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拓荒牛」精神薪火相傳 在深港商迎二次創新浪潮
2020-10-16 03:19    香港商报
 

 14日,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在深圳隆重舉行。會上,多名優秀的企業家代表上台發言,抒發創業感悟。作為一片創業熱土,深圳總是有?昂揚向上的氛圍,給予奮鬥者豐厚的回報,這樣的特點同樣吸引?港人。從改革開放初期,港人就積極投身深圳建設,為深圳的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而參與到其中創業的香港人,在助力深圳發展的同時,也一榮俱榮。各行各業中,港人在深圳的投資都所獲頗多。

 如今,許多初代來深創業的港商都已老去,在深港商的二代開始嶄露頭角。在他們身上,充滿着新時代的激情,同時也傳承?前輩的家國情懷。深圳以「拓荒牛」的精神聞名於世,相信後來者也將使這一精神薪火相傳。(香港商報記者 伍敬斌

 馬介璋:港青應珍惜大灣區機遇

 位於深圳市羅湖區春風路的佳寧娜廣場,深圳人肯定不陌生,它是由香港著名的紡織大王馬介璋所建。

 馬介璋是廣東潮陽(現汕頭市潮南區)人。1984年,艱苦創業的馬介璋事業已經騰飛,他從香港回到了闊別三十多年的故土。與許多愛國企業家一樣,馬介璋對祖國和家鄉懷有無限的感情。看到故鄉的貧窮,看到父老的拮据,馬介璋當即捐資100萬港元,為家鄉修路、建小學、辦自來水廠。與此同時,他思考?怎樣才能使家鄉儘快脫貧致富,哪種方式才是最佳選擇?終於,他寫下了人生最濃墨重彩的一筆——到創立伊始的深圳特區投資建廠。他說:「捐款除了純公益事業,對其他行業並沒有太大的意義,而投資興業則具有更長遠的好處。第一,可以創造就業機會;第二,能為國家引進新科技、新管理;第三,在內地投資賺了錢再反饋社會,捐助公益事業,這樣效果更好,比單純捐款要有意義的多。」

 於是,1985年,在深圳這塊當年全國最引人矚目的熱土上,再次開始了辛勤的耕耘。

 馬介璋的事業與改革開放緊緊聯繫在一起,三十多年來,他的事業蒸蒸日上,如日中天,正如改革開放之後的中國。他旗下的香港達成集團及佳寧娜集團於1991年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時,業務網絡便已擴展至港澳、內地以及亞洲、美洲、歐洲與非洲的諸多國家和地區。現在,達成集團及其全資附屬公司佳寧娜集團,更發展為世界性成衣製造商及經銷商,業務擴展至酒店、餐飲及食品製造、零售,物業投資、物業發展和物流管理,成為一家創於香港、植根中國、實力雄厚、業務多元的綜合大型企業集團。

 此次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馬介璋受邀參會。對此,他感慨良多:「參加完深圳經濟特區40周年的慶典活動,感到十分激動。40年來深圳的發展可以稱得上是輝煌40載。從習近平主席的講話中可以看出,他對香港和深圳未來的發展一直都很關心、很支持。那麼此次能夠親自來現場聽到習近平主席的講話,我感覺非常受鼓舞,也感覺非常之有信心。」

 他還向本報記者表示,看到習近平主席對深圳如此認同,我認為大家還要繼續加油。我是一個生意人,我感覺深圳的發展空間仍然很大,還有很多商機。而且現在有了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9+2」城市群的建設,這是國家給予我們最大的機遇。並且,現在深港兩地,攜手發展到今天,互動日益頻繁,又有優勢互補。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其實帶來了很多商機,去給年輕人們創業。我自己也年輕過,當時沒有這麼好的條件,港青應該好好珍惜這個機會,並且來創造新的機會,來造就他們的前途。

 馬鴻銘:了解國家戰略有助港青創業

 馬介璋的長子馬鴻銘(左圖)頗有其父之風。從業以來,他始終關注國計民生,扶危濟困,亦勇為人先。鑒於馬氏家族對內地暨香港本地的卓越貢獻,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於2003年同時向馬介璋及馬鴻銘頒授銅紫荊勳章,這在港深兩地被傳為一時佳話。

 如今已是佳寧娜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副主席的馬鴻銘說起香港年輕人在深圳的創業,感觸頗多。他表示,一直以來,創業都是青年人的夢想。但其實創業不容易,是一件很艱難的事情。如果有環境可以支持創業,那麼相信創業的道路會比較容易走下去。

 馬鴻銘說:「記得小時候赴美留學,父親就叮囑我,不要忘記自己是中國人,自己的根在中國。」受父親的教誨與影響,馬鴻銘1989年從美國紐約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畢業時,婉拒了美國多家企業的挽留,毅然決然返回香港工作。而後之所以去到深圳,也更多的是由於父親的關係。他坦言,因為改革開放之後80年代,父親就已來到深圳,有了這個基礎、人脈與關係,對自己來說創業是比較簡單的。當然,決定創業後,對於企業的經營、行業的做法以及城市的政策,也是要作通盤的考慮,深圳顯然是個不錯的地方。

