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香港:
前段時間,因為種種原因,特別是一些政治搞手利用經濟民生問題進行操弄,香港出現了一些針對內地旅客甚至內地人的不友好言行,在網上亦掀起幾輪罵戰,給兩地民眾之間造成某種隔閡,甚至帶來感情傷害:「兩地關系到底怎麼了?怎麼會這樣子?」不少人都有點擔心,紛紛發出疑問。
對此問題,林鄭月娥女士在競選行政長官期間,接受香港商報專訪的時候回答得特別深情,也特別到位,她說:「兩地都是一家人,沒有什麼矛盾是解決不了的。」事實也正是這樣,特區政府通過政策限制,有效緩解本港急症室、奶粉、學位等壓力之后,一些爭議大大地紓緩平靜下來。
其實,想想過去,香港回歸祖國20年來,這段日子,尽管香港和內地都有很大轉變,期間有明媚的陽光普照,也經歷無數風雨,走過這些晴和雨,在我們心中但覺兩地的關系日益密切,確是一家親!
在上一封信中,我們一起回顧了「國家一直撐香港」的點點滴滴,從「不惜一切代價」助港成功狙擊國際金融大鱷,應對亞洲金融風暴,到攜手抗沙士疫魔,推出CEPA,開放自由行,促香港經濟迅速在疫后恢復元氣;從惠港36條,全方位推動兩地經濟合作,到人民幣境外業務的逐漸開放,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的互聯互通,為香港金融中心增添新動力;從香港成為亞投行成員,到「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建設的大戰略,國家都為香港優先預留了座。這一切,一次次地證明了國家一直是香港強而有力的支持,讓我們切切實實地感受到,畢竟是一家人啊!
香港有難,內地全力扶助;內地有難,香港也樂於支持,全力幫助,不甘人后。兩地是親人同胞,手足親情,濃得化不開。
老一輩人都不會忘記,當年內地貧窮落后之時,香港人哪怕是節衣縮食,家里也總是不時大包小包地帶些花生油、布匹、副食之類「值錢嘢」返內地,接濟一下「鄉下」親戚。國家剛打開國門時,也是港商一馬當先,克服種種困難,傾情北上投資,助力國家改革開放。
而當內地同胞遇到各類不幸時,港人總是感同身受,及時伸出援手。華東水災時,香港傾全城之力籌款賑災,其情其景,令人動容。2008年汶川大地震,港人本着「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心情,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多少普通市民踴躍捐輸,多少香港人親赴災場做義工!災后更投入100億港元援建190個項目。至今,去到汶川,港人的援建項目歷歷可見,這正是兩地血濃於水的明證。青海玉樹地震時,香港義工黃福榮在災區舍身救人不幸罹難,「阿福」的名字在當地為人傳送,亦為兩地親情賦予了更深的意涵。
港人心繫內地同胞,不但在天災時慷慨解囊,平時也通過不同方式支持內地各項事業,更有涓涓細流不斷幫扶內地貧困群體。邵逸夫老先生數十億捐助內地教育,「逸夫樓」遍及全國內地;李嘉誠基金會投入百億計改善內地醫療和教育,包括斥巨資辦汕頭大學;霍英東長年捐助內地體育事業,又大力發展番禺南沙;曾憲梓支持內地航天、教育、體育等事業……除了這些知名的大商家大慈善家,還有很多香港的機構和普通市民活躍在扶助內地同胞的善舉上。最近新華社登了篇「香港各界內地行善20年紀實」,報道了香港賽馬會、東華三院、力行植林慈善基金會、健康快車、無止橋慈善基金會、苗圃行動、國際小母牛組織香港分會等,他們真是以實際行動在兩地之間「撒播關心,搭建心橋」啊!
在患難中,內地和香港相濡以沫;在喜慶中,內地和香港也共同歡笑。
20年來,國家發展一日千里,給我們許多共同的榮耀。2003年10月,神舟五號載人航太飛船升空,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把人送入太空的國家,帶給香港無上的喜悅。太空船歸來后,中國第一名太空人楊利偉訪港,受到港人熱烈歡迎,成為一時佳話,也為剛受沙士打擊的港人提振了士氣。
還有2008年北京奧運,是中國首度舉辦奧運,全國都萬分雀躍,香港也積極參與,其中馬術賽事,就是在香港舉辦。香港也掀起到北京旅游的熱潮,大家除了觀賞奧運,也游覽首都,當時還有港人義工前往協助奧運賽事。這次北京奧運,共產生43項世界紀錄及132項奧運紀錄,中國以51塊金牌位居金牌榜首名。奧運閉幕后,當局特地安排中國金牌運動員訪港,港人熱情高漲,亟欲一睹風采。此情此景,可還記得?
是啊!20年來,不管晴和雨,國家和香港總是不可割斷,同喜同憂。經過這些日子,誰還相信「港獨」分離勢力能得逞?我們都應相信「香港好,國家好。國家好,香港更好」,一同凝聚人心,為中華的偉大復興盡力!
商報君
2017年香港回歸20周年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