新中國成立70年了,香港和祖國都經歷過不同的困難。回顧自己家族企業過去和現在的種種艱難時刻,李豐年表示自己仍然樂觀。他感歎,在歷史長河中,其實10年、20年都是很短的時間,大家總有艱難時刻,但困難始終會過去,困難過後大家重新努力,即使可能要花好多精力,但只要有人才、有志氣,有向上的心和有正能量,財就會來。對於香港與內地關係,李豐年亦始終認為,兩地從來是唇齒相依,「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程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