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說:「站在風口上,豬也能飛起來。」2019年是一個不同凡響的豬年,這一年,豬肉真的「起飛」了。自3月開始,全國豬肉價格便開始快速上漲;到8月,部分地區突破了每斤30元人民幣大關,一些地區甚至逼近每斤50元。雖然在官方多項舉措的調整下,豬肉價格在11月漸趨平穩,但仍是導致11月物價上漲的主要因素,深刻影響?民眾生活。專家表示,2019年的豬肉價格上漲,是受環保限產和非洲豬瘟等多重因素影響導致的結果,這些因素形成了一個「超級豬周期」,豬肉的高價位至少要持續到明年一季度。恢復豬肉市場供需平衡需短期措施和長期措施相結合,同時有必要及時靈活運用「反替代」效應,加大牛羊肉進口。香港商報記者 伍敬斌
環保限產及非洲豬瘟係罪魁
中國人與豬肉關係之緊密,有一個數據能夠說明:2018年,中國人總共消費豬肉5590萬噸,佔全球豬肉消耗量11300萬噸的49.5%,凸顯中國是典型的豬肉消費超級大國。也因此,2019年豬肉「起飛」對中國人的影響可想而知,許多網民高喊:「吃不起肉了!」
2019年的豬肉價格如此失常是多種因素疊加的結果。招商銀行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員步澤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豬肉漲價的原因,最主要的兩條就是非洲豬瘟與近幾年來的環保限產,使得本輪豬周期變成了「超級豬周期」。如果說非洲豬瘟是「洪水猛獸」的話,環保限產就是「溫水煮青蛙」。環保限產是從2014年初開始落地實行的一系列政策,包括在東南沿海和長江經濟帶的一些省份、居民區、水源地以及交通幹線附近,都限制了生豬養殖。而這對生豬養殖業的衝擊是從2014年到2019年逐步體現的,但2018年9月的非洲豬瘟直接導致了豬肉供不應求。
今年6月,中國生豬存欄量為24207萬頭,同比減少25.8%;能繁殖的母豬2376萬頭,同比減少25.8%;出欄量31346萬頭,同比減少6.2%。到8月時,生豬存欄量同比銳減四成。步澤晨估算,非洲豬瘟爆發以來,生豬存欄數量的減少有85%左右是非洲豬瘟衝擊造成的,15%左右是環保限產政策延續導致的。
而內地豬肉價格的猛漲也影響到了香港,目前香港豬肉價格已達130港元/斤。
政策多措並舉保供需抑肉價
對於豬肉價格的迅猛漲勢,中國政府十分重視,多部門連續出台多項政策平抑價格,並取得成效。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接受採訪時指出,近幾個月來多措並舉穩定豬肉市場供給、大批儲備肉投入市場、加大豬肉進口、大力度鼓勵生豬養殖等舉措,確有助於促進豬肉供需平衡。10月以來,豬肉價格環比上漲勢頭有所放緩。
步澤晨還表示,10月以來,母豬存欄觸底反彈對平抑豬肉價格漲勢功不可沒。這是因為9月開始多部委陸續出台了多項政策,甚至金融方面的主管部委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再加上非洲豬瘟疫苗研發進程在10月出現很大進展,這都提振了生豬養殖戶,特別是頭部企業的補欄熱情。養殖戶預期,在補貼政策下,未來盈利非常可觀。
從11月的CPI數據來看,豬肉供應緊張狀況確有所緩解,價格上漲3.8%,漲幅明顯回落16.3個百分點。
受累養殖周期價格落地耗時
不過,步澤晨認為,生豬養殖是有一定周期的。即使10月開始存欄母豬觸底反彈,它們生產的仔豬流入市場仍需一定時間。養殖戶補欄母豬,母豬飼養一段時間生下仔豬,仔豬再養育出欄,這個周期如果快的話需要兩三個季度。從今年三季度養殖戶補欄熱情提升開始,估計到明年年中豬肉供給才會提升,繼而拉低價格。但目前仍有一些不確定性,很多養殖場若認定明年年中豬肉價格會下跌,則可能會搶在這個時間點之前把豬推向市場,比如說一般將豬養到200斤才會出欄,但一些養殖戶可能養到180斤就出欄。這樣的話,豬肉價格的拐點可能就會出現在明年二季度初。
連平認為,政策已取得一定效果,未來,繼續加大養殖規模才是解決豬肉供需結構不平衡的關鍵。目前,豬糧比價已高達15,遠超出5.5的盈虧平衡點,達到了罕見的2.5倍,將刺激生豬養殖積極性,生豬養殖有望逐漸改善。但連平同樣提醒,生豬養殖周期通常在6個月左右,目前能繁母豬存欄量仍然很低,將嚴重影響仔豬生產。即便大量生豬養殖鼓勵政策出台,可能也很難在短期內顯著提升存欄量,因此豬肉供需結構矛盾問題可能會進一步延續到2020年一季度之後。這也意味?豬肉價格上漲勢頭可能會延續到明年一季度。
