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河套這個「超級實驗室」,先拿量子科技試試手

河套這個「超級實驗室」,先拿量子科技試試手

責任編輯:羅維維 2023-09-12 09:34:00 來源:深圳衛視深視新聞

 金秋九月,深圳河畔,河套這一國家戰略「超級實驗室」,又迎來重磅活動。

 9月11日,河套高水平院士論壇首場活動——大灣區量子科學論壇在河套合作區深港國際科技園舉行。

 論壇以「深港協同,構建科學高峰」為主題,吸引來自全國的眾多資深科學家齊聚河套合作區。不僅有薛其坤、楊學明、賈金鋒等十名量子科學領域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出席,還有省市有關部門、各有關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代表也悉數到場。

 如此高規格的論壇,讓人不禁要問:量子科學為什麼那麼重要?這場重磅活動為什麼落戶河套,傳達出怎樣的信號?

 量子科學為什麼重要?

 當我們談論量子科學時,實際上是在研究非常微小的世界,比如原子和分子的世界。它挑戰了我們關於自然界如何運作的傳統觀念,同時也是現代科學和技術的基礎。

 量子信息技術則以量子科學理論為基礎,研究量子計算、量子通信和量子測量三大領域,有望解決提升運算處理速度、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測量精度和靈敏度等許多當前難以解決的問題。

 不難看出,量子信息正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領域。

 早在2014年,英國就發布了量子科技發展藍圖,歐盟啟動了量子計算,美國發布量子科技國家戰略。2018年9月,美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NSTC)發表關於量子信息科學的國家戰略,列明國家級量子科技發展的三個方向。谷歌、IBM等科技巨頭,也早已開始打響「量子霸權」爭奪戰。

 而在中國的「十二五」「十三五」以及「十四五」規劃中,量子信息被提及的次數也越來越多,地位不斷提高。在「十四五」規劃中,量子信息已被視為三大最重要的前沿數字技術之一。

 目前,量子科技發展已成為全世界、尤其是強國科技較量的一個戰略制高點。

 量子信息炙手可熱

 助力河套決勝未來

 2023年8月29日,國務院印發的《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正式對外發布,其中專門提出支持深港聯合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共建「量子谷」。

 在《規劃》發布兩周後,這場大灣區量子科學論壇便在河套合作區深港國際科技園舉行。作為高水平院士論壇的首場活動,它為什麼落戶河套,又傳達出什麼信號?

 《河套規劃》明確提出,到2035年,與香港園區協同創新的格局全面形成,科技創新國際化程度居於全球領先地位。

 這場重磅科研論壇的舉辦,是河套成為促進科研合作和技術創新、加速成果轉化和推動國際合作關鍵平台的一次有力印證。

 論壇上,深圳市科技創新委主任張林,從人才驅動、平台驅動、制度驅動、轉化驅動、開放驅動五個方面,介紹了河套建設世界級科研樞紐的實施路徑。

 張林表示,密集的創新要素、領先的創新技術、產業活力迸發、生態卓越這4個要素,是世界級科研樞紐必須具備的特徵。

 「深圳和香港通過河套聯接起來,就像同時具備了矽谷的技術創新和紐約的金融支持,所以我們有信心未來可以在河套建成世界級的科研樞紐。」

 緊接着,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校長薛其坤,還介紹了落戶河套合作區的粵港澳大灣區(廣東)量子科學中心的建設情況。他表示,粵港大灣區(廣東)量子科學中心瞄準量子科學前沿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逐漸形成了一流的研究氛圍。

 但是,薛其坤認為,如果要把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打造成矽谷的話,實際上還是缺乏更多的基礎研究。而基礎研究一旦產生突破,將對人類社會的發展產生顛覆性影響。

 「量子科技不但站在大國科技競爭、國力競爭和軍事競爭的戰略高度上,同時還兼具着正在從基礎研究逐漸向量子信息技術發展的一個跨越的途徑。」

 廣東省科技廳副廳長吳世文則表示,希望粵港大灣區(廣東)量子科學中心搶抓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建設新機遇,充分利用深圳河套地區的地緣優勢,吸引港澳力量乃至國際優勢資源參與中心建設,打造成為粵港澳科研合作的重要平台,搶佔量子領域技術創新制高點,形成大灣區新的經濟增長極。

 量子科技的蓬勃發展,正為河套建設成為世界級的科研樞紐注入強大動力。

 把握大趨勢

 下好先手棋

 近年來,深圳依托電子信息產業優勢,結合粵港澳大灣區量子科技研究特色和區域需求,前瞻布局量子科技等前沿技術創新領域。

 2022年6月,深圳出台「20+8」產業集群政策,將「量子信息」列為八大未來產業之一,提出要重點發展量子計算、量子通信、量子測量等領域,建設一流研發平台、開源平台和標準化公共服務平台,推動在量子作業系統、量子雲計算、含噪聲中等規模量子處理器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量子科學中心。

 《深圳市培育發展未來產業行動計劃(2022-2025年)》也提到,量子信息等四個未來產業處於孕育期,規模較小,但10至15年內有望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堅力量。

 目前,深圳成立了包括深圳量子科學與工程研究院、大灣區量子技術創新研究院、深圳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廣東省量子調控工程與材料重點實驗室和量子物質研究院等在內的一批研究機構,並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研究成果。

 以深圳量子科學與工程研究院為例,該研究院由深圳市科創委專項支持,依托南方科技大學建設,是深圳科技創新行動計劃首批啟動建設的十大基礎研究機構之一。經過5年的發展,該院已在全球吸引超過360人的人才隊伍,成為我國量子科技的南方高地。

 據介紹,深圳接下來將繼續積極響應《規劃》部署要求,加快量子科學中心等重大新型科研機構建設發展,支持企業、高校、科研機構聯合承擔量子領域科技重大項目。同時,進一步探索深港兩地科技創新要素跨境流動、資源開放共享,充分發揮深圳科技創新優勢,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

 展望未來,薛其坤感慨:「國務院剛發布的新政策,有助於我們在人員流動、資金撥付、研究生培養等方面形成合力,可以說河套正成為一個充滿不同體系運轉的實驗區,值得我們在這裏做非常多的創新探索。」

   頂圖: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特區報記者 何龍 攝 

責任編輯:羅維維 河套這個「超級實驗室」,先拿量子科技試試手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