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篇】蘇州高新區:精巧布局「兩高兩新」 織就現代經濟「雙面繡」-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十八大以来 > 最新报道

【江蘇篇】蘇州高新區:精巧布局「兩高兩新」 織就現代經濟「雙面繡」

2017-10-18
来源:香港商報

  25年來,蘇州高新技術產業發開區創新發展的腳步未曾有些許停歇。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經過不懈努力,蘇州高新區從蘇州城西郊區,發展成蘇州經濟的重要增長極、自主創新的示範區和蘇州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在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創造出GDP總量達1066億元,公共財政預算近130億元的驕人成績。

  「在更高坐標系中踐行『兩高兩新』,科技創新是核心,堅持以科技創新型項目為引領,聚集科技型團隊,將高新區發展為科技型企業的首選落戶地。當好『蘇州打造』兩個標杆的排頭兵先行軍,為『四個名城』建設,貢獻『高新』力量,作出『高新』示範。」蘇州市副市長、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徐美健說。

  近年來,蘇州高新區展開創新布局,集聚高端要素、發展高端產業,培育創新業態、營造創新生態,精巧布局織就獨具「兩高兩新」特色的現代經濟「雙面繡」。

  集聚高端要素 引入活水提升「創新濃度」

中科院蘇州醫工所。

  以「大院大所」為代表的高端要素集聚,是蘇州高新區創新發展的一大亮點。徐美健介紹,圍繞「兩聚一高」目標和「創新四問」要求,高新區正深入開展「兩高兩新」實踐,高水平打造創新引領發展示範區。「大院大所」作為高端「創新源」,將持續提升整個區域「創新濃度」。

  今年9月16日,高新區「牽手」華大基因,打造世界級基因科研與應用示範基地;8月23日,總投資20.8億元的中移軟件園開園,;8月22日,東南大學蘇州醫療器械研究院揭牌、龍之夢蘇州項目簽約;8月10日,我國第一個專注於城市能源發展的研究機構國網(蘇州)城市能源研究院在高新區成立……短短一個多月,一個接一個重量級創新載體在高新區落地生根,掀起高潮。

  今年以來,10多個重大項目落戶;截至目前,已吸引80多家大院大所落地生根,全力打造「高端、高質、高效」的產業技術創新源頭。目前,高新區區域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0%,在剛剛公布的全國147家國家級高新區年度排名中位列18位,在江蘇省27家高新園區創新驅動發展綜合評價中名列第二。

  而要實現創新發展,人才是關鍵。

  今年年初,高新區推出「覆蓋範圍最廣、政策條件最優、操作性最強」的人才新政,共涉及11類人才子計劃,向國內外各類人才拋出橄欖枝。截至目前,人才新政首批10項實施細則已出台,覆蓋頂尖人才、領軍人才、電子商務人才、知識產權人才、產業緊缺人才、高技能人才等6個人才類別。

  在重獎人才的同時,高新區深入實施「1+X」人才引育模式。從今年開始,用5年時間,引進和培育600個以上國家「千人(萬人)計劃」、省「雙創計劃」、市「姑蘇人才計劃」、區「科技領軍人才計劃」等科技創新創業人才項目;在各類特色產業領域,引進和培育300名以上高層次人才;在社會事業領域,引進和培育300名左右高層次人才;加速集聚產業基礎人才,引進和培育30000名左右產業緊缺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未來,高新區將通過搭建創新平台、建設特色小鎮、培養高端人才、培育地標性民營科技企業四個途徑,進一步打造優質資源的「強磁場」,實現在集聚整合全球創新資源上領跑。

  培育創新業態 集中突破搶占發展制高點

風光秀麗的鎮湖。

  產業強則城市興。形成產業引領優勢,培育更多新業態、新模式、新經濟,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

  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醫療器械和生物醫藥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體系的形成,讓高新區集聚了一大批科技領軍企業,并推出許多創新產品。

  走進位於蘇州高新區的協鑫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這里除了車間里隆隆運轉的機器外,還有一般傳統光伏企業所沒有的景象。在切片機車間,工人們正在用「遙控器」操作機器,牆上的大屏幕上快速地跳動著每台機器的各項數據。協鑫光伏與「阿里雲」合作,采用大數據分析,一個新建的切片生產車間良品率提升5個百分點,而良品率每提高千分之一點,就可為企業節省上千萬元的生產成本。

  這僅是蘇州高新區新能源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蘇州高新區將新能源產業列為三大戰略新興產業之一,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該產業通過大數據的應用、單位產值的提升以及引進重大新能源項目等措施,一條趨於完整的新能源產業鏈已經逐漸形成。

  與新能源一道,醫療器械行業與新一代信息技術被高新區列為產業發展重點。近年來,作為江蘇省「一區一產業」戰略布局中唯一重點支持醫療器械產業發展的地區,國家專利導航醫療器械產業發展實驗區,蘇州高新區醫療器械產業發展迅猛,從龍頭標杆到孵化平台乃至產業鏈日漸成熟,集聚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發展潜力巨大的中小型民營高科技企業。目前區內已經聚集醫療器械企業近200家,總產值年度增長超過20%。

