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商報專訪】海聞:中國經濟仍具巨大發展潛力

【商報專訪】海聞:中國經濟仍具巨大發展潛力

責任編輯:楊琪 2024-04-06 12:48:49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近日,2024北大深圳論壇在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滙豐商學院創院院長海聞的主持下成功舉辦。作為深圳版「到北大聽講座」的標誌性活動,北大深圳論壇自今年起,不僅涵蓋了經濟金融問題,還擴展至科學技術和國際關係等多領域。以「前沿、高端、務實、開放」為特點,論壇匯聚了不同領域最權威的演講者,直面社會公眾,解答當前最關注、最迫切、最緊要的問題。論壇的討論內容既有前瞻理論,又面對現實問題,既分析當下,又探討未來,引發了現場逾千聽眾的強烈共鳴。

 在論壇結束後,海聞接受了香港商報記者專訪,就中國經濟增長動能、宏觀調控和科技應用的社會考量等話題進行了深入解答。

 眾多財商大佬看好中國發展

 關於中國經濟,海聞表示,雖然當前面臨一些短期問題,但從長期看,中國仍具有巨大發展潛力。他強調,中國仍處於經濟發展中的起飛階段,尚未達到發達國家的產業結構和城鎮化水平,因此仍然有很多機遇可供挖掘。

 近期亦有眾多世界級企業代表來中國考察並繼續布局投資中國。對此海聞指出:「企業家來看的是微觀的東西,觀察什麼產業在中國投資有機會,哪些產品在中國有市場,他們據此來作出判斷和選擇。而有些學者,僅僅看的是短期的宏觀數據。還有一些不看好中國經濟的人,其實跟中國並沒有太多關聯,他們也不會仔細去尋找機會。」

 海聞亦強調了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和國際化的營商環境的重要性,比如對外資企業和民營企業予以公平對待和明確的法律保障,以此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確保經濟持續增長。

WechatIMG2298.jpg

 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滙豐商學院創院院長海聞 香港商報記者 趙師越攝

 5%經濟增長目標可行

 海聞認為,中國今年5%的經濟增長目標可行,「因為我們還處在一個經濟起飛的過程中,城鎮化、市場化和產業結構的變化本身對經濟有拉動作用」。

 他指出,經濟的拉動力主要依靠消費、投資和出口。他認為去年投資和出口方面的增長都不夠理想,並提出了在這些方面加強政策支持的建議,特別是通過提振民營企業信心和增加機會來促進投資的增長。去年的消費雖然增長較高,但主要凸顯在餐飲方面的消費,今年應該通過提升消費信心來增強商品的銷售。「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就業,如果說就業和收入比較穩定的話,那麼商品零售就會有一個比較好的增長」,海聞解釋道。

 海聞指出,消費、投資、出口仍然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但涉及的各個細分領域會有變化。「例如在消費需求上,在物質生活已經得到基本滿足的情況下,人們對服務業和製造品的質量和品種有了更高的要求。投資方面,現在會從房地產業或傳統製造業轉向高科技或高端服務業等一些更有發展前途的產業。出口方面,以前主要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而且出口的對象主要是歐美市場,現在可能轉向東南亞、中東、南美市場,出口的產品也更多地轉向技術或資本密集型。」

 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相得益彰

 美聯儲3月20日議息維持高位利率不變,日本近日也加息,在外圍高息環境下,中國則採用適當降息、維持寬鬆貨幣政策,也反映了當前國際上不同經濟體面臨的現狀各異。海聞指出,近期美國、日本等國的貨幣政策,主要是應對通貨膨脹,也擔心經濟過熱,所以要通過加息,或者是保持高利率的緊縮貨幣政策來調控。而中國目前希望更好地促進經濟增長,所以用的是寬鬆的貨幣政策,這是契合現時中國經濟發展需要的。

 海聞進一步闡釋:「這樣兩個不同方向的貨幣政策對中國經濟有兩方面影響。首先,在資本自由流動的前提下,資本可能會往高息的美國或日本流動,不利於中國的資本市場。其次,國外緊縮的貨幣政策和我們寬鬆的貨幣政策,使得人民幣維持在一個比較低的匯率水平,有利於出口,也抑制了進口,淨出口值的增加對GDP的增長有正面影響。」

 近期數據亦顯示,中國出口開始變得更加穩健。中國官方PMI出口訂單分項指數在3月份躍升至51.3,創下13個月以來的新高,財新的調查結果也顯示出同樣的增長。

 海聞續指,基於貨幣政策的雙面性和局限性,未來內地可能要更多地用好財政政策。「因為寬鬆的貨幣政策一方面可以讓我們的匯率保持低位,有利於出口,但同時不利於吸引資本。另外,貨幣政策寬鬆到一定程度,也有可能出現『流動性陷阱』,對投資沒有多大刺激作用。所以,未來也需要用好財政政策,增加政府開支,把總需求拉上去,讓經濟變得更加活躍。」

 AI技術發展須以人為本

 海聞認為,消費的增長主要關注兩個領域,一個是老百姓日益增長的傳統消費,另一個是企業通過技術發明刺激起來的新型消費。他指出,當前AI技術的興起不僅大大提高了各行各業的勞動生產率,還刺激了很多新的產業發展和消費需求,出現了新的產業鏈,這對中國經濟、對全球的經濟都有影響。

 「在AI技術上中國目前至少可以排到第二」,在讚譽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成就的同時,作為經濟學家,海聞也強調,不能光看技術的先進程度,還要看它對社會的正面影響和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

 「我認為AI也會引起一些人們擔心的事情。技術替代是有社會成本的,社會各行各業不能太快地被新技術替代。」

 海聞指出,新的技術應該研發走在前,但要視社會的替代成本決定是否應用。他表示,高科技在研發上是越先進越好,但在應用上是越適合越好,越適合社會發展階段的科技就越好。「在一個技術很熱的時候,需要有些人冷靜地去思考可能存在什麼負面影響,它的應用需要有所控制。」

 他舉例道,很多投資是需要時間來折舊和回收成本的,如果一個企業剛起步一兩年,機器都還很新的時候,馬上用一種更新的技術把他們全部淘汰掉了,那麼這個社會成本很高。如果說機器正好快折舊完了,這時趁機引進新的技術,這個社會成本就比較低。

 他續指,技術替代的就業成本也不能不考慮。「因為新的技術、新的產業的產生,會造成原來產業的一些工作被淘汰。淘汰的過程當中,需要考慮怎麼能夠使人們通過教育培訓來適應新的行業,否則會帶來嚴重的失業和社會問題。」(記者 李穎 楊琪 趙師越)

責任編輯:楊琪 【商報專訪】海聞:中國經濟仍具巨大發展潛力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