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訊】記者林駿強報道:房屋問題一直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所在,經民聯昨提出《香港十年安居計劃》建議書,目標相當進取,當中五大建議引人矚目:一是開發新界,提供2634公頃住宅土地;二是開發郊野公園邊陲,提供40公頃土地建屋;三是推動大規模公屋重建,提供77公頃土地,力爭公屋輪候時間從5.8年縮短至4年,人均居住面積由144.2平方呎增至180平方呎;四是加快落實已規劃項目,提供508公頃住宅用地;五是增加地積比並加快審批程序。
提三大目標五大建議
當天,經民聯主席盧偉國聯同該黨多位立法會議員梁美芬、張華峰、吳永嘉等召開記者會,講解該黨提出的《香港十年安居計劃》建議書。
盧偉國強調,本港對於房屋問題應採取多條腿走路的方法,推出各種短、中、長期措施,造地上要做到多元化。建議書中設定三大目標:第一是願景指標,即人均居住面積由161平方呎增至200平方呎;第二是開發指標,即開發2400公頃土地,增加65萬個公私營房屋單位;第三是效益目標,即貢獻建造業增加值4283億元,生產總值年均佔比1.6%,增加60萬個就業職位。
上述建議書又提出五大建議:第一是開發新界。經民聯指,政府應以開發新界作號召,大幅開發新界土地,這可在10年內提供2634公頃住宅用地,包括1000公頃由發展商持有的農地、74公頃棕地、1200公頃祖堂地,以及360公頃濕地緩衝區。該黨認為,政府應在制度上拆牆鬆綁,並提高賠償金額,包括以甲級農地標準向棕地及祖堂地持有人作出賠償,亦應降低轉售祖堂地的門檻,由獲得所有祖堂持份者一致同意,降至八成甚至七成持份者同意,或獲得宗族各房或分支的負責人同意。
大欖水泉澳試點建公屋
第二是開發郊野公園邊陲。建議書指,政府應爭取在元朗大欖、沙田水泉澳作兩個試點,這當中涉及逾40公頃土地,可以發展房屋。建議書亦稱,當局可以着手研究其他鄰近已發展地區、生態價值低的郊野公園邊陲地帶建屋的可行性,長遠把佔郊野公園總面積3%、涉及1329公頃的邊陲地帶,改劃成住宅用地。
第三是推動大規模的公屋重建。建議書提及,房委會26條舊公共屋若全部重建,料可以提供36萬個單位。經民聯認為政府應啟動大規模重建公屋,就此定下路線圖、時間表,按樓齡、樓宇狀況、地區等因素,着手安排分區有序地重建部分屋,涉及約77公頃土地。該黨又指,當局應透過重建增加公屋供應,將公屋輪候時間由目前的5.8年,縮短至4年或以下。此舉亦可改善公屋居民的居住環境,將公屋人均居住面積由144.2平方呎增加至180平方呎。
促加快土地審批程序
第四是加快落實已規劃項目。建議書指,政府應力爭多個新發展區當中的288公頃住宅用地,轉化成「熟地」,甚至建成房屋;亦應盡快將屯門龍鼓灘填海、重新規劃屯門西地區的規劃及工程研究,重新提交予立法會審議,爭取在10年內完成龍鼓灘填海,以騰出屯門西約220公頃興建房屋。經民聯又指,當局在推動「明日大嶼」之時,亦應積極尋找在維多利亞港以外的其他地方,進行為時較短的近岸填海。
第五是增加地積比及加快審批程序。經民聯指,政府應該全面檢討土地的整體使用效益,調高地積比及樓宇高度限制,以提高土地使用效益。建議書引申指,當局應繼續想方設法去簡化、加快土地審批程序,爭取在10年內更快興建更多住宅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