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反覆,香港經濟正值深度衰退。要重拾經濟動力,除了靠大型基建,究竟還有什麼法寶,才能令香港經濟安然渡過危機?
環顧全球,昔日美國經濟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過後,時任總統小羅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於1933年起推出一系列新政(New Deal),包括提供資金予當地私人公司啟動逾萬項工程,包括在田納西河谷興建水壩。這項被視為應用凱恩斯理論(Keynesian theory)、從而為經濟創造乘數效應的經典案例,被視為財政政策的鼻祖。
港研發開支低於亞洲多地
相隔近90年,香港在疫情打擊下,正處於百業待興的階段,按照凱恩斯理論,香港經濟重生的關鍵在於加大政府投入。與1930年代的美國不同,香港已經高度城市化,若要啟動大型基建,可能阻力重重,與時俱進地應用凱恩斯理論的話,則可以加大創科基建的投入。內地正在大力進動的「新基建」就是珠玉在前。
事實上,林鄭月娥自就任行政長官以來,在加大創科投入方面,一直不遺餘力。除了加強「硬件」建設,包括興建位於落馬洲的港深創新科技園、擴建數碼港及科學園園區設施外,「軟件」方面亦有墨,包括加強對學生在資訊科技方面的培訓,及支援研發實驗室的開支。
林鄭月娥上任之初曾訂下目標,2022年本屆任期完成前,要將本地研發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比率提高至1.5%。只是據統計處數據顯示,至2019年,相關比例只有0.92%,距離1.5%的目標還有一段距離。看來林鄭月娥在這方面需要加多一把勁了。
退一步來說,即使林鄭使出洪荒之力,明年本地研發開支的支出能夠達標,這個目標較亞洲各地區普遍指標為至少2%之上,還是明顯落後。
香港經濟暫時遇到了困難,但還不至於「山窮水盡」,加大創科基建的投入,創造乘數效應,就是挺明顯的一條出路,加油香港。
香港商報記者 鄺偉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