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記者 鄧江紅
「這段時間終於可以靜下心來看一直想看的小說,與爸爸一起欣賞他收藏的藝術品。」孫少文基金會主席、一新美術館創辦人孫燕華(Chloe )笑言。一身清新打扮的她在接受訪問時欣慰地表示,基金會一直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藝術為宗旨,8年時間過去,基金會創辦美術館、舉辦以本土藝術家為主的書畫展,並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同,這也鼓勵我們在這條路上繼續努力走下去!」
訪問在孫少文基金會位於觀塘SML大廈內的一新美術館進行。作為80後,Chloe在美國大學修讀工商管理,回港後幫助父母打理家族業務。Chloe說,「父親很喜歡中國傳統藝術,特別是認識饒宗頤大師後,看到饒老的人格風范,對國家、民族的貢獻,加深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並開始收藏書畫藝術品,亦希望為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出一分力。」
父親孫少文基金會於2012年成立,其宗旨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及學術發展,並通過藝術來推廣、活化傳統文化。Chloe說,自己從小受父親影響,也喜歡中國傳統文化。當父親將基金會的擔子交給她,她欣然接受,轉眼已是10載。「我相信文化的力量,特別是在香港這個商業社會,很需要長線投資文化,推廣傳統文化,讓藝術融入日常生活,從而改變只重金錢的社會氛圍。」
創辦一新推廣文化藝術
基金會成立以來,相繼在浸會大學、教育大學成立孫少文基金會獎學金及助學金,鼓勵學生修中文、藝術及相關學科,傳承文化。要說基金會令人大跌眼鏡之舉,當然是5年前創辦的非牟利民間博物館「一新美術館」。Chloe表示,創辦民間博物館的舉動來自前港大博物館館長楊春棠的大膽建議,父親也滿口贊成,從孫少文基金會撥出千萬,用兩年時間籌備,將集團四樓整層辟為博物館,總面積達12500平方呎,擁有4100呎室外平台,面向海濱。2015年5月15日,一新美術館開幕,擁豐富經驗的楊春棠應邀任總監。
她坦言,當時辦民間博物館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大部分香港人不理解,包括身邊的朋友,為什麼花這麼多錢去做一件沒什麼經濟回報的事。「基金會的宗旨很明確,我們希望藉著一新這個平台,推動香港的文化藝術發展,令大眾認識香港的多元文化;同時將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藝術發揚光大,使之成為繁囂鬧市中的一塊綠洲,提升大眾的藝術素養。」
為本土藝術家提供平台
整整五年過去,一新策劃了大大小小36個有關中國和香港的文化藝術展覽,形式包括油畫、版畫、水彩、速寫、陶瓷等。Chloe表示,他們真正辦的大師級的展覽只有幾個,印象最深刻的是與中央美術學院、紫荊雜誌社聯合於2018年舉辦的《徐悲鴻與他的時代:中央美術學院百年校慶精品展》,共展出徐悲鴻、齊白石、張大千、李可染等33位中國現代著名藝術家的61件作品,亦為中央美院美術館的藏品首次在香港展出。一新還同步策劃了五場相關講座,介紹徐悲鴻、齊白石、張大千、李可染、吳作人幾位大師的成就及二十世紀中國繪畫的變化。「展覽與講座都是免費的,吸引了不少藝術愛好者來觀展,挺有滿足感。」
Chole快人快語,十分真誠。她不諱言,他們做得最多的是本土藝術家的展覽,如「香港前輩油畫家:十方世界」,邀請了朱應東、林明琛、徐志钜、陳紹綿等十位年逾75歲的前輩參展。她認為這些本土油畫家都很優秀,其作品富有個人特色,充分體現了中西合璧的香港文化;但因種種原因,他們一直被遺忘,在香港鮮為人知,一新正好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展示的平台。
因為新冠疫情大爆發,今年年初的《華人油畫與傳統》展覽只好轉為網上展出。Chole至今提起來還是覺得心痛,因為差不多準備了半年。一新眼下正舉行《行雲流水:楊孫西的藝術》展覽,展出香港著名企業家楊孫西的書法及攝影作品。他的書法涉多種書體,如行書、楷書、草書及隸書,字字生動有趣。她認為,楊孫西是位令人尊重的儒商,收藏許多藝術品,還沉醉於藝術創作,並熱心推廣文化藝術,在他身上可看到一位香港企業家豐富的精神世界與追求。
細水長流不追求回報
一新一般每年舉辦四至五個展覽,貴精不貴多。Chole認為,推廣文化是細水長流,不追求回報,需要的是使命感和一份執著。「這兩三年,明顯看到香港社會的轉變,多了有心人出錢出力去投入文化藝術,香港現在公營與民間博物館大約有100間。令人欣慰的是,我們所做的也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認同。」
她說,基金會未來希望向更年輕一代推廣傳統文化,培養更多的藝術人才;在形式上做到更多元化,特別要善用科技。如現在辦展覽,會同步開通網上導賞。她內心還藏著一個心願,就是將香港的藝術家帶到內地與國外辦展,與當地藝術家進行交流,「香港是中西文化交匯之地,香港的畫家來自四面八方,又在這片土地上汲取了中華文化、粵文化及西方文化,創作出自己的藝術作品。他們的作品是獲一無二的,一定有驚喜!」
Chloe還是保育歷史建築諮詢委員會及非物質文化遺產諮詢委員會委員。她覺得自己很幸運,所做的都是與文化相關的事,「文化是有力量的!相信只要我們堅持下去,一定會給香港這個城市帶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