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吃什麼?
午餐吃什麼?
晚餐吃什麼?
這三個問題每天困擾著打工人。
對於日日匆忙的香港人來說,去茶餐廳就能省去這些煩惱,從早市到夜宵,都能找到喜歡的味道。
「三點幾了,飲茶先啦!」
作為網絡熱梗,這位馬來西亞大叔用粵語勸茶的場景,是香港人生活里的真實寫照。
早些年,在香港中環一帶的「三行」工人(木工、油漆工、泥水工)經常在戶外工作,日曬雨淋,他們通常習慣在下午3點15分到3點45分這一時段,到茶餐廳吃碟頭飯,嘆杯奶茶、吃個菠蘿包,為身體充電、補充能量。
「三點三,嘆茶餐」,也由此而來。
內地習慣喝早茶,香港人卻喜歡飲下午茶。
對過去港人喝下午茶的熱鬧場面,香港著名作家舒巷城有一段場景再現:「某天下午過北角,在一中型茶餐廳吃了碗湯粉後,再來一杯咖啡。此時,幾大個卡座、桌子的空位,轉眼間就給一大群顧客填滿了……眾顧客中有些是赤著膊坐下來的。看看腕表,我才醒悟:這時是建築行業的三點三——下午茶時間。」
張愛玲也寫過與好友逛街後到咖啡館吃下午茶的情景,「每人一塊奶油蛋糕,另外要一份奶油;一杯熱巧克力加奶油,另外要一份奶油。」
如果說「三點飲茶」是一種生活態度,那麼,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的茶餐廳便是香港人美好的情愫。
茶餐廳作為香港最本土化的飲食場所,備受港劇的青睞。幾乎每一部經典港劇或電影中都能找到茶餐廳的身影。
最近播出的《獅子山下的故事》,一股港式風味撲面而來,香港茶餐廳氛圍拉滿。鏡頭所過之處,是濃濃的港式美食,讓人垂涎欲滴。
香港電影最著名的取景地,要數金雀餐廳。王家衛對金雀仿佛有種偏愛,從他編劇的電影《最後勝利》開始,到其後執導的《花樣年華》及《2046》皆以該餐廳作為場景。
奶茶,鴛鴦,菠蘿油……這些在電影或TVB劇里出現率頗高的名字,皆是來自港式茶餐廳的經典美食。
香港人是愛奶茶的。奶茶,也是每間茶餐廳的「靈魂」。
《談情說案》中,犀利妹楊怡為林峰沖調了一杯具有濃濃愛意的鴛鴦奶茶,林峰對鴛鴦的味道形容倒是很貼切「有點像咖啡,又有點茶味」。
經典電影《月滿軒尼詩》,阿來和愛蓮的相遇、再遇、定情也是在茶餐廳的一杯杯奶茶的香氣中完成的。
是否還記得紅遍大江南北的《溏心風暴3》裡,正爸的拿手奶茶;還有《使徒行者》中歡喜哥拿着一袋糖水,去找釘姐的3個媽媽。
茶餐廳里讓人印象深刻的,何止奶茶。
《春嬌與志明》中,男女主角的重逢是交集於茶餐廳中的菠蘿包。
周星馳電影《食神》裡讓人念念不忘的,卻是那一口「黯然銷魂飯」。
《桃姐》對茶餐廳的清蒸桂魚和燙青菜,卻有著自己執着和講究。
即便是《暗戰》中的何尚生,歷經一番兇險之後,茶餐廳的一碗餛飩麵也足以讓他平復。
在粵語歌里,也有港人對茶餐廳的獨有情結。
《我愛茶餐廳》中這樣唱:
「外貌帶點草根卻高雅......我愛你個性樸素平民化,會教顧客暢快滿意如歸家,牛油餐包再配以百年濃茶,令倦透的身軀也升華。」
無論是奶茶、牛油餐包或者「黯然銷魂飯」,這些獨特的「港味」,寄託的是共通的情感。
對於喜歡港劇的人來說,茶餐廳里的常用「暗語」也再熟悉不過。
「B餐,方包走油飛邊,反蛋,茶走!」、「唔該,飛沙走奶。」……
初遇此場面,難免會不知所措,一臉懵。
其實,方包「飛邊」,是去掉麵包幹硬的邊,若說「走油」,意味着方包不加黃油。而「飛沙走奶」指的是咖啡不要(白砂)糖不要奶,說白了就是黑咖啡,也就是齋啡。「茶走」則針對的是奶茶,不要白砂糖和淡奶,換以煉奶替代之,如此,奶茶口味更醇厚。後來在此基礎上還衍生出了「啡走」、「鴦走」。「反蛋」其實就是「反」過來兩面煎的荷包蛋。
而如果你想點一杯熱咖啡,可以說「一杯汪阿姐」。香港明星汪明荃當年以一曲《熱咖啡》風靡全港,「汪阿姐」也因此成茶餐廳里形象的「暗語」。
