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成交破頂 科指最傷 港股連現千點大跌
2021-07-28 00:51    香港商报
 

 內地監管風暴憂慮未散,市傳美國基金大舉拋售香港和中國內地資產,觸發港股昨日連跌3個交易日,累計大跌2637點或9.5%,更一度失守兩萬五關。其中,科指跌得最傷,3天暴跌16.6%;昨日大市成交再創紀錄,超過3600億元。大摩指,市場重新評價中資股,料下行空間逾20%,重申未到「撈底」。不過,昨晚夜期造好,截至晚8時許,7月期指夜市最新報25253點,升215點或0.86%,高水167點,暫錄得成交5519張。

 恒指三天累瀉2637點

 恒指昨早低開180點,初段曾反彈131點高見26323點,其後再度下滑,午後一度出現恐慌性拋售,最多曾挫1443點,低見24748點;收市報25086點,跌1105點或4.22%,險守兩萬五關;3日累瀉2637點或9.5%。國企指數跌穿9000點,收報8879點,跌475點或5.08%;科技指數再創新低,收市瀉541點或7.97%,報6249點。當天,主板成交錄得破紀錄的3606億元,港股通淨賣出12.75億元。

 科網股遭洗倉引發恐慌

 陷入內地監管風暴風眼的科網股昨日續被洗倉,有科技女股神之稱的ARK Investment創辦人Cathie Wood旗下基金清倉騰訊(700),拖累騰訊急挫逾10%,至438.8元,創逾一年新低,該股收市報446元,跌近9%。美團(3690)表示會落實保障配送員及騎手權益,股價插穿200元,收報194元,再瀉17.6%,3日累跌30%;阿里巴巴(9988)及小米集團(1810)分別跌6.35%及5.8%,阿里健康(241)瀉18.52%,5隻藍籌合共拖低恒指709點,佔大市逾60%跌幅。

 另有多隻科指成分股挫逾10%,京東健康(6618)大跌22.09%表現最差;明源雲(909)跌20.44%;萬國數據(9698)跌19.67%;網易(9999)再瀉13.07%;京東集團(9618)及嗶哩嗶哩(9626)分別跌9.43%及11.98%。百度(9888)再創上市新低,收報148.3元,跌7.31%。

 除了內地監管風暴重挫科網股之外,據外電引述國元證券交易與策略負責人李崑琨表示,市場廣泛流傳一則傳言,稱美國基金大舉拋售香港和中國資產,美國或限制美國基金在香港和中國內地投資,這則傳言致互聯網企業在內龍頭公司股票大跌,帶動內地及香港股市大幅下跌。

 其他藍籌股個別發展,當中市場擔心監管政策會蔓延至內地物管行業,物管股當天再度急跌。其中,碧桂園服務(6098)、雅生活(3319)分別跌13.85%及16.54%。相反,資金流入公用股避險,電能(006)、煤氣(003)及中電(002)升0.9%至1.3%。雖然大市成交破紀錄,但港交所(388)仍挫6.56%。滙控(005)逆市升1.77%支撐大市。

 多隻中概股延續跌勢

 昨夜,受香港及內地股市續遭拋售打擊市場氣氛,加上觀望大型科技股收市後公布業績,美股早段偏軟,道指一開市便跌去230點,至34914點;標指跌23點,至4399點;納指跌62點,至14778點。

 本周,多家科網巨頭將陸續公布財報,美股三大指數周一曾再創新高。惟香港及內地股市大跌下,Federated Hermes首席股票市場策略員奧蘭多也變得謹慎,表示美股正處於關鍵轉捩點,標指未來兩月或現5%至8%的回調,主要風險包括通脹高於預期、變種病毒擴散,以及美國幣策和財策的不確定。

 是夜,多隻中概股仍延續近日跌勢,貝殼跌超7%,網易跌6.6%,富途控股跌5.57%,陌陌科技、唯品會、虎牙跌超4%,理想汽車、小鵬汽車、阿里跌近3%,蔚來汽車跌2.34%。

 機構警暫未能接「飛刀」

 面對大市持續波動,大摩認為,投資者憂慮監管風險升溫,令大市出現整體向下沽售情況。若市場情緒再走低,跌市將會持續,下行空間有可能超過20%,重申現時未到「撈底」時機。大摩又指,科網及教育行業先後被納入監管,投資者對行業監管憂慮加深,導致中資股出現大調整,由於投資者情緒嚴重惡化,沽貨活動加快,相信短線市場估值會繼續受壓。

 資深金融及投資銀行家溫天納指,內地經濟仍穩健,投資者毋須過分恐慌,至於內地監管力度,須視乎未來國家經濟發展、環球形勢及整體資本市場間的互動交流。惟他亦提醒散戶須小心市場走勢,毋須急於入市,建議投資者可持觀望態度,如已入市的投資者也不必太恐慌,因內地經濟仍穩健,部分股份業績依然向好。若散戶想撈底,他認為可留意國策發展,如技術性較高而又不會涉及敏感範疇,包括公用股、新能源股、節能環保股等。

 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師葉尚志則稱:「股市已連續兩天大跌千點,同時拋售了那麼多,相信已到尋底或者接近(底部)的時刻。持有大比例現金的投資者可以出手,可留意內需消費股等。」(記者姚一鶴)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朱劍明




getElementById('content').getElementsByTagName('img'); for (i=0; i<\/sc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