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 特别报道
看,合肥新橋的「五張面孔」(下)
2021-10-28 17:25:06 來源:香港商报网 責任編輯:赵书琪
    打造高顏值綠色生態高地,是新橋科創示範區建設的目標之一。在空港國際小鎮的規劃圖上,18公里「森林環廊」圍繞四周,綠谷活力帶連通兩大湖泊,形成「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多組團節約緊湊發展」的生態小鎮佈局。
 
    綠:全域綠色 打造高顏值生態高地
 
    據了解,新橋科創示範區整體採用生態設計理念,綠化面積佔比超過全市平均水平,「在這裏,會打造出『人在綠中走』的生活環境,構建全域綠色生態系統。」
 
    除了生態以外,新橋科創示範區的民生配套建設也在快速建設之中。「目前建成安置點6個,在建的有4個。」新橋科創示範區建設指揮部規劃建設部部長張興龍說,新橋已經建成中小學4所、衛生院2個,引進168、50中、省二院等優質教育醫療資源。
 
    「我們還開工建設空港醫院一期,填補大型綜合醫院空白,並建成百姓之家、農貿市場、公交首末站等。」據了解,合肥市空港醫院項目預計年底前完成主體結構封頂,建成後,將是新橋科創示範區第一個三級綜合醫院。
 
    水:以水為「魂」 佈局全域性「海綿城市」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城市的靈魂。與其他地區不同,新橋科創示範區水系極為發達。「淠河總乾渠、瓦東乾渠、滁河乾渠三條主要的乾渠流經新橋,總長有26000多米。另外,寶教寺水庫和焦湖等水庫的面積,也達到了3335畝。再加上其他小河小溪,形成了豐富的水系。」何宗軍說。
 
    新橋科創示範區位於合肥的上游,水質優良,而為了保護優秀的水環境,新橋科創示範區在建設中也打造全域性的「海綿城市」。2020年底,按照精品道路理念及德國漢諾威水公司的海綿城市模型設計建設的新港路、分水嶺路建成通車。
 
    「按照海綿城市打造的道路,採用滲、滯、蓄、淨、用、排等措施,具有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淨水等功能,既能不讓污水流入河流,還能在暴雨時杜絕內澇發生。」
 
    為了充分利用水資源,新橋還建設了全國首例Ⅲ類水出水標準的長崗污水處理廠尾水提標及中水廠,「目前正進行設備系統和性能調試,即將通水試運行。未來,中水會用在很多地方,以節約水資源。」
 
    「2020年,新橋科創示範區建設指揮部正式成立。兩年來,一批重大產業、重大基礎設施、重大城市功能配套加快建設,不斷取得節點突破,新橋騰飛其勢已成、其時已至、其興可待。」看着蓬勃生長的示範區,張興龍有感而發。
 
    「十四五」期間,新橋科創示範區將建設國際航空貨運集散中心,建設國際化生態宜居空港新城,打造一座「生態、創新、科技、智慧」的宏偉航城。而這片因機場而生的區域,也將「振翅騰飛」,邁向臨空經濟發展的新階段,努力成為全省「三地一區」建設的'領頭雁"。(李長龍 柏永)
 
    頂圖:合肥新橋科創示範區鳥瞰圖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掃碼瀏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