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跨境電子商務成為中國內地進口的新焦點,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發揮了更加重要的作用。
所謂跨境電子商務或跨境電商,是指消費者和賣家在不同的國家或經濟特區,透過網絡完成交易、支付結算與物流送貨的商業活動。
內地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破千億
中國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的管理政策大致經歷了兩個階段。一是從2016年5月開始實行「暫按個人物品監管」的過渡期安排;二是2018年11月首次印發「關於完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監管有關工作的通知」,明確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按個人自用進境物品監管,不執行首次進口許可批件、註冊或備案要求,保證了過渡期後監管安排的連續穩定。
早前,商務部等六部門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擴大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的通知,試點範圍擴大至所有的自貿試驗區、跨境電商綜試區、綜合保稅區、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保稅物流中心所在城市。據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此次擴大試點範圍,主要是從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發,推動跨境電商進口更好地發展。
據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UNWTO)數據,2018年每年中國遊客在國外花費達到2773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一;另有預測顯示,中國遊客2019年境外消費甚至超過希臘的GDP。然而,疫情的到來,中國遊客海外出遊和消費的腳步戛然而止,為防控疫情,內地出境遊一直處於暫停狀態,受波及的不僅僅是旅行社行業,以往火紅的免稅業,也因中國遊客的缺席而面臨困境。事實上,在全球疫情背景下,更多消費人群願意「不出境買全球」。2020年,內地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的規模已經突破了1000億元人民幣。
在現時跨境電商平台上,知名品牌或許更有優勢,但中小企也可以通過發揮企業靈活的特性,更好回應現時消費者更個性化、多樣化的需求。
英國切斯特大學金融科技及數據分析教授 梁港生
(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