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粵港澳大灣區與長江經濟帶協同發展的國家戰略背景下,湖北科創供應鏈平臺以深圳離岸創新中心為支點,深度融入大灣區創新生態圈。據悉,平臺已連結大灣區科研機構、企業及服務機構55家,對接創新項目202個,入駐創新中心項目36個,成為跨區域創新協同的「湖北樣板」。
立足湖北、聯動灣區、融入全球,平臺在深圳、比利時建設離岸創新中心,在光谷建設在岸創新中心。作為湖北對接大灣區的「科創橋頭堡」,湖北科創供應鏈平臺深圳離岸創新中心聚焦人工智能、電子信息等前沿領域,構建「技術孵化-資本對接-產業落地」全鏈條服務。
「天是指『天網』,地是指『地網』,人是指人工智能。」湖北科創供應鏈平臺有關負責人介紹。日前,湖北科創供應鏈「天網」平臺接入DeepSeek-R1大模型並進行本地化部署,通過應用人工智能技術開發升級科創智能助手、政策AI解讀等功能模塊。疊加此前搭載的北斗產業智腦,「天網」平臺上與北斗相關的169個產業鏈節點已形成全產業鏈資源圖譜,關聯企業約2.67萬家,關聯人才約10萬名。此次掛牌北斗產業服務驛站的目的,是打造北斗科技成果轉化的專屬「地網」,讓企業在線下也能迅速對接轉化需求、找到應用場景。
據介紹,湖北科創供應鏈平臺運行一年多以來,已匯聚企業6.5萬餘家,幫助企業完成需求1.2萬餘項。(記者 鄒慧 通訊員 姜勝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