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金管局設CBDC專家小組 夥5大學共同研究央行數碼貨幣

金管局設CBDC專家小組 夥5大學共同研究央行數碼貨幣

責任編輯:程向明 2023-10-20 15:44:10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金管局20日成立央行數碼貨幣(CBDC)專家小組(專家小組),並與五間本地大學簽署諒解備忘錄(MOU)。五間大學的學者將參與專家小組的研究工作。金管局副總裁李達志表示,金管局一直積極促進政府、業界和學術界在研究CBDC方面的合作。

    未來考慮邀請海外學者參與

    據悉,參與的五間本地大學分別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和香港大學。專家小組成員會以個人身份參與工作(專家小組成員名單見右表)。除了本地大學,金管局未來亦會考慮邀請海外大學學者參與專家小組。

    專家小組匯聚了與金管局CBDC研究工作相關的多個領域的專家,涵蓋商科、電腦科學、經濟學、金融學和法學等。金管局希望通過成立專家小組,促進與學術界在CBDC研究方面的合作和知識交流。根據諒解備忘錄,專家小組會協助金管局研究CBDC相關的主要政策和技術事項,亦會就CBDC及金融科技相關議題為金管局提供意見和培訓,並舉辦研討會。

    專家小組已經開始撰寫兩篇研究論文。第一篇論文與CBDC的私隱事宜有關,並比較不同類型「私隱提升技術」的功效。第二篇論文將探討CBDC的互通性,並檢視區塊鏈技術和相關標準如何促進不同CBDC方案的兼容性。

    金管局副總裁李達志表示,金管局一直積極促進政府、業界和學術界在研究CBDC方面的合作。專家小組將扮演重要角色,協助香港鞏固在CBDC研究領域的前沿地位。

    科技大學商學院院長譚嘉因說:「憑藉跨領域金融科技的專長,學院一直積極推展研究項目及聯繫持份者,探索CBDC的潛力。隨着香港探索數碼貨幣領域的潛在應用,我們十分榮幸成為專家小組成員,分享見解及經驗。」

    金管局自2017年起開始研究CBDC,以了解其優勢和潛在的應用。

QQ截图20231021083935.jpg

    CBDC知多啲

    零售央行數碼貨幣與現有電子支付方式有何分別?

    從概念上看,零售央行數碼貨幣就好比央行發行的硬幣和紙幣,都是由央行發行或提供支持,記在央行的帳簿內,所以信用風險是零。至於大家存放在銀行或電子錢包內的存款,則是記在銀行或發行營運商等金融機構的帳簿內,因此存款與現金的兌換性取決於該金融機構自身的風險。

    CBDC是什麼?

    央行數碼貨幣(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CBDC)是一種全新形式的央行貨幣,指由各地中央銀行以數字化方法發行的法定貨幣。目前CBDC的可應用方式大致分為用於銀行及其他相關金融機構間的「批發型央行數碼貨幣」,以及滿足公眾日常消費支付需求的「零售型央行數碼貨幣」兩類。

    「零售層面」或「一般用途」CBDC是供個人及企業在日常交易中使用,「批發層面」CBDC則是用於銀行、央行及其他金融機構之間的交易。「零售層面」CBDC不僅是電子形式,可供公眾取用(即電子版的硬幣及紙幣),因應其設計及技術上的可行性,更可具備潛力發展出嶄新的功能,例如智能合約及加密。

    香港需要哪類零售央行數碼貨幣?

    對本地市民而言,「數碼港元」若欠缺明顯的過人之處,將難以產生吸引力,因此「數碼港元」要麼能夠互補現有零售電子支付的不足,解決痛點,要麼比現有的電子支付方式更為方便,否則難以在百花齊放的零售支付生態中佔一席位。

    「數碼港元」將面對什麼潛在挑戰?

    首先,儘管非金管局本意,但推出「數碼港元」難免令人覺得會加劇零售支付市場的競爭。其次,倘若大量市民將銀行存款轉為「數碼港元」,或有機會抽緊銀行資金。「數碼港元」面對的另一個議題,是監管機構如何界定私隱和數據保障。假如完全匿名,「數碼港元」的使用將與硬幣和紙幣無異,但無疑不合乎打擊清洗黑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的國際監管規定。(記者 姚一鶴)

 頂圖:金融管理局助理總裁(金融基建)鮑克運(前排左四)與五間本地大學簽署諒解備忘錄。五間大學的學者將參與央行數碼貨幣專家小組的研究工作。 政府新聞處圖

責任編輯:程向明 金管局設CBDC專家小組 夥5大學共同研究央行數碼貨幣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