近期,農業農村部印發《加快生豬生產恢復發展三年行動方案》。根據方案,今年要儘快遏制生豬存欄下滑勢頭,確保年底前止跌回升,確保明年元旦春節期間豬肉市場供應基本穩定;確保2020年年底前產能基本恢復到接近常年水平,2021年恢復正常。可見「飛天」的豬肉價格要「落地」還需等待相當一段時間。
藉調整稅費發揮反替代效應
連平表示,平抑豬肉價格的重點在於彌補豬肉批發和零售缺口。由於生豬補欄、出欄到形成供給需要一段時間,短期內保障市場穩定需要從多方面?手。
一是加大儲備肉的市場投放。中國已經建立了較為完備的中央和地方儲備肉體系,有較大規模的豬肉儲備,能夠起到應急供應和一定程度的市場調控作用。特別是在春節、國慶等重大國家節假日期間,有必要加大儲備肉投放,確保豬肉市場供應充足。二是加大豬肉進口。雖然進口豬肉佔中國豬肉消費的比重較小,但短期內加大進口量有助緩解階段性供需矛盾。三是加大補貼和保障措施。受非洲豬瘟疫情的影響,有的養殖戶出現嚴重損失,應加大對受損者的補貼力度。四是加強對流通、銷售環節的保障力度。豬肉價格快速上漲難免會出現囤積炒作、串通哄抬價格的投機行為,應加大對不法分子的打擊力度,努力穩定市場價格。地方政府可運用財政資源積極干預市場,在重要的市場開設平價肉攤,以平抑市場價格的過度上漲。
連平認為,上述幾點政府都已?手在做,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方法可以嘗試,即充分發揮「反替代」效應。
豬肉價格持續上漲後,與牛羊肉價格的差距不斷縮小。目前豬肉零售價格略低於牛肉、羊肉價格,當豬肉價格達到或明顯高於牛羊肉價格時,必將引起消費偏好的轉變,對豬肉的需求將會減少,而對牛羊肉的需求則會增加。相較而言,全球豬肉生產數量較小,難以實現大規模進口,相應地市場調節效果則較為有限。但在全球尋找牛肉進口源卻較為容易,可在較短時間內實現大規模進口。
連平因此指出,在豬肉十分短缺的情況下,可多途徑尤其是擴大牛肉進口來加大替代產品供給。這既有助抑制肉類替代食品的價格上漲,還有助對豬肉價格波動形成「反替代」效應。據世界銀行數據,2019年9月末,國際市場牛肉價格每公斤為4.6美元,已低於國內豬肉價格。2019年四季度和2020年一季度,鑒於豬肉價格會進一步上漲,大量進口牛肉就成為可能。目前國內進口牛肉價格大幅高於豬肉價格,主要是因為關稅等其他稅費水平較高。
發揮好「反替代」效應,有必要儘快大幅調降進口關稅和削減其他相關稅費,從而大幅降低進口牛肉的成本,促使市場形成牛肉價格明顯低於豬肉價格的格局。從總體上看,目前應及時加大牛肉、羊肉、禽肉等替代產品的生產、進口和供應,積極引導消費需求轉變,將有助於明顯緩解豬肉供給短缺問題,發揮抑制豬肉價格快速上漲的作用。
官方連續出台
抑肉價措施
●2019年6月農業農村部發布六大措施鼓勵養殖戶補欄增養,包括強化信息引導、落實扶持政策、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加強技術服務、做好非洲豬瘟疫情防控等。
●2019年8月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五項穩定生豬生產和豬肉保供穩價措施,包括綜合施策恢復生豬生產,地方要立即取消超出法律法規的生豬禁養、限養規定,發展規模養殖,支持農戶養豬,並加強動物防疫體系建設,提升疫病防控能力。
●2019年9月中國政府公開豁免部分美國大豆豬肉的進口關稅,商務部還會同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部門多次開展中央儲備肉投放工作。
●2019年11月農業農村部會議強調,全力恢復生豬生產,督促各地嚴格落實省負總責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推動已出台政策儘快落地見效,加強生豬生產監測預警和形勢研判,多方引導穩定市場預期,努力促進禽肉、牛羊肉、水產品等豬肉替代品生產。
●截至11月底,全國已有28個省份出台了扶持生豬生產的政策文件。多數省份將生豬穩產保供的目標分解到市縣,進一步壓實責任;一些省份大力支持龍頭企業擴產增養,建設高標準規模養殖場,增加產能的同時推動產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