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廣東:帶動農民增收 賣出「全球果」
2021-08-26 01:14    香港商报
 

  8月13日,經汕頭海關所屬梅州海關檢疫監管合格,中荔集團的20.27噸蜜柚在廣東梅州裝運完成即將飄洋過海,2021年中荔集團廣東柚子出口工作正式啟動。

 8月20日,中央電視台經濟頻道深度經濟觀察欄目《經濟半小時》播出《廣東:變革賣出「全球果」》,聚焦廣東農產品銷售奇跡。節目中介紹,2021年,廣東的荔枝產業,交出了一張賣遍全國、賣遍全球的產銷答卷,出口量達到2020年的4倍和2019年的6倍,在有的國家還賣到了摺合人民幣100元/斤的高價。市場人士感嘆「今年的荔枝,廣東人賣出了中國製造的水平」。

 記者從中荔集團了解到,適逢今年荔枝大年,上市周期集中,加工出口壓力大。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國際海空運力降低,海運航線運輸周期不穩定,價格瘋漲,碼頭疫情管控等導致出口受阻。在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及各級部門的協調下解決了供應、運輸物流、出口銷售等問題,讓今年的荔枝出口逆勢增長。今年上半年中荔集團共出口廣東荔枝約4200多噸,同比增長約20%,客戶訂單量對比往年有所增加,尤其新客戶增加比例達20%。

 據了解,廣東荔枝遠銷北美、日韓、歐洲、澳洲等20個國家和地區;相繼帶動省內湛江、茂名、陽江、雲浮、廣州、惠州、汕頭、揭陽、潮州和福建、海南、廣西、四川等27個縣區、45個荔枝種植基地走出國門,帶動約2500多農戶實現增收20%-30%,推動各地荔枝產區的高質量發展。

 探索一套可複製、可推廣的農產品「12221」市場體系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完善新型城鎮化戰略,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後,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讓農民從此富起來,防止發生規模性返貧。鄉村振興,農民增收是核心。

 據了解,近三年來,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圍繞破解影響農民增收致富和鄉村產業發展中的市場體系不完善、產銷對接不緊密、供需關係不平衡、利益聯結不穩定等瓶頸問題,聚焦推動在菠蘿、荔枝等優勢特色農產品產得出、賣得好上下功夫,探索出了一套可複製、可推廣的農產品「12221」市場體系。

 所謂的廣東農產品「12221」市場體系,即建立「1」個農產品市場大數據,以大數據指導產銷,組建銷區採購商和培育產區經紀人「2」支隊伍,拓展銷區和產區「2」大市場,策劃採購商走進產區和農產品走進大市場「2」場活動,實現品牌打造、農民致富等「1」攬子目標。可以看出,該體系從優化產業結構、拓展流通渠道、打通加工鏈條、重塑品牌形象等方面多管齊下,出台一系列措施,力求解決「賣難」問題。

 經過三年的實踐,充分證明廣東農產品「12221」市場體系是符合農業實際的。據了解,今年廣東省荔枝投產面積394.93萬畝,產量147.31萬噸,比2020年130萬噸增長13.3%,產量創歷史新高。截至7月25日,該省荔枝已基本售罄,預計全省荔枝產值140.8億元。在荔枝連續大年的情況下實現了豐產優價,荔農連續得到增收。

 日前,廣東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省鄉村振興局局長顧幸偉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廣東農產品『12221』市場體系的應用範圍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農產品從中受益。這一模式已經進入成熟期,被複製推廣到其他地方,助力當地打造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可以說,廣東農產品賣的每一分錢都實實在在地落到了農民口袋裏。

 打造一批「粵字牌」農業品牌走向世界

 廣東水果出海的背後,是廣東農業部門自我職能的深刻變革。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回憶,2018年湛江市徐聞縣菠蘿經歷了滯銷,而在當時廣東水果的遭遇並非個案。如何擺脫農產品「豐產不豐收」的魔咒,為農民增收做一次實實在在的創新?這是廣東必須面對的一道考題。

