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鹿巢山火劫後護苗齊行動
2020-03-21    香港商报
 
  鹿巢山火劫後護苗齊行動
 
  【香港商報訊】記者鄭玉君報道:鹿巢山山火發生後3周,大自然已發揮威力,開始自我復原,在燒焦的土地上已見有相信是野草的植物在萌芽,而大火過後只餘少許垃圾,但燒去大量植被的山坡滾下碎沙石,令山徑更為難行。在馬鞍山一帶推動保育工作的信義會鞍山探索館已開展為期約3個月的「山野大奇蹟日」公民教育活動,希望可提升遊人「自己垃圾自己帶走」及「山野無痕」的意識。該會勸喻遊人踏足被燒過山野時,應走在已有行山徑上,免初生幼苗沒有生存空間。
 
  探索館推「山野大奇蹟日」
 
  記者在本月17日,親身穿過災場,從鞍山探索館處的小路走到鹿巢山山徑,直走到大水坑富安花園,在這段約兩個半小時路程中,有一個半小時都是走在災場範圍,途中所見顏色有5種,綠、黑、灰、啡及黃。綠色,是還未波及的植物,大多位於聚水的山谷,因濕度較高不容易燃燒;黑及灰色,是植物被燒後留下的灰燼、已變黑的樹幹及枝條;啡色,是經歷過高溫仍未掉落的樹葉;黃色,是大片綠披失去後的山坡泥土。行走時亦要步步為營,因為山火過後,在山徑旁向你打招呼的,不是綠葉垂枝,而是高高低低的黑枝條,避不過會弄至渾身「黑痕」,還有原本已受到侵蝕的山徑,因為植被失去,更多沙石積聚,一步一驚心。
 
  近年很多山友都會在山野進行「清徑」,目的是希望山徑經過清理後變得乾淨,減少成為燃料的機會,同時亦提醒自己不要將垃圾留在郊野。記者亦在這段路進行清徑,帶備手套、鉗及垃圾袋。或許是鹿巢山山徑較少垃圾,又或是大火已將垃圾燒得無影無蹤,沿途垃圾很少,只發現膠樽、太陽油及鋁罐各一,另有相信是大火之後才遺下的紙巾。
 
  教育「山野無痕」行山心態
 
  信義會鞍山探索館在山火過後都走過山徑3次,發覺即使大火過後仍有少量垃圾,主要是盒裝飲品,這種包裝的外層是紙會燒掉,但內裏的鋁質仍在。而附近較多遊人的馬鞍山郊遊徑留下垃圾亦較多,主要是防疫垃圾如口罩、濕紙巾及紙巾,食物垃圾如包裝袋、飲品樽等。
 
  該館的項目統籌員暨Leave No Trace 野外活動保育導師陳懿婷表示,「山野無痕」不僅僅是行山時不留火種、垃圾,而是行時擁有的心態。例如上山落山時,有些人會走在不正確的路上,這樣可致水土流失,植物減少,對大火過後的山徑更要注意。大家也不要一窩蜂去某些熱門行山徑,可嘗試探索一些較少人去的新點,另外避免人多的出發時間。
 
  冀減低留下火種及垃圾機會
 
  信義會鞍山探索館服務經理樊文韜表示,探索館一向推動自然保育工作,鹿巢山的長命火觸動他們構思出為期3個月的「山野大奇蹟日」公民教育活動,希望可提升遊人「自己垃圾自己帶走」及「山野無痕」的意識,減低山野留下火種及垃圾的機會。第一階段公民信息推廣已開始,主要是推出保育山野的宣傳片及文章,製作3000條寫上「山野不留痕」的提示背包帶給300名義工以「以一傳十」方式派發予郊遊人士。第二階段於4月初舉行礦山大奇蹟日,屆時50名義工分兩隊以「雙向重疊」方式,沿馬鞍山郊遊徑清理山徑,並向有心保育山野人士派發「山野背包提示帶」。第三階段於5月初進行5區山野大奇蹟日,5隊義工隊(每隊50人)於5區山徑包括馬鞍山郊遊徑、獅子山、嶂上郊遊徑、環城門水塘及大帽山荃錦坳派發提示背包帶。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李振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