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南岸區委常委、宣傳部長魏小紅致歡迎辭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李穎 段勇 朱輝豪報道:6月8日下午,港澳媒體高層人士赴渝參訪團來到重慶市南岸區,深入調研了南岸電子信息產業與文化產業。重慶市南岸區委常委、宣傳部長魏小紅向參訪團成員介紹了南岸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她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香港商報、大公報、文彙報等眾多港澳媒體多次聚焦宣傳南岸,在港澳地區較好展示了南岸形象,提升了南岸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希望各位港澳媒體朋友一如既往地關心和支持南岸發展,廣泛宣傳推介南岸,進一步向港澳同胞展示南岸巨大變化,吸引更多港澳同胞來南岸旅遊考察、投資興業。
據介紹,南岸區位於重慶長江南岸,幅員面積265平方公裏,轄7鎮8街,戶籍總人口63.8萬,常住人口81.5萬。重慶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和重慶中央商務區(南區)、中國(重慶)國際自由貿易試驗區一部分位於轄區內。近年來,南岸區先後榮獲全國文明城區、國家衛生區、國家科技進步示范區、全國文化先進區等國家級稱號。
人文薈萃 積澱深厚
南岸是大禹故裏,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裏。19世紀重慶對外開埠,1929年重慶建市,南坪地區就是其組成部分。國民黨陪都時期,南岸是黨政軍及外國機構的主要所在地。南岸區五教俱全(佛、道、天主、基督、伊斯蘭),宗教文化、抗戰文化、巴渝文化、曆史遺跡、人文景觀豐富且保護良好,曆史文化脈絡連貫清晰。
主城核心 開放高地
南岸在重慶主城九區中處於“黃金三角”地帶,是重慶CBD重要組成部分。區內水運、空運、公路、鐵路齊備,周邊交通四通八達。主城已建成和規劃中的17座長江大橋就有11座與南岸相連,多條軌道交通線路聯通周邊。南岸作為主城的東南門戶,是從“長江黃金水道”進入主城的門戶,也是渝新歐國際鐵路的“前沿”。
山水交彙 生態宜居
區內擁有佔區域面積1/2、被譽為“重慶肺葉”的南山綠色屏障;有51公裏的長江水岸,南濱路已建成30餘公裏,是重慶市的“城市客廳”;具有相對優勢的商業、會展、居住、物流、旅遊及人力資源;有重慶交通大學、重慶工商大學、重慶郵電大學等6所大學、各類科研機構9個,是全市第二大科教文化區。
產業鮮明 發展加速
立足於南岸在全市的都市功能核心區和拓展區定位,南岸區重點推動電子信息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協同發展。電子信息產業成為全區工業第一支柱,手機和物聯網成為重要的市級產業戰略,培育形成移動終端、物聯網、智能家居、電子商務、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生產性服務業“六大基地”,集聚了工信部電信研究院西部分院、交通部通信信息中心西部分中心、中移物聯網公司等系列國家級平台機構,聚集電子信息企業突破1000家,電子信息產業營業收入突破1000億元,2016年智能終端產量產量1.6億台,繼深圳、鄭州之後位居全國第三,智能手機、平板電腦佔比提高到47%,維沃、百立豐成為國內十大手機品牌。
2012至2016年,南岸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2%,達到745.5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7.3%,達到1579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3%,達到416.2億元;商品銷售總額年均增長14%,達到1386億元;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16.8%,達到25.7億美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口徑年均增長11.2%,達到70.5億元;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249億元,是上一個五年總量的1.6倍;累計實際利用內資1201億元、利用外資21.4億美元,分別是上一個五年的2倍和1.3倍;城鄉居民收入年均分別增長8.2%和11.4%,分別達到32983元和17839元。特別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速,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速、增加值增速,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總量等指標保持主城前列,農村居民收入連續16年位居全市第一,全區經濟保持了穩中有進的良好勢頭。
魏小紅部長表示,未來五年是南岸區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是構築南岸長遠發展格局的重大機遇期。區裏將圍繞“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努力建設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幸福南岸”這一目標,按照南岸在全市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中的“新興產業聚集區、內陸開放先行區、生態宜居示范區”三個發展定位,突出抓好“以質量效益為中心做大做強電子信息產業、以幸福產業融合發展為特色推進服務業綜合改革、以交通生態平安人文民生為重點提升城市品質”等重點工作推動南岸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取得更大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