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生圍河流導賞徑 景色怡人-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新界专刊 > 新旅游

南生圍河流導賞徑 景色怡人

2016-12-16
来源:香港商报

      觀濕地河盆雀鳥 兼體驗河流保育

  南生圍河流導賞徑  景色怡人

  南生圍向來有香港後花園之稱,近年由於保育意識不斷提高,市民對「她」的動向非常關注。渠務署與綠色力量合作,於2013年開始構思成立南生圍河流導賞徑計劃,希望能推廣河流保育的信息。此導賞徑於2014年11月正式推出,反應理想。雖然有如此設計配合大自然的河流導賞徑,但亦需要遊人的合作,不應隨意拋棄垃圾。尤其是每逢假日之後,渠務署會派員到沿途執拾遊人遺留的膠樽等廢物,不致破壞景色。香港商報特約記者 劉楚婷

  有份參與此項目的渠務署工程師余偉昌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導賞徑其一景觀是元朗排水繞道,以往元朗區經常出現水浸,元朗排水繞道是區內眾多河道工程之一,有效堵截市中心南面約六成雨水,再由錦田河排放大海,令水浸威脅大減。而南生圍河流導賞徑的設計平坦,老幼咸宜,遊人可以步行或踏單車出入。

  ●全長5.5公里行2個多小時

  導賞徑全長5.5公里,起點設於元朗青山公路,經元朗排水繞道,錦田河新河道、山貝河到達南生圍。全程約需兩個多小時完成,沿途設有10個資訊牌,介紹河道工程和生態知識,以及本地河流特色的自然環境及動物。沿這條導賞徑的尾站,徒步約10分鐘可以到全港現時唯一的橫水渡,乘舢舨到達對岸,之後就可以重回元朗市區。

  「這是世界潮流,不單照顧到排洪,又能兼顧綠化生態。近10年,渠務署的河道設計都是循此方向。以前的人工河流通常是石屎明渠,主要作用是解決水浸。水能收集得快,走得快。不過,隨時代的發展,市民對河流的要求改變,在設計方面都要配合。由最初在兩邊種草磚綠化河道,再增加更多生態元素,例如是保留河曲,故意將水流減慢,令更多生物可以保留下來。」

  余偉昌表示,元朗排水繞道下游附近開闢了一片7公頃的人工濕地,以補償工程破壞了的魚塘和農地。此濕地將收到的水作天然處理,令有機物可以天然分解,類似一個污水廠的作用。平日不會對外開放,並交由漁護署負責生態管理。

  ●濕地有黑臉琵鷺等棲息

  沿導賞徑漫步,欣賞人工濕地、錦田河河盆、富元朗特色魚塘、河岸的紅樹林,景色怡人,走到末段,剛好是錦田河與山貝河的交之處,從這裏可遠眺位於米埔及內后海灣的拉姆薩爾濕地,該處有黑臉琵鷺等瀕危水鳥棲息,也有針尾鴨、澤蛙、彈塗魚各類濕地物種。南生圍則是本港著名的郊遊和婚照拍攝的勝地,其自然生態資源非常豐富。

  ●列拉姆薩爾濕地國際認可

  其中一個值得推介的是名字特別的拉姆薩爾濕地。米埔和內后海灣約1500公頃的泥灘、紅樹林和魚塘,已於1995年獲正式列為拉姆薩爾濕地,具國際性認可。公約的正式名稱是《具有國際意義的濕地特別為水禽棲息地的濕地公約》,旨在保護及推廣善用濕地,是多國政府於在1971年於伊朗拉姆薩爾市簽訂的一條公約,因而又稱《拉姆薩爾公約》,每年2月2日訂為世界濕地日以誌公約簽訂。此濕地相當重要,需要保護,不能隨便填平或進行工程。所以在兩河的整治工程時,在河口保留了一些魚塘及保留河床的天然泥土底質,在河岸種植紅樹,保護生態。

  ●冬季成千上萬候鳥場面壯觀

  拉姆薩爾濕地是水鳥天堂。如果想觀賞雀鳥,建議選擇冬季前往,此段時間會有成千上萬的候鳥由北方飛來過冬,當中包括多種世界性瀕危品種 ,場面壯觀。每逢冬天,都有大量的水鳥在南生圍錦田河和山貝河河口覓食,吸引不少市民前來觀賞。

  談到近年不斷傳出南生圍的發展計劃,市民都擔心附近生態會受到破壞。他表示,由於導賞徑沿路是政府地,不會作發展。不過,一旦鄰近的私人地作發展,對人流及景觀會有影響。至於會否成事,要有待當局的審批。

  ●沿途10資訊牌設QR Code

  余表示,南生圍導賞徑的資訊牌設有QR Code,方便遊人自助導賞。由推出至今,點擊率高達7.5萬次,並不斷上升。遊人數目多不是問題,但擔心垃圾增加。雖然資訊牌上已明確提醒遊人愛護河流,切勿亂拋垃圾,食環署亦設有垃圾箱。渠務署亦會定期派員清理河道和和河堤上的雜草廢物,確保河道暢通。基本上,河流的水質不會太差,因為主要是收集雨水。

    余偉昌負責渠務操作維修

  余偉昌於2012年加入渠務署任職新界北渠務部操作維修科。他主要負責渠務設施的日常操作及維修、以確保排水系統能正常運作,亦要就新界北地區的發展項目提供排水方面的技術意見。渠務工程涉及渠務的定期維修,渠的狀況與水管有點類似,平均的壽命約20年,雨水渠會比污水渠保養較佳。渠務署定期有閉路電視的系統,走入渠道觀察,找出毛病。當遇到黃雨、紅雨、黑雨就要做緊急輪班工作,因為此段時間水浸的投訴是最多。

[责任编辑:林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