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海豐時俗尚鹹茶——福佬菜茶
2021-05-26 00:57    香港商报
 

 「菜茶」獲《香港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收錄至第3.57項,其描述為「海陸豐/鶴佬家庭在農曆新年時以菜茶招呼到訪親友。菜茶以不同的蔬菜、魷魚、瘦肉、蝦米和花生等材料製成」。

  鶴佬?學佬?福佬?

 「鶴佬」,又稱「學佬」、「福佬」、「河洛」,原來是粵省廣府、客家族群對福建人的稱呼,後來專指原居於廣東省惠州市惠東縣部分地區和汕尾市城區、海豐縣、陸豐市,操「惠州福佬話」(惠博小片)、「海陸豐話」(陸海小片)的人士(下簡稱這語言為「福佬話」)。因為閩南語的「福」字發音與粵語的「鶴」字發音相近,故本地人稱他們為「學佬」、「鶴佬」。

 根據海豐縣地方志,直至明萬曆年間,海豐縣還是十分荒蕪。其後,大量移民從閩南、閩西和贛南等地輾轉遷入。因為遷入的時間較短,所以在受到本土語言影響之餘,還大量保留原籍的方言。這正是為什麼「福佬話」與閩南語漳州腔語音接近的原因。事實上,作為福建南安人(由泉州市代管)的作者,是可以聽懂大部分「福佬話」的,當然腔調、用語有所不同,但基本上是能溝通的。

 又名「男丁茶」

 1895年,曾在香港政府任職的歐德禮( E. J. Eitel)出版了《歐西與中土》(Europe in China)一書。他把在香港島和九龍居住的中國人分成3個種族(races),即本地(Puntis)、客家(Hakkas)和鶴佬(Hoklos)。這說明了最遲在19世紀末,已有福佬人遷入香港,並且在人數應該是僅次於本地人和客家人。1949年至1970年,大批福佬人以水路及步行方式到港。他們來港後,最初居於上環一帶,後來定居於筲箕灣、老虎岩、藍田、觀塘雞寮、慈雲山、鑽石山、牛頭角及柴灣等地;而操福佬話的水上人則移至長洲、三門仔、香港仔等地,以捕魚為生。

 有別於日常簡便食用的「擂茶」(又稱「鹹茶」,一般以茶葉、芝麻擂成的茶湯,再配炒米食用),菜茶的材料就豐富多了。菜茶的配料品類繁多,有豬肉、海鮮、眉豆、麥米、粉絲,和蔬菜。菜、肉、海鮮要先切成「適合入口」的尺寸,混入眉豆、麥米炒熟,最後加入粉絲,以把多餘的湯汁(閩南話的茶,不單指茶,還包括湯水)吸乾,以免吃起來太過「水流流」。

 有一個說法,說菜茶又叫做男丁茶。因為在每年春節的時候,在上一年添了丁的人家,都會邀請街坊鄰里到自己家中享用菜茶。而當時的人,更會以奉客菜茶材料的豐富度,判斷該人家是否好客。像清朝道光年間海豐舉人黃漢宗便曾賦詩云:「海豐時俗尚鹹茶,牙缽擎來共一家。厚薄人情何處見,看她多少下芝麻。」

 菜茶味道無法忘記

 祖籍惠州市惠東縣的孫思濤自小就喝菜茶,她認為那是一種永遠無法忘記的味道:「菜茶是伴隨我成長的味道,是喜慶節日時會出現的貴賓。長大之後我發現這樣的潮汕美食,在朋友眼中卻是聞所未聞,彷彿它只停留在老一輩人的手裏,與我們年輕一輩失之交臂。菜茶於我而言,是家的味道,也是傳統文化的味道。」

 孫思濤告訴我,她會跟媽媽學習做菜茶,「媽媽跟住奶奶學,我跟媽媽學,感覺這是一種家庭的延續,也是一種傳承吧。」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程向明




getElementById('content').getElementsByTagName('img'); for (i=0; i<\/sc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