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牢記囑托 品讀新時代的汕頭
2020-12-08 02:14    香港商报
 

 陳績盛 李苑立 黃裕勇

 朱樺 賀爾達 吳志雄

 參加第十一屆「品鑒嶺南」中國著名作家採風行的嘉賓於6日晚從全國各地抵達經濟特區廣東汕頭,將進行為期3天的採風活動。7日一早,採風團沿?習近平總書記10月13日在汕頭考察的路線,參觀了汕頭開埠文化陳列館、僑批文物館、小公園開埠區,深入工業園區了解企業的復工復產情況。濃郁的僑鄉文化、獨特的潮汕魅力,令作家們印象深刻,紛紛點讚。

 沿着總書記足跡 品讀汕頭開埠史

 

 今年10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蒞臨汕頭視察時參觀過汕頭開埠文化陳列館。當日,採風團沿着習總書記的足跡,一踏入汕頭開埠文化陳列館,一幅標語——「從被動開放走向主動全面開放」即映入眼簾。講解員指着一幅幅老照片,介紹了這座城市從被動開放到主動全面開放的前世今生。

 許多作家是第一次來汕頭。據陳列館工作人員介紹,汕頭起於韓江西南角的頂端,在海浪潮起潮落的作用下,形成沿海條狀高地沙隴,沙隴脊起處名「汕」,瀕海開端處稱為「沙汕頭」,汕頭由此而得名。潮汕地區自秦漢始有行政建制,明清時期,汕頭境域隸屬潮州府。

 大家邊走邊看邊拍照。走到幾幅老機場圖片前,講解員告訴大家,習總書記看到這些照片時稱讚說,在上世紀30年代就有了飛機,真是了不起。據介紹,汕頭是海上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門戶之一,早在唐宋時期就有「舶通甌吳及諸番國」的記載,1683年開海禁後,潮汕貿易逐漸復蘇,成為出洋良港;進入近代,汕頭在國際貿易上佔有一席之地。恩格斯在其著作中寫道:《南京條約》訂立以後,廣州的一部分貿易轉移到上海,其他口岸差不多都沒有進行什麼貿易,而汕頭是唯一有一點商業意義的口岸。

 展覽資料顯示,1860年1月1日,汕頭正式開埠,至1907年,汕頭共被迫對13個國家開埠。1930年,汕頭在崎碌尾建成飛機場,後開通滬粵航線並經停汕頭。1933年,汕頭有商行3400餘家,涉及55個行業,年交易額為大洋6.92億元,居全國第七位。汕頭埠由此贏得「萬國樓船,百載商埠」的美譽。

 1980年,中央批准設立汕頭經濟特區。1981年冬,特區破土動工,汕頭進入新的歷史發展階段。2018年10月,習總書記視察廣東並發表重要講話,明確要求「加快珠海、汕頭兩個經濟特區發展,把汕頭、湛江作為重要發展極,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為新時代汕頭改革開放再出發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強大動力。

 汕頭是一座向海而生、因港而立、因僑而興的城市。在從被動開放到主動全面開放的歷程中,汕頭是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歷史性飛躍的縮影。首次來汕頭的著名作家徐劍告訴記者,開放的基因與特質,已深深烙印於這座城市的歷史與文化之中。

 牢記囑托 新時代的汕頭再出發

 牢記總書記的囑托,汕頭如何在新時代迎頭趕上?近日,汕頭市召開市委十一屆十三次全會提出,要以「1146」工程為抓手,推動汕頭各項工作向實現新定位新目標新任務聚焦用力。

 經濟特區是改革開放的試驗田。據悉,「1146」工程強調主動融入國家戰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為實現新定位新目標新任務注入強大動力。尤其要依託華僑試驗區、國家高新區、綜合保稅區等重大平台,強化與粵港澳大灣區、海西經濟區的協同開放,進一步健全深汕「核+副中心」深度協作機制。

 汕頭市委全會提出,「1146」工程要聚焦做大做強四個新興支柱產業,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要大力發展海上風電產業和以海工裝備為重點的先進裝備製造業,打造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和1000億級先進裝備製造業產業集群;大力發展金融、物流、電商、5G等,打造1000億級現代服務業產業集群;同時,要打造500億級文旅產業和全國旅遊目的地,打造300億級現代農業產業集群。

