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多支持疫情重創行業
2021-08-06 00:06    香港商报
 

  多支持疫情重創行業

 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哲

 全球疫情反彈,香港近兩個月的「清零」亦遭打破。何日方可走出疫困?無人能說準。無奈地,我們已逐漸學會適應「疫情新常態」、「與病毒共存」,零售市道且受惠消費券變得暢旺;然而,仍有行業處水深火熱之中,受累旅客基本禁足、跨境流動銳減,相關業界已逾一年半手停口停。因此,政府昨宣布,在防疫抗疫基金下再撥近3.77億元,向重災區的旅遊和相關行業、跨境客運業提供額外支援,以支援其渡過難關。

 疫情嚴重打擊經濟和就業市場,但各行各業的受影響程度並不平均,譬如「宅經濟」便火速發展了,而與跨境人流相關各業則苦不堪言。隨疫情受控,「內防擴散」的抗疫措施得以放寬,經濟社會活動也日漸復常,但復蘇同樣極不平衡,尤其變種病毒Delta在多地肆虐,「外防輸入」方面始終難有條件大幅放寬,更遑論撤銷。《經濟學人》「全球復原指數」顯示,香港最新數字已回升至103.1,亦即恢復到疫情前(100)的水平,復原程度名列世界第一,兼是唯一一地攀回100以上。不過,細察個別分項,即使路面交通已升到130高位,惟航班數字卻低至20左右,凸顯出不同範疇之間差異。事實上,現時香港市面貌似欣欣向榮,街上恢復人頭湧湧,但最新6月份零售銷售仍較兩年前(即疫情前)低約20%,整體失業率亦比當時多出一倍。

 旅遊業有多艱難,且看旅行社門店大多烏燈黑火,不再營業;不少甚至已經封上圍板,退租棄租;有的轉型到售海外直銷產品了,可見這已非「冰河時期」簡單,而是關乎整個行業的滅絕與否!郵輪公海遊、本地遊等可以重新應市,無疑對旅遊業帶來一點希望,但所產生的提振作用實在非常有限。相關行業慘遇近乎沒頂之災,實屬非戰之罪,畢竟業界縱有天大本事,於此外在不可抗力下,到底無可奈何。更要命是,疫情還要持續多久?由僱主到僱員,難免都要思考,究竟是否要繼續撐下去?又能否支撐得下去?

 政府新一輪額外資助,固然是雪中送炭,乃具承擔、富人情的適切做法,預計共有21800名業內打工仔得益。然而,長貧難顧的問題始終未解,或者需要改變思路方成──相關行業如何跟「疫情新常態」、「與病毒共存」相適應?疫情來到今日階段,大家誠宜作好長期作戰的打算,相信無人覺得疫情會在短時間內消失,特別是全球已接種疫苗的人口比例依然未符理想。酒店業和郵輪業透過「Staycation」和「Seacation」掙扎求存,其他相關行業又能否靈活求變?政府誠可提供包括金錢在內的各種支援。另外,在通關方面,香港能否與其他疫情基本受控的地方,在原來「旅遊氣泡」及「回港易」、「來港易」的基礎上,築建更有安全保彈的升級版「疫苗旅遊氣泡」之類?

 說到底,唯有實現群體免疫,香港才可走出疫困,旅遊業方可迎來轉機與生機。全港市民踴躍打針,首先能夠確保自己及身邊人免疫,同時還有利香港盡早重啟旅業,這也是大家日後外遊及回港時所必須的。所以,護己護人護香港,快接種疫苗吧,不要再猶豫了!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程向明




getElementById('content').getElementsByTagName('img'); for (i=0; i<\/sc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