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大湾区】尋求最大公約數 建跨界合作機制 2030粵港澳超級灣區成型-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聚焦十九大 > 最新报道

【深入大湾区】尋求最大公約數 建跨界合作機制 2030粵港澳超級灣區成型

2017-10-03
来源:香港商报

  

       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粵港澳大灣區被寄予厚望。根據相關規劃,到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總量將基本追平東京灣區,到2030年,粵港澳大灣區GDP總量將達4.62萬億美元,超過東京和紐約灣區,成為世界GDP總量第一的灣區。

  受訪專家認為,從經濟總量上看,粵港澳大灣區現時已經是世界級灣區,與對標的東京、紐約、三藩市灣區相比,粵港澳大灣區的要素配置豐富多元,如果把這些要素資源最大化地組合好、利用好的話,將會釋放無法想像的潛力。

  專家亦指出,要建成可持續發展的世界一流灣區,粵港澳需要在尋求最大公約數的基礎上,打破行政壁壘,促進要素自由流動,才能形成合力,實現1+1+1大於3的效應。

  香港商報記者 李穎 實習生 王穎

  灣區點亮全球經濟

  所謂灣區,是由一個海灣或若干個相連海灣以及鄰近島嶼共同組成的區域。近年來,灣區正從一個地理概念上升為一種經濟現象。

  學者研究發現,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世界上出現了內陸人口向沿海地區城市狂奔的趨勢,這在近30多年間表現尤其明顯。從世界經濟版圖看,全球六成經濟總量集中在灣區,世界75%的城市、70%的工業、70%的人口分布在距離海岸線100公里範圍內。

  灣區經濟業已成為當今國際經濟的突出亮點,這從美國NASA全球夜間燈光分布圖可見一斑。

  歷史已經證明,每一次世界經濟格局大調整都會產生一個世界級灣區。一戰到二戰期間,紐約灣依靠大西洋貿易通道成為第一個灣區;二戰後,三藩市灣依靠太平洋貿易通道成為第二個灣區;20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亞洲製造業崛起,東京灣憑藉科技製造實力成為第三個灣區。中國改革開放之後,世界產業轉移加速,珠三角依託港澳實現經濟騰飛,粵港澳灣區競爭力不斷提升。

  「灣區經濟具有高度開放的經濟結構、高效的資源配置能力、強大的集聚外溢功能和發達的國際交往網絡。相較內陸經濟、流域經濟、灣區經濟開放程度更高、集聚效應強,是全球經濟增長的最重要引擎。」中國綜合開發研究院港澳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玉閣分析稱。

  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的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包括廣州、佛山、肇慶、深圳、東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門9市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形成的大型城市群。在國家頂層設計中,它的目標顯然並不止於世界第四大灣區,而是有著更加高遠的追求。

  2030粵港澳灣區GDP居首

  據了解,由廣東省發改委主導的《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已正式上報國家發改委。規劃到2030年,粵港澳大灣區GDP總量將達4.62萬億美元,超過東京和紐約灣區,成為世界GDP總量第一的灣區,以及全球先進製造業中心、全球重要創新中心、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

  這一宏遠的目標予人諸多遐想,在時間和空間的雙雙垂青之下,不難想像,粵港澳大灣區將爆發出怎樣的能量。美好的憧憬離不開腳踏實地的追趕,與三大國際灣區相比,粵港澳大灣區有哪些後發優勢?又存在哪些差距?建立在知己知彼基礎上的追趕,才是未來躋身世界一流灣區的立身之本。

  創新是灣區核心競爭力

  在經歷港口貿易、工業製造、高端服務發展階段後,國際一流灣區已進入科技創新發展階段。在受訪專家看來,灣區競爭力的關鍵是科技創新能力強、活力足。灣區匯聚了高端人才、頂尖技術和豐富資源,是全球創新能力最強的地方,灣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驅動力是創新,創新是灣區最重要的競爭力。

