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疫情緩和,市面氣氛有所恢復,經濟也在逐漸復蘇。在穩守疫情的基礎上,近期陸續恢復舉辦了連串大型活動,如書展、動漫節、美食博覽等,受到市民的熱捧,本港開始享受有效控疫的成果。
然而,當前本港疫情雖受控,但海外疫情卻持續反彈。變種病毒來勢洶洶,不少地方「已接種仍感染」,病毒傳播死灰復燃,給我們防疫工作帶來巨大挑戰。本港最近新增的個案,絕大多數來自境外輸入,昨就有一名機場職員亦初步確診,本地清零或斷纜。風險就在身邊,防疫抗疫絕不能因疫情一時好轉就放鬆,政府須保持高度警惕,將嚴防輸入作為第一要務,及時查缺補漏,作出相應調整;同時內防疫情反彈,務求保住目前的抗疫成果,讓社會經濟活動持續復常。
政府本月9日調整抵港防疫措施,把海外地區分成高、中、低3個風險級別。從高風險區入境人士須強制檢疫21天,從中低風險入境則分別檢疫21天和14天;若已打完兩針,可縮短檢疫期7日,而中風險區人士若驗出有抗體,檢疫期亦可進一步縮短至7天。當中美國被列為「中風險地區」,惟近日一名由美國抵港的外傭,已完成兩劑接種及持有抗體測試陽性結果證明,卻在結束7日檢疫後的第12日確診感染變種病毒,期間更到過多個地區,令人擔心有播疫風險。
這顯示本港在外防輸入方面仍存漏洞。例如在劃分風險級別上,美國目前疫情急速反彈,平均每日新冠死亡病例650例,比兩周前增加了80%以上,仍舊將之列為「中風險地區」,說明未能緊跟當地疫情的變化及時調整風險等級。而接種疫苗及驗出抗體後縮短檢疫期,是否科學可行,亦需要進行檢討。政府專家顧問許樹昌指,據資料顯示,檢疫期僅7天將會走漏12%確診個案,建議除高風險地區外,抵港人士強制檢疫期由7天增至14天,並再加7天家居自我監測。政府昨宣布收緊包括美國在內的16個海外地區到港人士檢疫要求,如有必要檢疫期亦應延長,以策安全。
值得指出的是,確診女傭是在美國抽取血液樣本,再送香港檢測,過程中極易「出貓」,存在血液樣本掉包作假的可能。食衛局已提醒所有認可進行抗體測試的私營化驗所,不能接收從香港以外抽取的血液樣本。接下來應制定具體指引,規範程序,確保所有抗體檢測結果真實可靠。
此外,警方近日還破獲偽造針卡和病毒檢測證明案件;還首次在街市魚檔的進口魚類及包裝樣本上驗出新冠病毒,涉事土瓜灣街市一個魚檔被納入強制檢測等。這些近期發生的各種新情況,在在顯示本港防疫形勢難言安穩,防疫工作還有提高完善的空間。政府須從速檢視問題,制訂有效措施堵上防疫漏洞,並根據形勢變化及時應變。寧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萬一,市民也要繼續做好自我防護。
目前本港首劑新冠疫苗接種率超過五成,但離達到七成群體免疫的最低標準仍有距離。免疫屏障築得越高越好,市民為己為人為港,都應齊打針、快打針,不要再遲疑了!
香港商報評論員 周武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