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湖南自貿區郴州片區近三年新引進重大項目超70%來自大灣區

湖南自貿區郴州片區近三年新引進重大項目超70%來自大灣區

責任編輯:郭昕玥 2023-09-13 14:42:21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9月13日,湖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三周年情況。其中郴州片區推動湘粵港澳區域經濟合作示範區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郴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楊平介紹,郴州是世界著名的有色金屬之鄉,不僅礦藏豐富,而且有色金屬產業年產值過千億元,佔全省有色產業30%以上。郴州片區持續深化開放型制度創新,加快構建與粵港澳大灣區規則對接、標準互認、要素便捷流通、營商環境同質的制度體系,不斷提升郴州有色金屬產業外向度,延長有色金屬全產業鏈條;穩步推進金融制度創新,通過「銀投聯貸」「園區首貸擔」「信易貸」等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破解有色金屬企業融資難題;加快自貿聯動創新,推動片區有色產業與永興稀貴金屬循環產業、桂陽金屬冶煉及新材料產業形成政策聯動、分工協作、優勢疊加的產業集聚發展格局。

IMG_8034.JPG

    以科技創新助推產業發展。充分利用郴州自貿片區、郴州高新技術開發區、郴州綜合保稅區三區疊加優勢,通過保稅研發、進口科研檢測設備保稅開放共享等特色創新業務,推動相關企業以及中南大學等院校在片區共建有色金屬新材料研究院,搭建公共實驗室、檢驗檢測平台、技術交易市場、學術交流中心,構建中試孵化、成果轉化、科技金融等功能集聚發展的科技創新生態圈,有效助推有色產業高質量發展。

    以高效物流保障產業發展。基於有色金屬原材料等大宗商品進出口及貿易集散的需要,加快郴州片區鐵路物流中心、保稅倉、交易交割倉、金融監管倉等基礎設施建設,通過「湘粵非」鐵海聯運機制推動郴州陸港與深圳、廣州等沿海城市港口建立「組合港」,打造集智能監管、金融結算、貿易集散於一體的高效物流通道,為有色金屬產業發展提供保障。

    在營商環境方面,三年來,郴州片區緊跟國家戰略,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政務環境、開放環境、法治環境均得到有效提升,推動湘粵港澳區域經濟合作示範區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IMG_8035.JPG

    不斷塑造規範便利的政務環境。發布「一件事一次辦」事項37項和極簡審批事項39項,「窗口無否決權」服務機制被湖南省政務服務中心作為典型事例展示;與5省16市實現438項高頻事項「跨省通辦」,讓在「他鄉」的群眾享受到「家鄉」的服務;首創「企業服務專員+重點項目服務專員」兩員服務機制,服務企業發展,推動項目落地。「三一重能」項目10天簽約,100天過渡廠房第一台機組下線,177天新廠房竣工投產,刷新了郴州自貿速度。

    不斷營造高效包容的開放環境。全面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以自貿思維、融灣思路升級招商策略,近三年新引進重大項目70%以上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簽訂《湖南(郴州)粵港澳大灣區家政服務人才就業合作框架協議》《澳門與湖南郴州兩地消費維權合作協議》等,強化湘粵港澳直通,推動四地就業、消費等場景零障礙、零落差。強化人才交流,搭建了新材料等4個產業技術創新中心,柔性引進8個高端人才團隊;與深圳人才集團合作成立郴州人才集團,為片區企業招引優秀人才5000餘人。

    不斷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落實外商投資「准入前國民待遇+負面清單」制度,設立自貿區法庭、知識產權審判庭、國際商事巡迴審判庭;率先推行企業合規改革試點,出台11個領域230項「首違輕微違法違規免罰清單」,推動行政執法向柔性監管、信用監管、服務與監管並重轉變,讓企業家安心、放心,已吸引科力遠、格瑞普等知名企業總部遷入郴州片區。(記者 李銀明)

責任編輯:郭昕玥 湖南自貿區郴州片區近三年新引進重大項目超70%來自大灣區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