 2019年春節剛過,在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的謀劃下,時任廣東省農業展覽館副館長黎小軍帶領包括電商平台和媒體的工作組前往湛江,開啟了一場廣東農產品銷售的實踐創新。據了解,「一畝田」是一個互聯網農產品電商平台,電商的大數據讓徐聞縣的菠蘿第一次對接上了全國的市場,這正是廣東省農業農村廳推行「12221」市場體系中的「1」所指的農產品大數據平台。認識了全國的市場,下一步就是要讓全國的市場,來了解徐聞的菠蘿。2019年3月,工作組成員各顯神通,從全國各地邀請到超過300名專業採購商,召開了徐聞歷史上第一次、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菠蘿產銷對接會。同步通過政府對農產品的品牌宣傳推廣活動,打通銷區和產區兩個市場。這一年,菠蘿熱銷,果農增收,「12221」模式在徐聞初戰告捷。可以看出,這也是廣東農產品交易改革跑出的「第一棒」,隨後,荔枝、龍眼、柚子等水果一棒接着一棒地奔跑。豐收年果子賤、農產品銷售難的怪圈,終於得到破解。

 據了解,近三年來,廣東農產品「12221」市場體系建設很好地改善了產銷對接不緊密、供需關係不平衡、利益聯結不穩定等瓶頸問題,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其中,最具影響力的是打響了一批「粵字號」農業品牌。如「徐聞菠蘿」「廣東荔枝」「梅州柚」「陽西生蚝」「惠來鮑魚」「澄海獅頭鵝」等一批「粵字號」農產品享譽全國,走出國門。

 中荔集團是廣東省重點農業龍頭企業,據該集團市場總監黎焯鋒透露,目前該集團龍眼正在收購,今年國內外總計1000噸,等龍眼出口工作結束後,緊接着是廣東蜜柚的出口,將出口到北美、歐洲及東南亞市場,今年計劃出口梅州蜜柚3000噸。據了解,海外顧客一直以來對廣東柚子的大加讚賞,特別是旅美華僑對這次廣東柚子出口更是多次詢問和關注,希望能夠早日品嘗到來自家鄉柚子的味道。

 打好產業、市場、科技、文化「四張牌」

 「農業產業要做大做強,全靠市場帶,靠推進促銷、營銷的工作,從而帶動整個產業鏈的產業方式、經營方式、生產方式的變革。」顧幸偉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據介紹,廣東農業要打好產業、市場、科技、文化「四張牌」,一是聚合力。全省一盤棋,各有關部門按照職能任務,加強主動協調配合,在工作推進、政策支持、強化服務等環節上通力協作,形成強大合力,一步一步擰緊抓實,一項一項推深做實。

 二是強產業。完善生產管理體系和標準,開展新技術、新品種、新裝備、新模式、新營銷、新農人「六新基地」和品牌示範基地建設,制定「田頭智慧小站」標準化技術規程,支持產品深加工,壯大和培育龍頭企業,建設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產業集群、現代農業產業園、「一縣一園、一鎮一業、一村一品」。

 三是拓市場。持續深入推進農產品「12221」市場體系建設,加快布局「線上、線下」市場,拓展國內、國際市場,暢通農產品「從田頭到餐桌」「從枝頭到舌尖」「從國內到國際」通道。

 四是重科技。在提質、穩產增量、採後處理上發力。加快新品種選育攻關和推廣力度,積極開展智慧果園創建,推廣果園機械化技術應用模式,加大對貯藏、保鮮等技術的研究。

 五是興文化。用文化和創意手段改造農產品,培育壯大廣東優勢特色農產品品牌,支持農業產業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推出一批文旅線路,講好廣東優勢特色農產品品牌故事,加強國際傳播,做強做大廣東優勢特色農產品文化。 (徐紅 黎焯鋒 粵農軒)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羅維維




getElementById('content').getElementsByTagName('img'); for (i=0; i<\/sc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