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三國的錯誤歷史傳說探討 劉備借荊州是誰編出來的真相剖析(三)
2021-02-26 01:21    香港商报
 

 元代戲曲「關大王獨赴單刀會」,內容以東吳向關公索討「久借不還」的荊州,這是長久以來的錯誤歷史傳說。接下來請讀者們參考歷代著名史學家是如何的看法。

 三、借荊州歷代史學家不同看法之史料

 (一)借荊州之說是一樁錯案

 據清代乾隆年間一甲第三名進士、歷任翰林院編修、廣州知府、貴州貴西兵備道、其詩被譽為「乾隆三大家」的著名大文史學家趙翼所編《廿二史劄記》中,撰寫〈借荊州之非〉,斷定「借荊州」決非史實,而是一樁錯案。趙翼根據《三國志》中的諸葛亮、魯肅、程普、劉備、關羽、張飛等人的傳記,以及裴松之注引的《山陽公載記》等提供的資料,經過仔細考證後,提出了下列的結論;「借荊州之說,出自吳人事後之說,而非當時情事。」即使最早記載「借荊州」的《江表傳》,其立場是站在吳國這方的,但他也不諱言,「借荊州之說之所由來,皆出吳人語也。」下列趙翼〈借荊州之非〉白話全文以供參考。

 〈借荊州之非〉載:借荊州之說是出自事後吳國人的論述,並不是當時之真實情況。如《江表傳》說「破曹操後,周瑜為南郡太守,分南岸土地給劉備,劉表舊部從曹操營中脫逃者都投靠劉備,因為劉備本身的領地無法供應,所以向孫權借荊州數郡維持生計。」〈魯肅傳〉也說「劉備上京見孫權要求都督荊州,魯肅勸孫權借給劉備共同抵抗曹操。曹操當時正在寫信一聽到這個消息,驚訝到將筆掉在地上。又後來魯肅邀請關羽索討荊州,並對關羽說:『我國以土地借你的兄長,乃是因為你們當時戰敗遠來,沒有地方可以棲身的緣故』。孫權對此亦論及『魯肅有兩點長處,唯獨勸我借劉備領地一事,是一項缺失。』」

 以上就是借荊州說法的由來,而且都是出自吳國之史料。所謂借的意思,就是原本是我有的東西而借給他人,此稱之為借。但是荊州本來是劉表的領地,並不是孫氏的舊有物。當曹操南下的時候,孫權所有的江東六郡都還擔心無法自保,所以其手下將領皆勸孫權投降曹操,而孫權並不願意。剛好劉備派遣諸葛亮前來結盟,孫權想要藉?劉備的力量共同抵禦曹操。當時孫權只想對抗曹操,哪裏還敢想要得到荊州。

 且〈諸葛亮傳〉中記載,當諸葛亮勸說孫權時,孫權馬上說「除了劉豫州以外沒有人可以跟曹操對抗。」所以就派遣周瑜、程普諸將隨諸葛亮前往拜見劉備,並且合力抵禦曹操。由此可知孫權是要以劉備為主力抗拒曹操而讓自己為附屬啊!諸葛亮又說「孫將軍能與劉豫州同心協力抵抗曹操,這麼一來劉備跟孫吳的勢力便能夠增強,而鼎足三立的形勢成矣!」依此可證當時早已有三分天下之趨勢,而不是劉備須向孫權乞求借荊州為根據地的情景。

 《吳志》記載赤壁之戰,周瑜與劉備共同打敗曹操,又《山陽公載記》稱華容道之役劉備軍單獨追趕曹操。且《蜀志》有云,之後將曹仁圍困在南郡,劉備當時也在軍隊當中。所以說,赤壁之役並非僅有吳國單方面出力,而劉備只是坐享其成也。打敗曹操之後,劉備入吳拜訪孫權,孫權將妹妹嫁給劉備。周瑜暗地上奏請孫權將劉備軟禁於吳國都城,孫權沒有採納,認為「此時正是應該延攬借重如此的英雄豪傑之際」。這是因為孫權擔心劉備不在荊州沒有辦法作為孫吳安全的屏障也。

 《山陽公載記》記述曹操脫離華容道遭伏擊之險境後,很坦率開朗的跟手下說「劉備跟我是同一等級的人才呀,只可惜他的智謀施展的太晚了些」。由此可知曹操心目中的天下英雄僅為劉備一人,並沒有提到孫權也。

 〈程昱傳〉載,程昱在魏國聽到劉備到東吳,談起此事魏人多半以為孫權會殺掉劉備,唯獨程昱認為「曹公可說是天下無敵,憑孫權一人絕對無法抵擋,而劉備有英雄之名,孫權一定會資助結合他一同來抵禦我國」。由此可知魏國人也只認為劉備才是英雄,而沒有提到孫權。(明天待續)

 忠義人才培育學院院長 黃國彰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黃逸




getElementById('content').getElementsByTagName('img'); for (i=0; i<\/sc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