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大調進口稅策 簡化監管手續 深圳海關力挺灣區科創
2021-07-23 00:23    香港商报
 

 【香港商報訊】記者姚志東報道:近日,一批價值約25.45萬元的聚焦超聲探頭等科研設備通過擔保方式在深圳郵局海關順利放行。深圳大學牛曉巍老師介紹,該批設備是深圳大學醫學院急需的專用設備,放行後將馬上投入到腫瘤治療的科研教學工作中。今年以來,該校已通過總擔保方式進口89個項目的科研設備及物資,涉及貨值約3700萬元,節約保證金864萬元。

 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發揮科技創新在全面創新中的引領作用,深圳海關精準落實支持科技創新進口稅收政策,先行先試多項改革措施,主動參與深圳「雙區」建設,助推當地科技創新事業發展再上新台階。

 已有14家單位享受改革紅利

 為解決一直以來科研設備流動需求與海關監管流程手續繁瑣的矛盾,深圳海關自2019年6月起實施了免稅進口科研設備流動監管模式改革。通過簡化海關監管作業手續,將原審核制變為報備制、原紙質申請轉到網上辦理等措施,實現在深科研單位足不出戶就可完成所有免稅進口科研設備自主流動使用的新型海關監管模式。此舉大大提高了免稅進口科研設備的使用效率,滿足了科研單位對設備自主流動時效性高的實際需求。

 自新型監管模式實施以來,共有14家教學和科研單位享受改革紅利,涉及流動監管免稅科研設備31批次,總貨值1390.54萬美元。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深圳海關通過這一監管模式緊急調撥深圳大學、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等高校主動提供的骨密度儀、微納米斷層掃描儀等免稅科研設備至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助力抗疫一線開展科研攻關,獲得良好社會反響。

 深圳海關通過積極發揮「先行示範」作用,推動支持科技創新進口稅收政策作出重大調整。根據最新發布的「十四五」政策,在深圳先行先試的事業單位性質的社會研發機構、高等學校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分校以及異地辦學機構等均被納入享惠範圍,深圳市取得免稅資格的新型研發機構數量現已穩居全國首位。

 科研設備實現深港免稅流動

 香港大學深圳研究院等6家香港高校在深研究機構長期以來受制於政策限制,不能充分發揮引入香港先進科研水平的作用。為推進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以點帶面解決深港科研跨境合作問題,深圳海關通過與地方政府協作溝通,將有關研究機構納入享受免稅政策範圍,使科研設備在深港之間免稅流動成為可能,吸引了一大批在香港的專家學者到深圳開展研究。

 深圳建起全過程創新生態鏈

 在深圳海關的大力支持下,近年來深圳市的科創事業取得長足發展。據深圳市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公布的數據,目前該市已建立起「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的全過程創新生態鏈,全社會研發投入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4.93%,市級科研資金投入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比重從12%提高到30%以上,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連續17年居全國城市首位,深圳在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排名中位居全國第一。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謝燁挺




getElementById('content').getElementsByTagName('img'); for (i=0; i<\/sc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