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十八大以来 > 最新报道

【湖南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17-10-12
来源:香港商报

   ——江华瑶族自治县创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纪实

  江华瑶族自治县,地处湖南省最南端,南岭山区,湘、粤、桂结合部。全县总面积3248平方公里,总人口52万,其中瑶族人口34万。是中国瑶族历史上最重要的中转站、大本营和发祥地,被誉为“神州瑶都”。

江华瑶山

  最近五年,在县委书记罗建华一班人的决策下,江华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2016年,完成GDP102亿元,是2010年的2.18倍;完成财政总收入11.36亿元,是2010年的4.25倍,年均增长27.5%。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续五年居全永州市11个县区第一名。江华的巨大进步,被《湖南日报》称赞为“江华现象”。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江华始终坚持生态文明建设总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

  2017年9月21日上午,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浙江安吉隆重召开,首批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县在这里正式授牌。此次共授牌46个县市区,江华瑶族自治县是湖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区。

  这是对江华持之以恒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的最好褒奖。

神奇、雄俊的刀砍石山,与莽莽群山交相辉映。

  香港商报记者 唐勇平 通讯员 汪继文 张美莲

  江华:“天然氧吧”、“华南之肺”

  这里,是《没有航标的河流》的原创地。

  这里,是巍巍南岭的核心区域。

雄浑美丽的姑婆山。

  这里,碧空如洗,青山如黛,长河如练,清风徐来……

  这是一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瑶族同胞在这里世代生息,曾被人们称作“南蛮之地”,一提起,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老少边穷”……

  然而,多年来,勤劳而智慧的瑶族人民,在这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在“金山银山”理论指导下,反而比“唯GDP论”取得了更骄人的成就,书写了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的人间奇迹。

  这是她美丽的生态底色:全县森林覆盖率78.78%,活立木蓄积量1600多万立方米,原始森林和原始次生林50余万亩,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最多处每立方厘米达10万个,被称为“天然氧吧”、“华南之肺”。

  这是她的烫金名片:全国文明县城、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县、涔天河国家湿地公园、潇湘源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中国观赏石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瑶族传承研究中心……

江华雾江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经过思想大讨论、大解放,江华瑶族自治县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以生态文明建设总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面实施“生态立县、民营活县、产业强县、开放兴县”发展战略,把生态立县摆在首位,坚决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

  “要把江华建成一块不受污染的净土,使江华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景更美,人民更幸福。”江华县委县政府铿锵有力地向全县人民发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总要求、总号召、总动员。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江华始终牢记总书记的话,大胆探索,全力创新生态保护有效措施。

  全域禁伐让绿色满瑶都。2011年开始,在全县范围内全面禁伐。2016年,在湖南省“十二五”水利一号工程——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必须进行库区清理必须砍伐313水位线以下树木的情况下,全县采伐指标仅批11.4立方米,比2010年下降67%。

瑶山采茶

泛舟冯河

江华万亩原始森林像撑天的巨伞。

  在全国率先设立县级生态公益林。将未列入国家和省级生态公益林范围的林区,列为县级生态公益林,参照国家和省级补偿每年每亩17元的标准,全部由县财政补偿,确保社会生态效益与群众经济效益双增收。同时,一方面将林区的劳动力转为护林员,选聘了310个,每人年工资10000元,一方面引导林农发展林下种养业、生态旅游业等新型业态,实现转型发展,生态脱贫。

  实施四大工程扮靓生态家园。全力实施“治气、净水、增绿、洁地”四大工程,描绘“天蓝、水清、城绿、村美”的生态文明画卷。

  “治气”天更蓝。普及使用节能、节水器具,县内节能、节水器具普及率达79.2%。倡导绿色出行,积极推广新能源交通工具,公众绿色出行率达62.9%。通过“治气”工程,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5 %以上。

  “净水”绿水长。全面实行“河长制”,投入资金1.3亿元,整治河道830公里,5公里以下的小溪流都有责任人,全力打造“碧水”江华。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到100%,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2016年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100%。

  “增绿”美家园。全面植绿,全县人工造林面积达到25.4万亩,封山育林达11万亩。开展园林城市建设,按照县城园林化、院落花园化、山区森林化、道路林荫化、河岸景观化的要求,加强植树造林。县城内规划建设13个森林公园、7个水上公园、5大水系,121个单位实施了机关院落花园化建设。其中,76个单位被评为“市级园林式单位”与“省级园林式单位”。县城已成为国家园林县城。

  “洁地”换新颜。近五年江华共投入20多亿元,完善城市路网和市政配套设施建设,新建了一批以瑶族图腾园、火车站广场、瑶都大道、城北大道、江华大道滨江大道为骨架的城市标志性工程。着力实施“百城千镇万村”新农村建设工程、人居环境重点整治行动和美丽乡村建设。

  生态产业撑起县域经济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江华坚定不移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形成了“规模企业进园区、小微企业进乡村、农业产业建基地、旅游产业谋全域”的生态产业发展格局设,构建一个完整的生态产业体系。生态产业的发展壮大,让江华成为了文明幸福之乡,神州瑶都,名符其实。

  生态工业撑起县域经济。凡是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一个不上、一个不引,对“两高一资”项目坚决亮“红灯”。生态工业,让江华经开区成为一座不冒烟的工业园。

  近五年,全县共引进工业项目188个,县经开区入驻规模工业企业70余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0家,重点培育了以九恒集团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以中国风电为龙头的新型能源产业,以五矿稀土为龙头的稀土新材料产业,以海螺水泥为龙头的新型建材产业,以坤浩实业、为龙头的矿冶循环产业,以栋梁木业为龙头的农产品加工产业,以五月天服饰为代表的服装制鞋产业,七大产业新增产能100亿元以上。2016年江华经开区成功创建为“百亿园区”,在湖南省139个省级经开区中排名第7。

豸山寺和凌云塔集佛、道、儒、伊斯兰教四教合一。

  生态农业增添发展新动能。江华积极倡导不使用化肥、不使用农药、不使用饲料添加剂,着力生产绿色安全、附加值高的有机农产品,2016年成功创建了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完成产品认证97个,完成各类农产品商标注册188件,创建名牌产品16个,江华苦茶、瑶山雪梨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称号。

  江华的食品农产品几乎成了绿色、有机、健康、无公害的代名词,全县果蔬农产品出口额逐年递增:2014年全县农产品出口985万美元,2015年农产品出口2737万美元,增长177%, 2016年农产品出口7030万美元,增长156%。

  目前,江华正在按照“旅游+”、“生态+”、“互联网+”等模式,推进农业园区与特色城镇、美丽乡村建设深度融合,着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打造生活、生产、生态同步发展的田园综合体。

  生态文化旅游引领发展新方式。“喝喝这里的瓜箪酒,不醉你不归;尝尝这里的十八酿,梦里都回味……”篝火辉映里,香草源村的游建民向来村里旅游度假的客人们唱起了这首瑶族民歌。

  随着涔天河水库下闸蓄水,水库上200多个森林岛屿的迤逦风光已形成,“南国千岛湖”正在呈现。

  江华正依托美丽山水与瑶族文化,投资5亿元打造“水口水街·中国爱情小镇”。

  江华已成为全省十三个春节文化特色地区,一年一度的“盘王节”已成为湖南省四大民族节庆之一。

  环境好了,城镇靓了,村庄美了,浓郁的瑶族风情,给许多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不仅增加了对游客的吸引力,“来了就不想走”。也增加了群众收入,仅2017年上半年全县接待游客20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1亿元。

  [摄影图片均由江华宣传部提供]

[责任编辑: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