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從中央政治局會議看2024年中國經濟工作新動向

從中央政治局會議看2024年中國經濟工作新動向

責任編輯:朱劍明 2023-12-09 14:48:42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12月8日電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8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4年經濟工作,明確提出「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強調「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一系列重要部署傳遞出2024年經濟工作新動向。

 今年經濟回升向好 明年迎來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一年

 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後經濟恢復發展的一年。

 當前,我國發展面臨的形勢錯綜複雜,國際政治經濟環境不利因素增多,國內周期性和結構性矛盾疊加。

 「頂住外部壓力、克服內部困難」「我國經濟回升向好」「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邁出堅實步伐」……中央政治局會議這樣總結今年經濟運行情況。

 複雜嚴峻的形勢下,今年的經濟運行和經濟工作成績來之不易,充分印證了黨中央對形勢判斷和相關決策的正確性預見性。展望新的一年,習近平總書記在12月6日召開的黨外人士座談會上也作出判斷:「我國經濟恢復仍處在關鍵階段」。

 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一年,做好經濟工作至關重要。

 「加大宏觀調控力度」「切實增強經濟活力、防範化解風險、改善社會預期」「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針對明年經濟工作,中央政治局會議作出系列部署。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民經濟綜合司負責人說,會議提出的「三個統籌」是明年經濟工作需要把握的重要原則。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兩者有機結合起來,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堅持不懈抓好「三農」工作,把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擺到更加突出位置,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扭住高質量發展不動搖,持續有效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加強國家安全能力建設,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

 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

 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明年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強化宏觀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關鍵是把握好蘊含其中的辯證關係。」國家發展改革委國民經濟綜合司負責人說,推進各項工作都需要尊重規律。在「穩」的基礎上推動「進」,通過經濟結構、發展質量、重大改革上的「進」來實現「穩」。在「立」和「破」上也需要把握好先後順序,否則會影響經濟發展大局,這也是經濟工作的重要方法論。

 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董煜認為,當前經濟運行中的問題既有短期的也有長期的。從會議部署看,明年宏觀政策將更精準發力,多做加法,採取更加積極主動的支持政策,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問題,進一步提振信心。

 此外,會議強調,積極的財政政策要適度加力、提質增效,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精準有效。

 今年以來,我國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努力推動經濟總體回升向好,紮實推進高質量發展。

 「會議在明確『適度加力』的同時,強調『提質增效』,有助於強化財政政策的針對性。」中國社科院財政稅收研究中心主任楊志勇說,在近年來我國持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背景下,明年的財政政策仍將繼續發力、保持積極、提質增效,更加精準、更有針對性地發揮作用。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認為,通過穩健的貨幣政策做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保持貨幣信貸總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用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實現「靈活適度、精準有效」,有力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穩定增長。

 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強經濟宣傳和輿論引導。

 「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既能提升政策效果,又有助於穩定市場預期。」曾剛說,一方面要實現新舊政策的接續,另一方面要做好財政、貨幣、產業、監管等政策的協調配合,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的合力。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為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強大動力

 構建新發展格局,關鍵在於實現經濟循環的暢通無阻,主要取決於供給和需求兩端是否動力強勁、總體匹配,動態平衡、良性互動。對此,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並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

 圍繞供給端,會議提出,要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輻射範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要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主動力,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變革、提升產業能級,補短板、鍛長板,大力培育新的支柱產業,不斷開闢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董煜說。

 圍繞需求端,會議提出,要着力擴大國內需求,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民經濟綜合司負責人說,一方面,滿足消費需求特別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要不斷提高有效供給能力和質量,改善供給需要有效投資;另一方面,在投資轉化為實物工作量的過程中,也會通過商品或服務購買等鏈條傳導,有效帶動收入增加、消費擴大,進而形成良性循環。

 實現國民經濟良性循環,離不開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會議提出,要深化重點領域改革,為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強大動力。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鞏固外貿外資基本盤。

 兜牢民生底線 保障農民工工資按時足額發放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最終目的。經濟形勢越是複雜嚴峻,越要聚焦民生關切,兜住兜牢民生底線。

 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

 「當前我國正處在恢復經濟的關鍵階段,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總方向,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是必要原則。要繼續關注重點行業、重點人群,各方面協力共創美好生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馮文猛說。

 會議還強調,要做好「兩節」期間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保障農民工工資按時足額發放,關心困難群眾生產生活,深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守護好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身體健康。

 馮文猛表示,此次會議的一系列部署關繫着百姓的民生福祉,尤其「兩節」期間保障好「米袋子」「菜籃子」供應關繫着百姓能否過好年,必須把保供穩價工作落實到位,把各項民生保障底線兜實兜牢。

 歲末年初是欠薪問題易發高發期。中國勞動學會特約研究員蘇海南說,此次中央政治局會議圍繞保障農民工工資提出明確要求,體現了對民生問題的高度關切。下一步,關鍵是要把會議部署落到實處,紮實開展根治欠薪冬季專項行動,推動查實的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盡快辦結,同時嚴懲惡意欠薪等違法違規行為,切實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會議強調,要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高質量落實黨中央對經濟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

 專家表示,當前我國正處在經濟復蘇和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期。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把各項決策部署高質量落實到位,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我國完全有條件有能力戰勝困難挑戰,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新華社記者陳煒偉、潘德鑫、趙文君、潘潔)

責任編輯:朱劍明 從中央政治局會議看2024年中國經濟工作新動向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