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漁民青年會主席、新界青年聯會副主席 崔景恒
增加土地供應,解決房屋供應壓力,一直是每個希望香港繁榮穩定和社會進步的人之共識。問題是對於漁農界而言,若增加土地供應的主要來源在於填海造地的話,便必然容易產生衝突。不過產生衝突卻不等於絕對矛盾,但過去社會基於反對派的理屈氣壯,在他們的為反而反面前,漁農界的理性意見很多時便難以說清,更容易被反對派曲解及借題發揮用作拉布,但若為顧全大局而放棄發聲,又容易被社會誤以為漁農界毫不在意。現時在中央政府一連串「組合拳」下,香港已漸漸雨過天清,立法會也慢慢回復理性論事,政府是時候更用心了解包括漁農界在內各行各業的意見,讓香港可在接下來的發展中取得真正共贏。筆者在此希望試以漁業,闡述一下有何共贏空間。
發展漁業產業基地
現時香港共有6400多艘第三類船(漁船),當中約有4100艘漁船可在香港水域捕撈作業,由於這些漁船可在全港大部分水域捕撈,現時若進行海事工程,首當其衝便會影響這些漁船,當然還有工程附近的養殖戶。因此,支援這些漁民轉產轉業,必將減少工程對漁業的壓力。而最佳的解決方法,並不是作出現時根本不符市價的所謂賠償,也不是讓漁民上岸當保安、司機等其他職業,而是讓他們升級轉型,從事其他漁業相關行業,繼續一展所長。
連同政府正在研究的明日大嶼,近10年香港正規劃、正進行或已完成的海事工程約3000公頃,加上近年即將全面禁漁的海岸公園大約2000多公頃,加上海岸公園的核心區,漁業已損失超過5000公頃的可捕撈水域,然而政府除了開口埋口,推出已近10年的5億元漁業持續發展基金之外,根本毫無像樣的政策措施協助漁業持續發展。因此,在已填海或即將填海的土地上覓出一些土地作漁業用途,促進漁業持續發展實屬合情合理。例如參考日本的豊洲魚市場,由當地合作社牽頭,配合捕撈、批銷、加工、零售、飲食和旅遊觀光於一身的成功模式,香港又能否覓地推出由漁民團體經營,同樣集合這些功能的漁業基地,甚或加入旅客酷愛的休閒漁業元素,這既可讓更多捕撈漁民轉型,減少海洋捕撈壓力,也可讓漁民脫離個體戶的模式,更易適應時代變化。在美國,休閒漁業總產量約為商業漁業的2%,總產值卻是其13倍,可見香港漁業若可轉型,必定大有可為。
支持漁民把握國家機遇
此外,現時國家強大,為促進香港發展,把握「一帶一路」及「大灣區」機遇,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必然是重要趨勢。就此,不少捕撈漁民,包括現時於南海生產的港澳流動漁民也期待可把握國家政策升級轉型。當中,以發展遠洋漁業及在「大灣區」進行深水網箱養殖的政策最為成熟,也有較多的成功例子。當然,現時國家為協助港澳流動漁民持續發展,已在惠州建立養殖產業園協助港澳流動漁民先導轉型,但要支持更多漁民升級轉型,無疑還需要更多空間;此外,「大灣區」有長達上千公里海岸線,擁有豐富水上活動資源,不少港人其實酷愛在廣東水域垂釣,同樣不少遊客也熱愛前往香港休閒釣及遊覽地質及海岸公園,大灣區又能否推動跨境的休閒漁業?善用港澳流動漁民對香港及南海水域的熟悉,必定可譜寫出嶄新而廣受歡迎的全新產業。
鑑於篇幅所限,筆者僅能在漁業墨,但由此可見,香港政府覓地同時要關顧漁農業,積極為包括漁農業在內的各行各業思考發展政策,把握國家發展機遇,讓香港百業興旺,才是長治久安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