 「1146」工程還將圍繞全面提升省域副中心城市發展能級,全力做好新時代「僑」的文章,探索城市治理新路徑,保障改善民生,抓好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統籌做好發展和安全等六大方面工作。在此基礎上,「1146」工程還要全力以赴當好東道主,集中資源力量,辦好2021年第三屆亞洲青年運動會。

 小公園已成網紅打卡地標

 小公園是汕頭市老城區的商業中心和文化中心,習總書記視察汕頭時曾參觀過這裏,現在這裏已成為當地的核心地標和網紅打卡地,每天來這裏遊玩觀光的人群絡繹不絕。

 在參觀中,記者發現小公園街邊一家名為「甘草水果店」裏張貼有習總書記視察的照片。年輕的店老闆向記者回憶道,當天總書記經過時,走過來問起水果的品種和吃法,現在生意異常紅火。走過這條百米長街後,習總書記在小公園廣場的中山紀念亭旁與當地群眾互動。如今,這裏已成為遊客拍照的打卡點。當日,採風團一行也在中山紀念亭前拍照留念。

 據工作人員介紹,狹義的小公園,指位於小公園片區核心的中山紀念亭;現在的小公園,還涵蓋中山紀念亭周邊的街區,包括安平路、升平路、國平路等。小公園片區又統稱為小公園開埠區,總面積73.53公頃,兩平方公里範圍內有2046幢特色建築,保存得非常完好,較完整、真實地體現了汕頭開埠時期的歷史文化風貌。據悉,小公園開埠區內的其它街區,如順昌街日前也進行了保護利用規劃方案的專家評審,未來這裏將成為「老城區新活力」的魅力街區代表。

 到過汕頭三次的著名作家蔣子龍是本次採風活動的團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每次來汕頭都有強烈的感受。「這裏的歷史、文化、餐飲、百貨、建築等,很像天津的勸業場,但又有華僑、僑批等素材。現在講華僑的故事不少,但虛構的多。最好還是拍一些紀錄片,把汕頭僑批的歷史發掘出來,一件僑批就是一個真實故事,就是一場人生的悲歡離合。」蔣子龍說。

 僑批是潮汕文化中的瑰寶

 在習總書記視察過的僑批文物館,講解員介紹說,僑批文物館由原中國銀行汕頭分行舊址改建而成。僑批是海外華人華僑寄給國內僑眷的書信與匯款的合稱。閩南人讀「信」為「批」,將「寄信」叫作「寄批」,所以現在這些書信被稱之為「僑批」。

 目前,僑批文物館館藏12萬封僑批,向世人真實地展現華僑華人的移民史、創業史及其勇於開拓、守信重義、愛鄉愛國的精神,僑批也成為研究近代華僑史的珍貴檔案。2013年6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僑批-海外華僑銀信」列為《世界記憶名錄》。

 參觀完後,著名作家蔣子龍說,在歷史變遷中,潮汕華僑與故土間始終保持著緊密聯系,古詩雲「家書抵萬金」,僑批既是傳統的家書,還真的藏有萬金,這種獨特的文化也是潮汕人鄉梓情懷的見證。

 採風團成員名單

 團長:

 蔣子龍:中國作家協會名譽副主席。作為「改革文學」的作家代表,2018年被黨中央、國務院授予「改革先鋒」榮譽稱號。

 陳世旭:江西省文聯原主席兼作協主席,首屆魯迅文學獎獲得者。

 徐  劍:火箭軍政治部文藝創作室原主任、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魯迅文學獎獲得者。

 王久辛:《中國武警》主編、大校軍銜。首屆魯迅文學獎詩歌獎獲得者。

 鮑  十:《廣州文藝》雜誌原主編、廣州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張藝謀電影《我的父親母親》的原作者。

 武  歆:天津市作協副主席、文學院院長。

 邵  麗:河南省文聯主席、省作家協會主席,魯迅文學獎獲得者。

 金仁順:吉林省作家協會主席,電影《綠茶》的編劇。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劉亞寧




getElementById('content').getElementsByTagName('img'); for (i=0; i<\/sc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