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 |  廣東醫生來港半年:從小看TVB長大 溝通無問題

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 | 廣東醫生來港半年:從小看TVB長大 溝通無問題

責任編輯:趙桐曲 2023-09-20 12:13:46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醫管局去年推出「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共10名內地醫生今年4月來港交流約一年,他們均來自廣東省的三甲醫院,臨床經驗豐富,大部分屬副主任醫師職級,其中五名醫生曾於第五波疫情中參加內地援港醫療隊。來自廣州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匡煜坤醫生便是其中的一員。

 去年三月份,匡煜坤醫生隨着內地的援港醫療隊過來,應對當時第五波的香港疫情。他在亞博館工作過一段時間,初步了解到香港公立醫院的體系和系統,覺得比較全面和先進,便希望藉着這次交流計劃,將這些系統和理念帶回內地,促進兩地醫療交流和發展。

 匡煜坤醫生目前在香港瑪嘉烈醫院的內科及老人科,擔任副顧問醫生的職務。工作了5、6個月後,他稱自己已經適應了香港的工作內容。作為一個廣州人,他笑稱自己從小看TVB長大,在平時工作以及和病人溝通方面,並沒有什麼太大問題。瑪嘉烈醫院內科及老人科副部門主管楊耀昌也表示,「匡醫生是有經驗的醫生,加上亦能說流利的廣東話,和病人溝通就很好,病人都贊匡醫生很細心。」

 他提到自己最初來港工作面臨主要困難有三個方面,首先是CMS系統具體操作,其次是要適應英文的溝通和交流,最後是要熟悉香港醫療體系裡面延續性護理的內容。

 對比兩地的醫療工作,匡煜坤醫生認為香港醫生的工作內容更加純粹一些,因為香港的醫療體系比較全面和規範化,比如一個病人復康的過程會有文員和看護去幫忙跟進,但內地有時候需要醫生自己去做這件事。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關慧敏表示,70多位護士同事和10位醫生的到來符合大家期望,雙方都有收獲,希望通過交流互相認識各自的醫療體系。至於未來的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發展動向,關慧敏指醫管局和內地相關的單位正在積極磋商,希望計劃能繼續下去,並且能有雙向的交流。(記者 羅璇)

責任編輯:趙桐曲 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 |  廣東醫生來港半年:從小看TVB長大 溝通無問題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