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八駿
下個月將誕生的選舉委員會負責選舉產生下任行政長官。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在7月16日講話中對香港管治者提出5點要求,其中第二點是:「善於破解香港發展面臨的各種矛盾和問題,做擔當作為的愛國者。具有戰略思維和宏闊眼光,注重調查研究和科學決策,勇擔當、敢碰硬、善作為,逢山能開路、遇水能架橋,消除影響香港社會政治生態好轉的各種痼疾,衝破制約香港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的各種利益藩籬,有效破解住房、就業、醫療、貧富懸殊等突出問題,不斷提高特別行政區治理能力和水準。」
「衝破制約香港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的各種利益藩籬」,是為了「有效破解住房、就業、醫療、貧富懸殊等突出問題」,換言之,即「以問題為導向來實施改革」,而改革必須是「逢山開路、遇水架橋」。
以問題為導向改革制度
特區第四屆和第五屆政府均把解決土地房屋短缺作為施政重中之重,卻不僅沒有解決問題,相反,問題更加嚴重。為什麼?除了兩屆政府在具體做法上未能保持一致,決定性因素是未能以問題為導向來改革相關制度和作風。
特區政府規劃署最近完成檢視本港117幅總面積近600公頃被作為「綜合發展區(CDA)」的土地,建議重新檢討其中12幅土地,均已被閒置10年或以上,屯門樂安排前海水化淡廠的9公頃政府用地(約半個維園面積)和兩幅元朗牛潭尾私人土地均已被閒置長達26年。有媒體對這117幅土地做了調查和統計,稱:其中至少33幅仍未發展,涉及面積逾210公頃,若以每公頃建500個房屋單位推算,可興建和供應逾10萬個房屋單位。
「綜合發展區」政策始於1976年,旨在鼓勵私人業主整合零散土地重新規劃。有關土地劃作CDA後,發展商需統一設計和發展,並向城規會提交總綱發展藍圖等。城規會通常批給CDA的展開發展期限為4年,申請人可申請延長,但累積總延長期不得超過核准展開發展計劃原來的展開發展期限,若申請人未能在訂定期限內展開發展,有關規劃許可便告失效。
CDA實際執行所遇到的困難,既有業權分散、不易集齊,也有審批流程繁複。有媒體揭露,最少21個CDA項目獲城規會批准「總綱發展藍圖」後,至今沒有發展,其中5個仍未獲批建築圖則。
現屆政府任期雖不足一年,但應當只爭朝夕啟動相關改革。財政司司長不久前披露,政府正在研究精簡土地規劃和建築的流程。希望盡早付諸實踐,同時,盡快研究和實施改革阻礙土地房屋供應的作風。
制度(包括所謂流程)繁瑣,固然使政府部門的作風顯得疲遝。但是,若作風不改,完善了的制度(包括被精簡的流程)依舊會阻礙土地房屋供應。
樹立為人民服務的信念
特區政府部門作風問題主要有二。一是高高在上。以上述規劃署建議檢討的12幅綜合發展區用地(CDA)中位於屯門的1幅為例。根據城規會文件,水務署曾指屯門樂安排前海水化淡廠官地會繼續劃為綜合發展區,用作興建住宅,並設商業設施、休憩用地和其他配套等。然而,該處位於儲油庫旁,難以興建住宅。這一點,基層的區議員明白,政府有關部門不了解。
二是不體會民間疾苦。現屆政府推行「土地共用先導計劃」,去年5月開始接受申請。逾一年後,今年7月底政府部門公布接獲首宗申請,擬建約四千個公私營房屋單位。8月上旬,再公布多兩宗申請。兩幅用地分別位於大埔及元朗,合共建16000多個公私營房屋單位。
土地共用先導計劃為期3年至2023年5月5日止。現屆政府估計從申請到批准需時大約36至42個月,包括3個月的中央小組審查、3個月的諮詢小組及行會原則性支持,以及30至36個月的法定程序。現屆政府預期4至6年後,將為香港帶來額外一定數量的房屋土地供應。然而,參與第二批申請的恒地主席李家誠稱,若申請順利獲批,預計可於2031年或之前全部完成。
特區政府唯有樹立為人民服務的信念,深切體會香港中下層居民「住屋難」,才會只爭朝夕解決經濟民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