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 特别报道
【鄉村追夢人】宣守寶:耕耘鄉村間的「老黃牛」
2021-10-28 17:37:54 來源:香港商报网 責任編輯:赵书琪
    他的笑容如陽光般和煦,他的目光如鋼鐵般堅定,他活躍在村頭巷尾、田間地頭、農家院落、溫室大棚,為南崗居民辦實事、解難題,他是蜀山區南崗鎮農辦主任宣守寶。
 
    2021年,已過五十知天命的他仍然在農村基層工作中堅守崗位。這一年,是他從事農辦工作的第30年。
 
    躬身基層 一心紮根為鄉親
 
    湛藍的天空映襯着潔白的雲,秋日的陽光穿透樹冠,懶散地投射在鄉間道路上,遠處綠意田園、靚麗村莊與生態農場交相輝映,呈現一幅秋日鄉村美麗畫卷。讓人不禁想曾經的農田縱橫、家家種田犁地的南崗鎮何以變得如此美麗?
 
    「這所有的變化都要從2010年南崗鎮實行土地流轉政策開始說起。」1991年,宣守寶從安徽農業大學畢業,分配到蜀山區參加農業工作。30年來,他見證鄉村的土地里長出一茬茬莊稼,一季嫩綠,一季金黃,播種收穫年年如是。
 
    「過去南崗是一個傳統農耕鎮,村民以種地務農為生,不僅收益甚微,每年秋收後秸稈焚燒還給環境帶來污染。」如何讓農民增收、優化農村產業結構、改善農村環境,這些問題盤繞在宣守寶心頭多年。
 
    2010年南崗鎮按照蜀山區委、區政府的決策部署,大力推進土地流轉,宣守寶奔走在一線,和同事與企業對接,幫助政府引進33家農林科技型企業,在南崗發展蝴蝶蘭、柑橘、軟籽石榴等特色優勢農業。
 
    農村土地「動」起來、結構調整「活」起來、農民群眾「富」起來……回憶南崗鎮這幾年的變化,宣守寶臉上有着藏不住的高興,眉宇之間都是興奮,新的「三農」工作在腳下的這片鄉土上鋪開了斑斕畫卷。
 
    潛心鑽研 一片赤心為三農
 
    宣守寶喜歡搞農業,全年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基層跑,南崗鎮所有的水田農場都留下了他堅實的步履。
 
    為了實現蝴蝶蘭生產基地蝴蝶蘭種植增效,宣守寶積極對接企業需求,邀請專家到基地指導和傳授專業技術,幫助架起了9000多平方米現代化溫控大棚,培育蝴蝶蘭、蘭花等高端花卉,在做好蝴蝶蘭成品花種植的基礎上,企業進一步完善了栽培設施,逐步擴大種植規模。如今在基地溫暖的大棚里,鮮艷的蝴蝶蘭亭亭玉立,盛裝綻放,等着遠銷南京、上海與杭州等地。
 
    柑橘在溫度高的南方生長良好,而合肥的氣候不適合種柑橘。為了幫助小獵人農場實現「南果北種」,讓咱們合肥人吃到甘甜多汁的本地橘子,宣守寶和農辦同事一起,為農場和省內外知名高校、企業「牽線搭橋」,從國外引進新品種,促進成立柑橘等果樹研究中心,優化柑橘栽培技術。啃「硬骨頭」、學難技術,經過長時間摸索和實踐,南崗鎮的土地上飄來了南果的芳香。
 
    天道酬勤,有為有位。宣守寶先後榮獲市級「先進個人稱號」「農委先進個人」等榮譽。三十多年刻苦工作以來,宣守寶愛崗敬業,任勞任怨,無私奉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奏響了情系「三農」的音符。
 
    固本開新 一心爭做「新農人」
 
    站在田頭,宣守寶望着伸向遠方的鄉道表示,「『以農為基,春種秋收』是南崗鎮過去幾十年來發展的核心,如今『鄉村振興』的號角已經吹響,南崗鎮新一年的好光景即將到來。」
 
    近年來,以宣守寶為代表的「新農人」,立足農業之基,探索發展新模式。在南崗鎮依託山、渠、田、林立體交織的戶外環境,正打造旅遊產業與戶外運動、體育產業融合的「騎游小鎮」,2020年自行車博物館也成功落地。
 
    「不僅讓熱愛騎行的市民有了新的打卡地,同時也推動了生態旅遊休閒區的發展。以農為本,鄉村有了更多可能與期盼。」宣守寶感慨不已。
 
    在同事眼裏,宣守寶就像一頭不知疲倦的「老黃牛」,深深紮根於「三農」事業,奔波在鄉村的熱土,揮灑汗水、散發光熱。
 
    「工作時間越久,我對這片土地越有深厚的感情,過去30年我用自己的所學和經驗,做出了一些努力,很高興見證了鄉村的脫變,未來我以『新農人』身份,繼續腳踏實地,做好新時代下的『三農』工作,讓咱們的鄉村更添神韻、讓農民的生活多姿多彩。」(劉曉朦 朱琛琛 柏永)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掃碼瀏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