  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方面,蘇州高新區集聚著中國移動蘇州研發中心、中科院蘇州地理信息產業基地、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產業應用基地、蘇州工業大數據創新中心、中興通訊等一批重大項目,去年產值近1200億元。

  蘇州高新區根據區域自身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聚焦有條件、有優勢的領域集中突破,促進轉型升級向更深層面、更廣領域加速推進,形成更加清晰的產業發展方向和創新引領方向,加快向產業高端攀升,搶占產業發展制高點。

  按照目標,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還將不斷發展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重點發展大數據、雲計算、信息經濟,培育更多標誌性的本地品牌;新能源產業要形成集硅片生產、電池片及元件生產、光伏裝備制造、併網及儲能系統生產、光伏發電工程整體解決方案供應的全產業鏈;醫療器械產業要打造全國最有影響力的醫療器械集聚地。

蘇州科技城。

  發展高端產業 智能化升級贏得新動力

  徐美健認為,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的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是工業經濟彎道超車的最佳路徑;以「互聯網+制造」為趨勢的新工業革命,是制造業擺脫發達國家先進技術和發展中國家低成本競爭「雙向擠壓」的戰略機遇。

  作為制造業重鎮,再走過去的老路,土地等緊缺要素就會成為發展的硬約束,注定沒有可持續的成長空間。正是因為認識到這一點,高新區大力推動傳統制造業智能化改造,積極發展智能制造產業,為「蘇州制造」贏得增長的新動力、市場的新優勢。

  在重點發展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基礎上,針對先進制造業,高新區專門出台《加快發展智能制造促進轉型升級的若干意見》,明確將高新區打造成為「江蘇智能制造產業集聚區」。在傳統電子新興產業領域,進一步做優做強細分產業集群,鼓勵電子信息領域新型平板顯示、關鍵基礎元器件等較有影響力和知名度的細分產業集群品牌化發展、高端化發展,培育行業小巨人。

  數據顯示,高新區已擁有智能裝備制造企業40餘家,年銷售收入超過200億元,涌現出一大批智能制造領域的「領頭羊」。

  高新區還培育制造業服務化典型企業,塑造核心競爭「軟內涵」。近年來,高新區依託現有制造業產業基礎,引導大中型智能裝備制造企業協同各類供應商將成熟的智能生產體系及系統解決方案標準化,實現從提供產品向提供總集成、總承包服務轉型。對年服務營業收入首次超過3000 萬元的智能裝備制造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100 萬元。目前,累計6家企業獲評省服務型制造示範企業。高新區還構建了一個「工業雲」集群,不斷為制造企業實現模式創新提供新動力。

  近年來,高新區積極推動規模企業通過上市藉助資本市場做強做大。目前,全區擁有上市企業16家、「新三板」挂牌企業43家,培育近30家IPO儲備企業、挂牌轉板企業、在股轉系統挂牌企業,形成上市企業梯隊。同時,高新區還著力推進科技金融創新,推動「上交所新興產業培育基地」等建設,啟動蘇州金融小鎮建設,打造中小企業價值成長體系生態圈,從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服務鏈四個維度助推企業創新與成長。截至目前,金融小鎮累計引進金融服務機構近300家,管理資本規模超500億元,初步形成了良好集聚效應,并成功入選2017年江蘇省服務業重點項目。

  營造創新生態 打造硅谷氣質創新高地

刺繡。

  在創新要素全球加速流動的大背景下,構建一個生命力旺盛、根植力強大的复合生態系統,顯得尤為重要。為此,高新區一直致力於打造一個包括創新制度、創新文化、生態環境、城市品質等在內的開放包容的創新生態系統。

  近年來,高新區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緊抓好,承接6項國家和省市的改革試點或任務,創新創優高新區改革品牌,為區域發展帶來了新活力。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該區新增科技型企業624家,增長19%;新增產學研合作項目150項,增長24%;戰略性新興產業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56.4%。

  高新區首先對區域發展「痛點難點」進行系統性梳理,拿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頂層設計」,為創新營造更加適宜的「政策生態」。在集成改革方面,結合區域實際情况,出台《蘇州高新區(虎丘區)探索集成改革總體方案》,系統謀劃了探索集成改革的推進路徑,形成了「完善權責大清單、優化權力配置」「建設政務大平台,打造政務服務一張網」等8大改革任務體系。

  在推進「3550」改革方面,全面落實「開辦企業3個工作日內完成、不動產登記5個工作日內完成、工業建設項目施工許可50個工作日內完成」目標,推動開辦企業、不動產登記、施工許可的減環節、優流程、壓時限、提效率。在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方面,設立「一局一中心」,全區77項行政許可事項100%進駐政務服務中心。同時,為激發市場活力,高新區「放管服」三管齊下,企業「五證合一、一照一碼」和個體工商戶「兩證整合」登記制度全面實行……

  高要素、高產業、新業態、新生態,在發展的新道路上,高新區正全力構築具有硅谷氣質的創新高地,展現改革創新發展的「高新」速度。

[责任编辑:吴梓泳]