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羅光輝 | 高安:江市遊人夜未回

羅光輝 | 高安:江市遊人夜未回

責任編輯:郭昕玥 2023-12-26 16:54:55 來源:

    我的家鄉江西高安,古稱瑞州府,是一座風景秀麗、名人輩出的城市,一座歷史悠久、物產豐富的城市,一座素有「贛中明珠」之美譽的城市。作家蔣子龍在高安探秘後的印象是:一座很洋氣的城市。

    大觀樓,原名錦水奇觀樓,意為錦河邊觀看美景的城樓,是高安的標誌性建築,始建於北宋元豐年間,後經多次重建和修復。北宋時期的思想家、文學家蘇轍曾登上大觀樓並留下了一首詩:「蒼然莫色映樓臺,江市遊人夜未回。何處酒仙無一事,肩輿鼾睡過橋來。」多有動感的畫面!

    小時候進城,我常來這兒玩耍,依稀記得,樓下有一條石板街,兩邊的店舖,木門木窗,古韻悠悠,香煙瓜子、薯片米糖、衣服布疋、五金雜貨,應有盡有。石板街深深的車轍,不知是誰留下的。

圖2:大觀樓夜市.JPG

大觀樓夜市

    如今的大觀樓是2000年重新修復的,以一種全新姿態屹立在錦江岸邊。今年,這裏又新增了一處與煙火共生的流光溢彩的風景——夜市。

    這裏有著十足的煙火氣息,攤位上,小龍蝦、生蠔、蛋炒飯、烤魚……香噴噴的美食琳瑯滿目,令人垂涎。臭豆腐、炸雞爪、麻辣燙、檸檬茶……各種味道混合交錯,四處飄香。

    油鹽醬醋,鍋碗瓢盆,小鍋小鏟,小桌小攤,幾個七八歲的孩子,在「小小廚房」前切菜顛勺,爆、炒、焗、炸、煎、燒、燉,像模像樣,大人則在旁邊觀摩。

    廚藝,這門高深的學問,在小孩的眼裏,就是玩,就是樂,就是享受。他們以開心快樂為佐料,盡享掌廚之歡,不負美食之愛,隨意烹煮煎炒,我駐足觀看,看到了我的童年。

    宋代文學家蘇軾說:「人間有味是清歡。」一間有溫度的廚房承載的是一家人的酸甜苦辣。地攤上的小小廚房,方寸之間調和著人間五味,小孩當廚師,大人做看客,一起享受其樂融融的溫暖,一起品嘗撫慰塵世的一飯一菜。

    「來一碗。」「來一碗。」「我也來一碗。」……

    「好嘞!」「社恐夫妻」笑著把一碗碗糯米飯捧給顧客。

    說起「社恐夫妻」,戰友給我講了一段他們的故事。

    這是一對患有社交恐懼症的夫妻,女的內向、慢性子,男的標準宅男一枚,他們平常的生活軌跡就是家園、菜園、田園。大觀樓夜市開張以後,在熱心人的撮合下,他們租了一個攤位,經營自己的祖傳手藝:糯米飯。沒想到,剛開張,生意就不錯。在夜市,他們聞到了人世間的生活味,結交了不少朋友,掙到了錢,內心一點一點在強大……糯米飯的香氣裏,升騰著人間萬般煙火。

    百姓大舞台,百姓看,百姓演,百姓樂。

    「微山湖哎陽光閃耀」「我們都是神槍手,每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日落西山紅霞飛」「村裏有個姑娘叫小芳」……百姓舞台百姓歡,百姓放歌樂翻天。

    好友胡三元,詩詞愛好者,登臺一首《滾滾長江東逝水》引來鐵桿粉絲。肩挎吉他的女性喜滋滋地來到他跟前:還在浮橋上,我就聽到您那高亢、充滿磁性的聲音,我把朋友都甩了,跑過來聽您唱歌。

    「你怎麽知道是他在唱歌?」

    「他的聲音,即使在錦河上轉九十九道彎,我也能辨得出來,高安不少人都能辨識他的歌聲,都喜歡聽他唱歌。」這之前,我還以為胡老弟只會寫詩作詞喝酒,想不到他還有不少歌迷。接着,他又唱了一首《英雄贊歌》,直抒胸臆,激情滿懷。

圖3:瑞州府衙.JPG

瑞州府衙

    白天,大觀樓下、府衙前面的街道,有點冷清。

    太陽落山,夜幕降臨,燈亮,人聚,夜市來了,人來人往,好不熱鬧,多彩的經營攤車演繹著多彩的故事。

    夜市,豐富了群眾夜間生活,點燃了經濟發展的溫度,成了新的消費增長點。

    今年以來,高安市把繁榮夜經濟作為激發消費潛能的手段之一,不斷創新模式,拓展新業態,實施「讓城市亮起來,讓人氣旺起來,讓消費火起來,讓市民樂起來」的品牌提升計劃,為夜間經濟不斷註入活力。

    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相結合,厚植高質量發展的文明底色,我相信夜市會越辦越紅火。

    此刻,我想起了文天祥。文天祥曾經在高安做過瑞州知府,管轄著高安、上高、宜豐、萬載等地。他那「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詩句猶如一盞長明燈,映照著大觀樓的天空與大地。

    作家簡介:

    羅光輝,原解放軍國際關系學院政治部主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理事,軍旅作家。作品多次在全軍、全國獲獎。有多篇作品被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收入中、小學生課外讀本《古今詩文閱讀》和《語文綜合閱讀》,名字入選《中國散文家大辭典》。代表作有《軍號與玫瑰》《秋色之旅》《令人眷戀的風花雪月》《似水流年》等。

頂圖:羅光輝

責任編輯:郭昕玥 羅光輝 | 高安:江市遊人夜未回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