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時內地的一次實習經歷,讓香港青年陳瑋瑜萌發了到內地工作的想法。去年4月,陳瑋瑜從港中大數學專業畢業後前往深圳工作,目前在一家互聯網企業任產品經理。在陳瑋瑜看來,到灣區發展要趁早,機遇不等人。
未來有意在深創業
經歷決定認知。大二那年,陳瑋瑜先參加了一個師友計劃,而後在南京實習一個多月,讓他了解到內地在數學和互聯網領域發展得越來越厲害,由此萌發了「畢業後到內地工作」的想法。
「內地有市場,機遇也挺好。」至於為何選擇深圳,陳瑋瑜說,深圳是大灣區相當有活力的城市,且在互聯網科技領域有領先優勢。
從剛開始的不懂普通話,到現在完全融入內地生活,陳瑋瑜下了不少功夫。「頭幾個月差點想放棄,因為感覺沒學到東西,沒能用大家理解的方法去表達自己。」而今,陳瑋瑜已經能熟練用普通話與同事交流,「一些常用的梗都能聽懂,像yyds和『內捲』,完全沒問題。」
在內地工作一年多來,陳瑋瑜成長很快。在朋友的眼中,到深圳工作後,陳瑋瑜的分析能力和思維方式快速進步,看事情更客觀。「跟香港朋友討論時,他們感覺我分析能力變強了,思路也進步很快。」在公司同期中,陳瑋瑜業績很不錯,職位也有提升。「內地工作效率很高,在工作中我引進了國外的管理工具和管理方法,兩者融合效果更好。」
談及在大灣區的發展,陳瑋瑜更看重未來。在他看來,內地發展事業的天花板會更高,雖然目前的薪水比香港低,但以後會有指數性增長。
用開放眼光認識內地
陳瑋瑜計劃先在企業中努力5年到10年,爭取做到高管位置,如果未來有好的機遇再出來創業。陳瑋瑜說,「在公司可學習到很多管理系統,積攢更多的資源。」關於創業地點,陳瑋瑜更傾向於深圳,「未來深圳的企業不只限於國內,會更國際化。」
陳瑋瑜說,很多香港朋友因為他的分享,也有意願到大灣區發展,不過很多人擔心到了新的環境不適應,亦擔心不了解內地的市場和機會。對於有志到灣區發展的香港年輕人,陳瑋瑜建議,要來就盡快來,機遇不等人。他說,「有些人認為港人有優勢,但我個人認為不盡然,關鍵還是要投入努力,有能力才能利用好政策。」陳瑋瑜認為,早點過來的話成長的時間更長,「要學好普通話,而且要開放一點,不要用以前的認知去認識內地。」(記者林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