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華人社會永恒不滅的精神圖騰
2021-02-24 01:34    香港商报
 

 山西運城解州關帝廟有幅對聯:「三教盡皈依,仰正直聰明,心似日懸天下朗;九州隆享祀,祝英靈昭格,神如水在地中行。」

 這幅對聯稱頌關帝在華人社會所具有的崇高且廣泛的影響力。

 上聯寫關帝被三教共同尊崇,儒家奉關帝為「關夫子」、「武聖人」、「五文昌之一」的「文衡帝君」。道教奉關帝為「協天大帝」、「翊漢天尊」、「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中天玉皇玄靈高上帝」。佛教奉關帝為「伽藍菩薩」、「護國明王佛」、「蓋天古佛」。民間視關帝為正氣正義,護國佑民的象徵,尊關帝為戰神、商神、財神等各種神祇於一身的「萬能神」。

 下聯寫關帝信仰遍布神州大地,受到了上至帝王將相、下到黎民百姓的頂禮膜拜,以至於「關公廟貌遍天下,九州無處不焚香」。

 關帝信仰發源於魏晉,發軔於隋唐,發展於宋元,鼎盛於明清,從古至今,綿延不絕。

 宋元之時,主祀關帝的關廟已有「祀遍天下」之說,元代大儒郝經在《漢義勇武安王廟碑》中說「(關帝)英靈遍天下,故在所廟祀,福善禍惡,神威赫然,人咸畏而敬之,而燕趙荊楚為尤篤,郡國州縣、鄉邑閭井皆有廟」。

 明代文學家徐渭在《蜀漢關侯祠記》中說:「蜀漢前將軍關侯之神,與吾孔子之道,並行於天下。然祠孔子者止郡縣而已,而侯則居九州之廣,上自都城,下至墟落,雖煙火數家,亦靡不醵金構祠,……以比於事孔子者,殆若過之。」

 清代雍正皇帝也認為:「自通都大邑下至山陬海筮村墟窮僻之壤,其人自貞臣賢士仰德崇義之徒,下至愚夫愚婦兒童走卒之微賤,所在崇飾廟貌,奔走祈禳,敬思瞻依,凜然若有所見」。

 關帝信仰在華人社會中,是最具中華文化特質、最有普適價值基礎的民間信仰。時至而今,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就會有關帝信仰,凡是有華裔的族群就會有關帝崇拜。

 關帝信仰,是一種潛移默化、教化人心的精神力量,凝聚?中華民族薪火傳承的精神魂魄。關帝信仰蘊涵?中華傳統文化的道德精髓,寄寓?中華民族共同推崇的價值理念,代表?中華民眾的共同意願,體現?全球華人的精神追求。

 自宋代開始,祭祀、崇拜、紀念關公的活動,便此起彼伏,綿延不斷。關帝信仰的影響力與日俱增,成為了中華傳統文化中一顆璀璨耀眼的明珠,演變成盛大隆重、豐富多彩的節慶民俗。

 中國民間、歷代王朝都以關帝的忠義形象作為公正決斷、揚善止惡、砥礪節操的道德偶像,向全社會宣導普及正能量的價值觀,及忠孝節義、仁義禮智信等道德文化思想內涵。

 不同階層、不同行業、不同信仰的人們走到一起,共祀關帝,虔誠供奉,各行其道,各取所需,寄託?各自不同的人生理想和美好願望。

 基於關公崇拜而形成的關帝信仰、關帝文化,跨越了時空、跨越了信仰、跨越了族群、跨越了國界、跨越了階層、跨越了黨派,成為儒釋道三教共尊,朝廷民間共仰,古今中外同奉的至尊至聖之神,成為華人社會共同尊崇效仿的最大公約數。

 關帝信仰就像支撐華人社會信仰天空的擎天巨柱,在信仰多元、道德觀念、價值觀念迥然各異的社會大環境中,給中華兒女帶來永恒不滅的光明指引。

 關帝所代表的忠義誠信等思想觀、道德觀、價值觀,既為儒釋道教、朝廷君王所極力推崇,也被百行百業、普通民眾所接受認同,就如一座高山巍峨挺立,正法直度;又如一道清流奔騰不息,蕩滌人心。

 唐代名臣魏徵在《諫太宗十思疏》中說:「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

 關帝信仰作為中華文明的歷史積澱,關帝精神中所蘊含的儒家道德理想,是人類道德精神的合理內核。其對國以忠,對友以義,待人以誠,處事以信,作戰以勇,以及知恩圖報、扶危濟困、見義勇為、堅守正義等優秀人格,必將成為教化人心、匡正時弊的道德保障,成為振興中華、涵養公民道德的力量源泉。

 弘揚關帝文化  彭允好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黃逸




getElementById('content').getElementsByTagName('img'); for (i=0; i<\/sc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