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這一年,由於香港國安法落地實施的成效顯著,香港社會由亂及治,穩定安寧的環境,也讓香港各界得以將目光聚焦民生、聚焦經濟發展。香港經貿商會會長李秀恒近日接受中新社訪問時表示,香港政治及社會環境迎來的大轉變,為香港抓住「十四五」規劃帶來的機遇,開了好頭,他又形容現在是香港發展的黃金時期。
李秀恒指出,今天的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香港要怎樣與內地合作,如何發揮力量——如何繼續維持國際金融、貿易等中心的地位,如何建設創科中心等,而在「十四五」規劃下,香港要發展就容易得多。
李秀恒細數港過去多個10年
李秀恒憶述,在過去幾十年,香港非常幸運,沒有受到戰爭影響,也沒有什麼天災的影響。過程中,他感受到香港在轉變,也享受了香港的轉變。他回顧自己曾經歷過的香港「黃金時期」時,細數了半個世紀以來的每一個10年。
第一個「黃金時期」在上世紀70年代,彼時香港有不少從內地來的新移民找工作,令香港勞動力成本較低,許多海外公司到香港設廠生產。上世紀80年代,儘管生意很多,但受限於人口及土地,香港的生產力並無增長。而那時,香港則開始享受內地改革開放帶來的機遇,「三來一補」、合資合作,香港於是把生產的部分搬到了內地。上世紀90年代,內地的生活質量隨經濟發展提高,市民購買能力增強,也開放了市場。香港於是又在保證出口主導的同時,開拓內銷市場。
李秀恒表示,1997年香港回歸後,隨着海外公司到內地設廠,香港在內地生產的優勢變得不再明顯。但那時,卻有許多中資機構、內地公司,來到香港發展、投資,拉動了香港經濟。而香港也已開始發展金融等第三產業,至後來「自由行」的開通,第三產業發展更進一步。
支持提升金融航運等地位
李秀恒認為,如今更勝過往。他舉例說,現在的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也是集資中心,內地企業可通過在港上市籌集資金;香港的股票市場,有超過一半由內地企業支撐。與此同時,由於香港有非常好的融資渠道,吸引了許多海外公司將海外總部設立於此。未來,香港還要建設科創中心,相信會吸引更多來自全球的科技人才。
「十四五」規劃綱要列明,支持香港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功能。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支持香港服務業向高端高增值方向發展,支持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融入大灣區及科創抓緊機遇
李秀恒認為,國家在「十四五」規劃中為香港訂立方向,有很明確的目標。他亦注意到在眾多定位中,有些是香港原有優勢,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卻是新內容。要在這方面取得發展,他認為,香港首先要了解國家、融入國家。同時,香港可藉助中西交融等得天獨厚的優勢,發展文化產業。尤其香港背靠祖國,中國是最大的市場及文化供應商,為香港發展文化藝術中心提供了機遇。
至於未來香港經貿商會將如何抓住「十四五」規劃帶來的機遇,李秀恒透露了兩個方向:「科技創新」及「融入大灣區」。他相信,把握科技時代,會為經貿創造更多機遇;而隨着中國經濟的發展,大灣區將會為香港提供很好的發展空間。(記者周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