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實體清單」再增中企
中美摩擦擴至更多層面
【香港商報訊】記者伍敬斌報道:昨日,美商務部產業安全局(BIS)將中國28家實體增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專家認為,美國此次針對中國企業的「實體清單」並非完全為了在貿易談判中給中國施壓,此舉更多的是說明了中美之間的問題遠不止於貿易摩擦,而是拓展到了更多的層面。美國國內存在很多對華主張的不同派別,貿易戰給了一些激進派別更多的機會來遏制中國,中美應該儘快達成協議來防止雙方關係繼續滑向深度對抗。
美國故伎重演極限施壓
據悉,被列入所謂「實體清單」的機構與企業包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安局、19家附屬政府機構與8家商業企業。這8家企業包括浙江海康威視、大華科技、科大訊飛、廈門美亞柏科與溢鑫科創以及獨角獸級別的人工智能公司商湯科技、依圖科技和阿里巴巴支持的曠視科技。其中,海康威視是中國攝像頭巨頭。
對此,多家企業昨日進行了回應。海康威視高級副總裁、董秘黃方紅表示,強烈反對美國商務部把公司納入實體清單,這個決定沒有事實根據,呼籲美國政府本?公平、公正、無歧視的原則,重新進行審視,將海康威視移出實體清單
科大訊飛則表示,科大訊飛核心技術全部來自於自主研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列入實體清單不會對科大訊飛的日常經營產生重大影響,並對於此情況已有預案,將繼續為客戶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美國在中美新一輪貿易談判之際再次揮舞制裁大棒,無非是故伎重施,想要極限施壓,這種做法注定不會成功。同時,美國每一次對中國企業的打壓都是在刺激中國高新技術的發展,中國已然不懼。
中美摩擦已不止於貿易
對於此次制裁是美國在為談判增加籌碼的說法,美國商務部卻予以否認,並稱此舉與磋商無關。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戰略研究部研究員張茉楠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中美之間的問題遠遠不止於貿易摩擦。她稱,其實中美之間的矛盾已經擴展到超乎尋常的領域,包括貿易、產業、科技、人文、意識形態和安全領域。這一次「實體清單」很清楚地說明了這一點,清單中體現出了美國對中國新疆內政的干涉,完全是意識形態的問題。
她認為,中美兩國自9月來互示善意,如今新一輪談判在即,卻再出插曲,未必是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個人意志,很大層面可能是美國國會推動的。美國對華政策的變化是由於美國國內存在很多對華主張的不同派別,其中美國對華主張的派別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派別是「國安派」,他們更多的是以國家安全為名來行戰略遏制之實。所以,即便中美之間在貿易磋商中能夠釋放一些善意,但美國對華的戰略轉向,以及「國安派」主導的力量還是很難阻擋,這些都不是貿易談判能夠解決的。
張茉楠還表示,從目前的形勢看,美國國內對華政策導向有分歧,說明特朗普政府還是希望能夠達成協議的。但中美貿易戰給了美國的戰略建制派、「國安派」機會,他們想讓中美經濟完全脫鉤,甚至走向「冷戰」。目前來看,中美貿易戰時間拖得越長,面臨的不確定性就越大。
未來中美關係如何走,既取決於特朗普的選擇,也取決於中國的選擇。如果放任貿易爭端繼續升級,那麼中美的矛盾必將升級到更高的層面。這樣看來,中美之間短期的貿易談判似乎並不太值得憂慮,而中美關係長期發展的憂慮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