 如今,馬鴻銘致力於為港青進入深圳創業搭建平台。「我們啟動了一個『港人服務中心』,是一個平台。目前香港的環境並不是特別好,所以我覺得藉助國家的粵港澳大灣區『9+2』的戰略,港青比較容易在粵港澳大灣區中尋求機會。可我們香港很多年輕人,包括想就業的、想創業的,他們都需要平台。他們中很多不認識祖國,沒有歸屬感,他們遇到了很多的困難和問題。」

 習近平主席在慶祝大會的講話中對香港的地位仍然非常肯定,馬鴻銘認為,中央對香港的期望仍是非常高。除了對香港成功實踐一國兩制,更重要的是香港會持續發揮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發揮航運、國際商貿中心的功能。習近平主席在重要講話中也提到深圳會有更多的一些行業開放,尤其是在金融方面,這正是香港的強項。港深兩地在金融方面的互動將越來越頻繁,所以深圳比其他城市對香港來說是會更有優勢。

 馬鴻銘表示,目前中美的經貿關係尚未恢復,但中國也未必怕這個。未來兩三年,中國經濟將着重於內循環。所以港青應該把握機會,深圳經濟特區40周年,國家一些新的方向、新的戰略,去深入了解這個新的戰略和方向,會對自己的創業有所幫助。

 趙利生:參與深圳發展十分自豪

 金活醫藥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從事品牌進口藥品及保健品的分銷企業,也是中國藥品及保健品百強進口商之一。金活醫藥集團的創辦人、董事局主席趙利生(左圖)出生於廣東潮汕地區的經商家庭。從小,他時常能見到海外回來的親朋帶一些特效藥,備受家鄉人的青睞。這在他心中埋下了對醫藥事業的志向:「不為良醫,則為良藥」,把國外療效顯著的好藥引入中國,治病救人,令患者脫離病痛。

 20世紀90年代,內地保健品市場逐漸繁榮,但與日本、香港等地相比,內地的醫藥保健品尚且屬於一片藍海。1994年,趙利生及其團隊在深圳創辦了深圳市金活實業有限公司,1996年,又成立了專注醫藥保健產品的深圳市金活醫藥有限公司,開始將海外質量優良的藥品及保健品引進內地。

 從此,趙利生的事業開始蒸蒸日上。在悉心經營下,金活公司實現了從「代理名牌」到「名牌代理」的華麗蛻變,位列「中國藥品及保健品百強進口商」,中國進口中成藥銷售企業前五強,逐步確立在業界的領先地位。

 對於深圳,趙利生感慨良多:「來深圳創業的歷程中,我感受最深並受鼓舞和鞭策的就是深圳敢為人先的『拓荒牛』精神。」

 他表示,上世紀80年代初剛來深圳時,除了深南路像點馬路的樣子,很多地方都還是一片荒地或正在建設中的工地,到處都是轟轟隆隆的水泥攪拌機聲音,塵土飛揚。從蛇口到羅湖需要兩個多小時的汽車顛簸。但就是這樣的環境,每年來自全國各地的熱血青年絡繹不絕地來深圳尋夢。因為在這裏,沒有論資排輩,有的只是艱苦奮鬥;沒有計劃經濟,有的是市場經濟;沒有現成的路,有的只是試驗田。在這樣一個催人奮進的環境和體制中,任何一個人都會努力奮鬥。

 「今天的深圳40歲了,已經從一個貧窮落後的邊陲小鎮發展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際創新型城市。站在把深圳建設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新起點上,深圳又將迎來二次創新浪潮。我們有幸又能參與其中,並貢獻綿薄之力。作為參與到深圳繁榮發展之中的香港人,我感到非常自豪。」趙利生說。

 趙鍵瑋:勇當新時代的「拓荒牛」

 在深圳的創業經歷,同樣影響着趙利生的家人。他的兒子趙鍵瑋(左圖)曾經在美國、英國修讀商科和房地產分析,並在美國做過投資分析師。2017年回國工作後,首站便選擇了深圳。趙鍵瑋表示,作為在深的港商二代,他親身目睹了深圳邁向國際大都市的演變,為深圳的發展速度、包容和創新精神所吸引。趙鍵瑋從小就與中醫藥結緣,在國外留學期間,更是發現身邊的外國同學也很關注和使用中國的中藥產品。受此觸動,回到深圳的他,立志把好藥推出國門,將中醫藥文化傳播到國外,讓中醫藥造福世人。

 如今,趙鍵瑋在深圳工作已有數年,利用自己投資分析師的工作經驗,主導了公司產品追溯系統的建設,通過與第三方企業合作,用大數據分析助力產品精準營銷。他認為,企業以前是靠自己的直覺和經驗來做判斷,而未來肯定是數據化和理性化。

 趙鍵瑋稱:「我們現在也正推動國際中醫藥港落戶河套地區以促進深港中醫藥發展,這些事情我覺得很有意義。在我看來,深圳是一個充滿機遇、充滿活力、充滿夢想和愛心的城市,深圳的年輕人很多,平均年齡低,因此他們的血液裏流淌?奮鬥和創新的元素。深圳政府部門引領各方打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吸引創業的追夢者紛至沓來,這也是讓我留在深圳的原因之一。創新創業需要土壤,需要廣泛的社會基礎,深圳這片土壤哺育了我,我也希望在這片創造了無數奇跡的土壤上有所作為,通過自己的專業能力,在自己所處的行業創新進取,勇當新時代的『拓荒牛』。」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劉亞寧




getElementById('content').getElementsByTagName('img'); for (i=0; i<\/sc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