  從創新實力來看,粵港澳灣區尚無世界百強企業,與國際三大灣區還有很大的距離。

  在世界100強大學中,東京灣區有2所,三藩市灣區有3所,紐約灣區有2所,而粵港澳大灣區有5所,全都集中在香港。位於粵港澳大灣區核心之一的深港兩地,在科研資源和產業發展上也呈現極強的互補性。

  從事智能領域研究的上海交通大學CMaCH中心主任、歐洲科學院院士徐雷教授就表示,香港在培育科技創新人才方面,實力雄厚不容置疑,但經濟轉型進展緩慢,高科技行業遠不如深圳,在給科技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空間尤其薄弱。今後的趨勢將會是香港不斷為深圳輸送各種人才。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內地學生赴港或海外深造後,會回流至深圳創業,無人飛行器大疆集團的創始人汪韜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之所以選擇在深圳創業,看中的正是深圳強大的產業配套能力。

  可以說,粵港澳大灣區集聚了雄厚的學術資源與完整的高科技產業鏈,各城市的互補優勢非常明顯。隨著灣區城市進一步交融,尤其是港深兩地深度合作,可實現追趕效應,湧現一批龍頭創新企業。

  粵港澳宜凝聚共識整體規劃

  中山大學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李立勳指出,粵港澳大灣區的關鍵詞不在大灣區三字,而在粵港澳三字。核心是珠三角+香港+澳門,即原來的大珠三角如何作為一個整體來規劃。

  王緝憲認為,大灣區規劃應制定一個三地認同的發展總目標,研究出一組相應的指標體系,尋找行之有效的具體落實辦法。一要打破目前產生於行政體制的各種妨礙灣區協調發展的條條框框,逐漸形成有效溝通和推進跨界合作類議題與項目的機制。很多區域間無法協調的,需要中央政府牽頭出面。二是像歐盟那樣,設立特別行動基金,專款專用於跨界協作型的、服從灣區發展總目標的改善項目,並採用 PPP 等方式,逐步滾動式地規劃、監督和落實這些項目。

  在他看來,「大灣區」發展的目標,是要以「國際化」為抓手,利用實施灣區規劃的過程,促進粵港澳地區的整體社會進步和可持續發展。他強調,要理解每個城市和地區的特徵和規律,順勢而為才能更有效地促進它的發展。

  趙一飛就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宜由國家發改委出面進行頂層設計更有利於協調各方利益。而在具體操作中,要更多依靠市場的力量。

  專家認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是以可持續發展的超級都市圈為目標,而不僅僅是一個強化經濟競爭力的行動計劃。這樣一個規劃必須要在不同社會和經濟制度的省市取得共識。因此,需要在尋求最大公約數的基礎上,打破行政壁壘,促進要素自由流動,才能形成合力,實現1+1+1大於3的效應。

  全球灣區實力大比拼

  數據是最直觀的對比。從現有GDP總量來看,粵港澳大灣區與三大國際灣區相比並不遜色,與三藩市灣區、紐約灣區居於同一水平。2016年粵港澳大灣區GDP總量達到1.38萬億美元,佔全國GDP比重為12%;同期東京灣區GDP為1.8萬億美元,佔日本GDP比重超過36%;紐約灣區GDP為1.7萬億美元,佔美國GDP比重超過9%;三藩市灣區GDP總量為8000億至9000億美元,佔全美GDP比重為4.3%。

  與世界三大灣區相比,粵港澳大灣區在人口和土地資源上均具有較大優勢,人均GDP、產業結構、創新實力等正處於追趕過程中,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從人口資源上看,東京灣區人口為4347萬,三藩市灣區人口為715萬,紐約灣區人口為2340萬(按另一統計口徑,紐約灣區人口為6500萬,相應的GDP總量應遠不止1.7萬億美元)。粵澳港灣區人口為6671萬,常駐人口接近1億人,遠超世界三大灣區,勞動力充足,但同時面臨的環境承載壓力也更大。

  土地資源方面,粵港澳大灣區總面積為5.6萬平方公里,遠超過世界三大灣區,土地總面積處於優勢。東京灣區面積為3.68萬平方公里;三藩市灣區面積為1.79萬平方公里;紐約灣區面積為2.15萬平方公里。