為了匹配快節奏的生活,港人對「效率」二字非常講究。而在茶餐廳點單的這一套「暗語」,能最大程度節省時間,提高效率。
由此,終於明了為什麼港片總愛把人帶去茶餐廳,這裏儼然濃縮了一個日日匆忙的香港。
香港的茶餐廳可謂是遍地開花,據不完全統計,香港每一條街至少有10家茶餐廳。
尤其在彌敦道旺角等人氣旺的地方,隔三五間鋪頭就會冒出一間。
香港「美食天堂」的美譽,不是徒有虛名。連平民化的茶餐廳,出品的大眾食物,都做足功夫,不敢怠慢。
在茶餐廳里,五湖四海的地道食物可謂雲集一處。西式的火腿奄列、西多士、咖啡等,中式的生滾粥、碟頭飯、餐蛋面等,由早市到夜宵,都能找到你的至愛。
自上世紀60年代興起的香港茶餐廳又稱茶記,糅合了粵式飲食及西方文化,將過去的港式冰室及酒店、西餐廳飲食文化融合,成為了香港獨有的飲食文化,也是人們在想到香港時大概率會想到的重要場景。
茶餐廳的前身,是冰室(又名「冰廳」)。
早年香港人想要吃西式食品,就必須到西式餐廳(又名「西菜館」,或者「餐室」),但大部分人因為收費昂貴,都望而卻步。
美都餐室,開業於1950年。
於是,冰室開始冒起,提供一些廉價「仿西式」食品給大眾市民享用。
永香冰室,始建於50年代
香港的夏日非常濕熱,很多去冰室的人都是喝點冷飲,吃雪糕、沙冰等,在室旋轉的吊扇下飲用,涼颼颼的。於是,大家就把這種店叫做「冰室」了。
在香港要儲存冷凍食物,獲得冰就變得非常重要。19世紀40年代,香港還沒有製冰技術,冰必須從北美進口,由波士頓「冰王」弗雷德里克•丟杜(Frederic Tudor)用大型船隻運來,存放在香港的冰庫中,不過,從北美運冰工程的歷史相對較短,到1850年就停止了。
在接下來的十年裡,香港開始從中國北方運冰。到19世紀60年代初,丟杜製冰公司恢復向香港送冰,並建了第二座冷藏倉庫。
如今,這個地方被稱為「雪廠街」(Ice House Street),現位於中環,是香港金融和零售業的中心地帶。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冰室」最受歡迎,香港到處可見。幾十年來,冰室仍然是香港人的消夏好去處。
當年的冰室除提供港式紅冰豆等冷飲外,還有實惠的粵式西餐,給平民更多的選擇。
早期的冰室,拿的只是小食牌照,沒有餐廳牌照,所以只能提供奶茶咖啡和簡單西點。
後來,冰室越開越多,競爭越來越激烈。冰室只能添加更多的食品,來增加其競爭力。這漸漸跟「西菜館」混合起來了,演變成了現在的「茶餐廳」,既有中式小炒,又有西式食品。
香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茶餐廳之一——蘭芳園,開業於1952年。
香港專欄作家馬家輝說茶餐廳是「不中不西,亦中亦西……把世界宇宙包羅在碗筷刀叉之間,是具體而微的全球化象徵。」
茶餐廳於上世紀90年代走出香港,只經歷了短短30年的發展,北上廣深乃至於全國很多城市都能找到港式茶餐廳的身影。
在對外輸出後,茶餐廳分為原生(港式)茶餐廳和粵式(港風)茶餐廳。無論哪一鍾,由於它具有融合飲食特點,再加上「平價西餐」的潮流標籤,茶餐廳在內地逐漸受追捧。
從剛剛在內地興起時的「一位難求」,到現在幾乎成為食客的「食堂」,內地的茶餐廳也在變得越來越普遍。
對於內地觀眾來說,是電影電視將茶餐廳里的港式美食帶到了眼前,《新不了情》帶火了「缽仔糕」,《大灣仔的夜》翻紅了「漏奶華」,而近日熱播的《獅子山下的故事》,也喚醒了觀眾對港餐的記憶。
港式茶餐廳自帶一股濃厚的懷舊風。一位香港文化學者在其散文《懷念茶餐廳》中寫道:「懷舊不必忠實於歷史,它不是對史實的忠誠追溯,而是一種情緒的需要,一種和身份認同有關的情緒。」
不知是否能預料到,十年後,「復古」的情緒愈發濃烈,或許有些記憶是相通的。
如今,茶餐廳不僅是港人的生活日常,也是我們印象中最香港的「味道」。(撰文 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