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有片 | 【百家爭鳴】論何謂「香港中產」

有片 | 【百家爭鳴】論何謂「香港中產」

責任編輯:靜文 2024-01-22 09:28:57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

 察潮

 人類社會不同歷史時期,世界不同國家和地區對「中產」都有不同的定義。至於如何定義「香港中產」,特區政府和學術界並沒一個統一的標準。筆者綜合今天香港的各項生活指數、租金樓價、社會政治、經濟民生……等數據作出初步的推算。

 寬鬆的標準,日薪5000港元×22工作日,月薪11萬港元。11萬港元月工資收入,只能作為香港中產的入門級。嚴格的標準,日薪10000港元×22工作日,月薪22萬港元。有月收入11萬至22萬港元這個組別,才能稱之為「香港中產」。只有那些政商界高官高管、大學榮譽教授、專業人才或經商營生成功者,才能稱為香港中產階級。

 香港目前法定最低工資為時薪40港元。如純以最低工資時薪40港元×每日工作10小時,即日薪為400港元。再以日薪400港元×22工作日,月薪8800港元。如以此為基本中位數,香港的所謂在職貧窮線,應為月收入低於8800港元以下者,即會落入在職低收入一群。

 至於香港基層收入的標準方面,則波幅非常之大,月收入9000至月收入10萬,這一大批都可歸納為「香港基層」。若果認真研究,這是一組非常殘酷的數據,誰能夠理得順以下三組基層群組、共9個組別的數據,應該可以提名競逐諾貝爾經濟學獎:

 第一組月收入排頭位的10萬元以下(上者收9萬以下,中者收8萬以下,下者月收7萬以下);第二組月收入排次位6萬元以下(上者收6萬以下,中者收5萬以下,下者月收4萬以下);第三組月收入排尾位3萬元以下(上者收3萬以下,中者收2萬以下,下者月收1萬以下)。

 「香港基層」這組數據是讓人非常頭痛的,當中涉及單身人士,已婚人士/單職或雙職家庭(未有生育),已婚人士/單職或雙職家庭(有生育,1個,2個,3個……)。有個人到家庭形形色色,各自的訴求都不同,各自的困難都不同。新形勢下,香港社會需要集中大量的資源,解決上述基層問題。

 發展為財富分配均衡的幸福社會

 筆者寄望特區政府、立法會和社會各界能多關顧「香港基層」問題,特別是多關注月收入9000至月收入2萬,已婚人士/單職或雙職家庭(有生育,1個,2個,3個……)這批基層家庭,向上流動或向下流動,都是時常出現的。特別是在有兒童的家庭,在兒童的成長階段,這類基層家庭受經濟影響,抗壓能力往往是最脆弱的,如果社會能適度適時增設福利,在他們青黃不接,最需要支援的時候,送上及時雨雪中炭,好多社會深層次的問題都能夠迎刃而解,香港社會將會更加美好。

 香港作為世界經濟開放程度最高的經濟體之一,未來所受的外圍衝擊只會越來越大,影響越來越深遠,所謂大型跨國公司、世界級投資銀行,亦不是如大家想象的那麼堅強。投資稍有不慎,財富便可能直接蒸發歸零。所以,那些擁有較高收入的基層家庭,是受益於社會持續穩定,內外經濟持續繁榮興盛,各項投資順風順水。如果沒有這些條件,目前所擁有的都是如夢幻泡影。故此,香港社會各界萬不能再安於現狀,應該想想如何加強培養強大的生產力,以實業作為我們社會財富的主要來源,銳意發展成為財富分配更均衡的幸福社會。新形勢下,我們更需要集中焦點,以解決基層問題為大前提,不可為講而講!

責任編輯:靜文 有片 | 【百家爭鳴】論何謂「香港中產」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