  人均GDP仍相差甚遠

  但在人均GDP上,粵港澳大灣區卻與三大國際灣區相去甚遠。從2015年的數據來看,三藩市灣區人均GDP最高,超過11萬美元。其中硅谷的人口不到全國的1%,GDP佔美國總GDP的5%,人均GDP全美第一。東京灣區人均GDP為4.1萬美元,紐約灣區人均GDP為6.9萬美元。粵港澳大灣區人均GDP僅2萬美元,其中澳門最高,達到6.94萬美元。香港次之,為4.3萬美元,深圳為2.5萬美元。

  第三產業比重偏低

  從產業來看,三大灣區有著鮮明的特色,有著各自主打的龍頭經濟,比如東京灣區是製造業集中的「產業灣區」,紐約灣區有著「金融灣區」的名號,三藩市灣區則有「科創灣區」的美譽。

  從產業結構上看,東京、紐約、三藩市三大灣區GDP主要由第三產業構成,比重均在80%以上,第一產業接近於零。其中紐約灣區第三產業佔GDP比重最大,達89.4%。東京灣區第三產業比重為82.3%,三藩市灣區為82.8%。相比之下,粵澳港灣區第三產業比重最低,為62.2%。其中香港第三產業比重達到90%,澳門為89.5%,廣東9市第三產業僅佔54.6%。

  張玉閣表示,梯度差異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最大特點,也是最大優勢。粵港澳大灣區內部各城市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這意味著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深圳市原副市長、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唐傑認為,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就是要解決一個並不太大的空間範圍內存在著如此巨大的經濟發展差距問題。這喻示著大灣區未來的發展方向。

  綜合型灣區為發展方向

  上海交通大學中美物流研究院院長助理、國際航運系副主任趙一飛告訴本報記者,灣區經濟都以港口為依託而發展起來。

  幾大灣區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港口都發展得特別好,這為灣區國際貿易的發展奠定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

  數據顯示,粵港澳大灣區貿易總額達到1.5萬億美元,是世界最大海港區。在2016年全球最繁忙的集裝箱碼頭中,深圳名列第三,香港居第五,廣州排第七位。從港口集裝箱吞吐量上看,東京灣區為766萬標箱,三藩市灣區為227萬標箱,紐約灣區為465萬標箱,粵港澳灣區則高達6520萬標箱,是排名第二的東京灣區的8.5倍。表明粵港澳大灣區在向創新經濟和服務經濟發展的同時,港口經濟和工業經濟將繼續存在,從而形成獨具中國特色的多階段、混合型灣區經濟特徵。

  幾大灣區都屬於國際性的交通樞紐,機場旅客吞吐量亦非常驚人:東京灣區年吞吐量為1.12億人次,三藩市灣區為0.71億人次,紐約灣區為1.3億人次,粵港澳大灣區達到1.75億人次,在四大灣區中列第一,且領先優勢明顯。其中香港為0.69億人次,與三藩市灣區不相上下。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應用經濟系教授陳憲認為,事實上,今天的紐約灣區、東京灣區和三藩市灣區,都已經成為「綜合型灣區」。這也給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帶來了啟發。

  香港大學地理系副教授王緝憲認為,目前粵港澳大灣區已是最有競爭力的超級都市圈。世界上沒有哪個灣區同時具有世界級的金融中心、世界級的高科技中心(深圳)、世界級的生產基地(東莞、惠州、佛山、中山、深圳)、世界級的教育中心(一個城市有5所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學)和世界級的物流和運輸樞紐(世界物流量最大的區域,有3個世界排名前15的港口、一個世界貨運排名第一兼國際客運連接度世界前三的機場)。

  張玉閣表示,與三大國際灣區相比,粵港澳大灣區的要素配置更加豐富多元,除了不是首都型經濟,上述三大國際灣區所擁有的資源,在粵港澳大灣區內都能一一對應。灣區內有兩大特區,一個省會城市,兩個經濟特區,三個自由貿易區,有若干個平台去組合,如果把這些要素最大化地組合好、利用好的話,會釋放無法想像的潛力。

[责任编辑:程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