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粵劇生行身段電腦評估系統助力粵劇代代相傳 評分準確度媲美專業導師

粵劇生行身段電腦評估系統助力粵劇代代相傳 評分準確度媲美專業導師

責任編輯:朱劍明 2024-01-11 11:12:49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教育大學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教授、戲曲與非遺傳承中心執行總監梁寶華指導的兩項粵劇發明,「粵劇生行身段電腦評估系統」與「粵曲拍和」iPad應用程式,幫助學生充分領略粵劇之美,從聲、光、電、動作等方面,全面還原粵劇專業訓練。對比以往正規和較為嚴厲的「師徒制」培訓模式,兩項發明對現今普遍使用「學院制」教學制度形成輔助,助力粵劇代代相傳。不僅如此,系統在弘揚粵劇傳統文化的同時,更可循序漸進矯正青少年的站姿和動作,將藝術與康養完美融合,把健康優美的身形體態還給青少年。

780492529476777712.jpg

 梁寶華團隊的發明初衷,旨在協助用家學習及練習粵劇身段動作,幫助傳承傳統藝術。

 梁寶華教授率領團隊合作發明的粵劇生行身段電腦評估系統,發明初衷旨在協助用家學習及練習粵劇身段動作,幫助粵劇教師有層次的、循序漸進地完成教學任務,傳承傳統藝術。

 身為粵劇發燒友的梁寶華透露,與眾多粵劇師傅溝通時得知學生上完每周的粵劇培訓班之後,周中餘下的時間缺乏指導和輔助設備進行練習,或出現動作走樣或變形。對學生已形成的壞習慣和錯誤的動作,部分粵劇老師可能會感到難以糾正,甚至感到困擾。

 傳承藝術兼改善形體

 粵劇生行身段電腦評估系統收錄了31個生行基本身段動作,發明過程中,由粵劇名伶阮兆輝穿上設有19個感應器的動作擷取設備,系統精確地把每個關節動作記錄下來。系統內置光學動作捕捉軟件,能夠將各個的動作以數碼3D模擬的方式重新展現,配合其節奏附以鑼鼓音樂。學生可使用系統進行課後練習和自我評估,動作姿勢不走樣。研究助理員彭詠欣介紹說,系統將所收錄的生行動作分為易、中、難共三個等級。點擊特定動作,首先出現的是虛擬生行表演相應動作。

43475483588763823.jpg

 粵劇生行身段電腦評估系統內置光學動作捕捉軟件,讓學生進行課後練習和自我評估,而且打分極為準確,與專業粵劇演員的評分無異。

 至於學生練習的部分,感光動作可以捕捉學生的動作,並逐一進行比對。系統的打分準確程度,對學生十分重要,梁寶華分享說,將專業粵劇演員的動作評分與系統內建的評分數據作比較後,發現沒有分別,結果非常可靠。

33912419272523590.jpg

 粵劇名伶阮兆輝穿上設有19個感應器的動作擷取設備親自示範,粵劇生行身段電腦評估系統精確地把每個關節動作記錄下來。

 現場所見,梁寶華長期受粵劇藝術的薰陶,站姿優雅挺拔。不過,女性想要透過該系統幫助習得更優雅姿態,就需要「等一等」,原因是目前系統尚未引入花旦的動作,收集花旦的動作亟待政府注資以及社會捐助。

 粵曲拍和app協調手腦

QQ截图20240111112432.jpg

 大眾可經iPad免費下載粵曲拍和。

 梁寶華的另一項發明是粵曲拍和,為世界上首款獲知識產權署頒發專利權的iPad粵曲彈奏應用程式,是與教大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助理教授梁智軒博士合作研發。大眾市民從iPad免費下載後,可根據附帶的樂譜,彈奏出《帝女花》等粵劇經典曲目,亦可上載自己的曲目。老友記們可隨時通過程式練習經典劇目,促進腦部、手部動作協調性、靈活性,顯著減少樂齡人士腦退化風險。

59251479257179289.jpg

 梁寶華(左)與梁智軒合作研發世界上首款獲知識產權署頒發專利權的iPad應用程式粵曲拍和。

33054870496779338.jpg

 梁智軒指出,粵曲拍和預設12種旋律樂器如二胡、琵琶、古箏、小提琴等,以及14種敲擊樂器如鈸、木魚等。

 該程式透過「音控方格」(Expression Grid)技術,用家只需觸碰平板電腦屏幕便可彈奏樂曲。程式內置10首曲譜,包括《鳳閣恩仇未了情》之《胡地蠻歌》、《帝女花》之《香夭》等。用戶亦可自行上載其他PDF格式曲譜。此外,該程式預設12種旋律樂器(包括二胡、琵琶、古箏、小提琴等);14種敲擊樂器(如鈸、木魚等);以及提供5個線口(即定調和音階)選擇,配合不同的曲目的需要。

 程式內的大部分樂器聲響由樂師於錄音室現場演奏錄製,音質還原度高而且清晰。內置的音鍵可按需要,選擇不同的的線口(音階和調式)並以專供粵曲使用的工尺譜顯示。

895178619169815903.jpg

 粵曲拍和令大眾更易接觸粵劇文化,降低學習門檻,為弘揚傳統文化播種。

 助力培養專業粵劇藝術家

 梁寶華建議,大家可以在兒童階段開始練習演唱粵劇,進入音樂世界。他觀察到,高齡先開始學習粵劇的人士,對唱詞、動作等的運用不如從小學習的人士。對比之下,從事多年粵劇教學、表演的資深藝術家,即使年事已高,腦、眼依然保持相當高的靈活度。

 鑒於目前香港粵劇的傳承模式以學院制為主,並輔以社區訓練模式,而傳統的師徒制已漸漸消失。因此,粵劇的傳承亟需依靠一個有效的學院制教學模式,並配合粵劇生行身段電腦評估系統、粵曲拍和等正規的練習軟件定期複習動作,方可成功培養未來的粵劇專業藝術家。(記者 鄭珊珊)

 頂圖圖説:香港教育大學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梁寶華教授

責任編輯:朱劍明 粵劇生行身段電腦評估系統助力粵劇代代相傳 評分準確度媲美專業導師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